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衡重式路肩挡墙是高填方路基广泛采用的支挡结构形式之一。结合某山区公路改建工程,对k2770+350-+450衡重式挡墙的变形及受力情况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衡重式挡墙的变形及受力与填方断面形式、填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施工方法、工作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在工程完成后的较长一时段内,填土与挡墙的相互作用仍对结构的变形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衡重式桩板挡墙是一种新型支挡结构,在深圳地区的多个边坡工程中已经得到成功的应用,由于卸荷板的存在,挡土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性状相对传统的桩板挡墙更为复杂,设计计算方法落后于工程应用。对此,将衡重式桩板挡墙沿地面分为受荷段和嵌固段两部分来简化受力分析,提出结构内力及变形计算模型和方法,推导了结构内力及变形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例计算,与有限元法对比验证了推导的内力及变形计算公式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新型联合支挡结构的有限差分数值分析模型,在分析其受力及变形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填土密实程度、地基土黏聚力、弹性模量、锚定板数量等因素对抗滑桩上承压力分散型锚杆挡墙受力及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填土密实程度对联合支挡结构受力和水平位移影响较大;地基土黏聚力越大支护结构位移越小;弹性模量对薄壁挡墙的位移和受力影响较小;增加锚定板数量有利于提高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4.
微型桩-承台-挡墙组合结构作为一种新型支挡结构,其受力变形特性研究尚不完善。文中结合某临水路堤支挡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微型桩-承台-衡重式挡墙加固路堤三维数值模型,模拟该结构各组成部分受力与变形特性,分析不同桩间距、桩排距和填土内摩擦角对微型桩内力与变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墙体整体向外侧移动并向内侧轻微转动,墙底位移大于墙顶位移,土体产生的水平应力主要集中在衡重台附近;承台与微型桩连接处产生明显应力集中现象;微型桩水平位移沿桩身逐渐减小,桩体表现出主动防护作用,在桩顶出现一定范围轴向拉力分布,桩身弯矩呈勺子形,峰值出现在土层分界面处,桩身剪力方向与滑坡方向相同,上部荷载的影响使滑面以上桩身剪力变化很小;合理的桩间距为5~6倍桩径,排间距在5倍桩径时桩身受力情况最好,填土内摩擦角超过30°时桩身受力与变形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支挡结构作用下高填路基变形的现场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318国道改建工程中桩基衡重式挡墙作用下,高填路基变形的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路基的沉降与支挡结构变形关系密切,尤其是在土石方施工及工程完成后的较长一时段内,填土与支挡结构的相互作用是产生路基附加变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通过埋设水平土压力盒、柔性位移计,对模块式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土墙墙后的水平土压力和格栅水平变形进行了系统监测,得出土工格栅的受力是随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挡墙后的水平土压力随填土高度的增加是先大后小,其原因是土工格栅在初期受力较小,后期受力变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针对挡墙背填土与挡墙的作用机理,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重力式挡墙后填土路堤进行力学分析,得到墙后填土路堤受力的特点并提出有效的工程措施,对挡墙段路堤施工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加筋挡墙筋材与挡墙及墙后填土的相互作用机理,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加筋挡墙进行力学分析,得到墙后填土路堤中筋材受力的特点,对加筋挡墙设计和施工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K36+280~K36+388工点为背景,对抗震拉杆挡墙进行设计计算,给出了5~9m墙高的拉杆挡墙设计尺寸,并提出其施工工艺。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拉杆挡墙在地震、汽车撞击工况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拉杆挡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抗冲击性能。对该工点3种挡墙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拉杆挡墙较衡重式、仰斜式挡墙分别节省36%和29%的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0.
以攀西地区某高速公路一处衡重式路肩墙外倾病害的抢险处治为研究对象,详细讨论了工程设计的关键流程。对病害原因的分析表明,该段路基宏观上受三家村滑坡缓慢蠕滑变形的影响,挡墙外倾的直接诱因为墙背填料及地基土层富含具膨胀性黏土,外侧地方道路垮塌的牵引对病害发展亦有一定加剧作用。根据方案比选、工程类比及计算校核结果,确定"钢管群桩+框架锚杆+压力注浆"作为挡墙外倾的主体加固方案。所得成果可为类似病害治理提供类比设计的技术资料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