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招启嵩  温敏韬 《公路》2023,(4):203-207
鉴于船撞桥事故频发,特别对于桥龄超过20年的内河航道桥,桥梁抗撞能力在设计阶段鲜有考虑,需要进行抗撞安全性能评估。通过Midas Civil、Xtract有限元软件建立分析模型,根据《桥梁抗撞设计规范》(JTGT 3360-02-2020)要求,结合实际通航船舶的情况,对某内河航道大桥通航孔桥墩进行抗撞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桩柱式桥墩在300 t船舶撞击力偶然组合下强度及变形均不满足要求,在100 t船舶撞击力偶然组合下变形不满足要求。建议采取航道控制措施,降低通航船舶吨位、限止船舶通航速度,并设置防撞措施保障桥梁结构安全。基于分析过程,总结了桥梁抗撞安全性能评估的一般流程。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1,66(10):180-182
据统计,船舶撞击桥梁非通航孔区段引起的事故约为撞击通航孔的两倍。我国在沿海大型海湾、入海河口规划和建设了多座超长大型桥梁,非通航桥区段的船撞问题日益突出。梳理了近年来发生的船撞非通航孔桥梁事故,研究了国内典型超长跨海大桥非通航孔区段设防现状,提出了超长跨海大桥非通航孔桥防撞设计方法,并探讨了该方法在舟山至上海跨海大通道中的应用和实践,可为超长跨海桥梁非通航孔区段防船撞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大地疆域辽阔,江河纵横,桥梁众多,特别是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在大江、大河、跨海修建的各类大跨径桥梁就有50多万座。随着江河海运的日益繁忙,船舶撞桥事故时有发生,给桥梁和船舶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危害。2021年4月29日,招商交科院"桥梁与结构智能监测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简称"中心")承担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防船撞预警工程专项设计"项目,为超长跨海大桥、超宽水域通行航道智能监测和主动防船撞预警技术研究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技术平台。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世纪工程,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最早建成的四座长江大桥建设中和营运中发生的船撞桥事故的统计和实例,说明桥墩建筑在原来是船舶航道的位置上,在船撞桥事故中,船处于弱势地位。船舶因水位涨落、气候变化、人员操控等原因造成偏航,应该对通航孔两侧及其邻孔的桥墩,设置缓冲安全装置,既保护桥又保护船。从而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桥梁建设的高速发展以及航运业的日益繁忙,船撞桥问题逐渐成为航道管理和公路管理的痛点问题之一。基于广泛应用的柔性复合材料防撞设施,利用机器学习等方法建立碰撞感知模型,使用低频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红外对射、超声波测距及雷达技术,初步设计出一种面向内河航道中小桥梁的主动防撞预警系统,该系统可降低船撞桥事故发生的数量,提高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效率。可为船撞桥事故的快速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撞击过程的三维感知,有效解决肇事船舶逃逸和难以定损的问题,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桥梁船撞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涛  王君杰 《公路工程》2009,34(4):85-88,93
随着跨江和跨海峡大型桥梁的建设和船舶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桥梁遭受船舶撞击而致损坏或倒塌的事故频繁发生.采用美国AASHTO规范方法对某大桥进行了船撞风险分析,并讨论了船舶典型航速和桥墩抗力对桥梁船撞风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小桥梁船撞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数座通航桥梁遭受船舶撞击,导致交通中断。针对上述现象,对实际船舶撞击桥梁事故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多数高速公路的通航桥梁,其航道实际船舶通航吨位超过原航道设计等级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近年来高速公路通航桥梁受到船舶撞击、出现损毁事故的情况比较频繁。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采用复合材料护舷、钢套箱+钢管砼桩、砼格栅以及阻拦网等防船撞措施,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手段,给出了具体的桥梁防撞建议。  相似文献   

8.
航道桥船撞事故时有发生,危害较大,因此快速抢通和事故后处理尤为重要.结合某航道桥船撞事故后的抢修及加固,介绍了桥梁快速抢通的临时加固措施、受损桥梁的拆除和吊装以及旧梁换新梁的过程.通过相关措施处理后,根据监测结果,采用的桥梁临时加固措施以及受损梁段更换方案能够满足大桥营运安全,达到了预期目的,为同类事故后处理提供了实践...  相似文献   

9.
基于AIS数据的桥梁防船撞结构冲击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桥梁船撞影响参数不明确的情况,提出利用AIS数据获得桥区实际通航船舶信息,以此为基础进行桥梁抗撞分析及防船撞装置设计。以武汉长江二桥为例,基于AIS数据获得船舶的重量、偏航角、航速等信息,最终确定抗撞分析采用5000 t级船舶作为代表船型,取上行、下行最大偏航角分别为22°、8°,航速取平均航速(上行1.91 m/s、下行3.28 m/s)。在此基础上,采用显式有限元法对该桥主墩受船舶撞击的动态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获得的船舶撞击力与规范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船舶正向撞击桥墩的碰撞力高出桥墩抗撞力的18.85%。根据桥梁防撞需求和船舶撞击力情况,设计了X形夹层结构防船撞装置,分析该装置的抗撞性,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可减少30%以上的船撞力,且能有效减小船舶损伤。  相似文献   

10.
针对撞桥事故,通过现场调查、事故分析,确定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根据桥梁损坏程度,提出了维修方案,对控制类似事故的发生以及修复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役运营桥梁受船舶撞击的事故时有发生,轻者桥梁受损,重者桥梁垮塌,严重影响船舶通行安全和桥梁的运营安全。以某工字梁桥主梁受船撞损的病害为例,结合有限元计算,通过模拟船撞作用位置及撞击力大小,分析撞损病害产生的机理,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加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提出基于改进AASHOTO模型的动态船撞桥风险评估法。基于AASHTO模型,引入时间因素,根据桥区通航条件现状,统计适用于广东省的撞损桥墩分类船舶年通航量及未来船舶年通航密度;根据通航量和通航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动态的偏航概率、年撞击频率。综合考虑撞击力的方向、作用点、大小等对桥梁损伤的影响,结合LS—DYNA软件和ANSYS PDS,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获得一次撞损概率。综合上述通航量、偏航概率、几何碰撞概率和一次撞损概率的计算结果,获得动态船撞桥风险概率。实桥算例表明,上述方法是可行的。通过上述方法,可计算船撞桥动态风险,为桥梁防撞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惠州范和港跨海大桥是座主跨为300m双塔单索面混凝土斜拉桥。桥梁的抗风抗震与防船撞防腐蚀是设计的重点。本桥将抗震和防船撞结合在一起,采用结构自身抗船舶撞击,取消防撞钢套箱,降低工程造价;桥梁耐久性设计中在浪溅区部位采用克汰混凝土作为主要防腐蚀措施;主梁采用三角形断面,桥墩桥塔采用圆端型截面,从构造上减少阻力系数,提高桥梁的抗风稳定性。本文对该桥的结构设计技术特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船撞桥事故常有发生,准确预测船舶撞击下桥墩受力对评估桥梁结构船撞性能及进行合理的防撞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安海湾特大桥主桥墩柱在500~6 000 t位范围内6个吨位等级船舶5个撞击速度的接触界面力时程特征,对比论证了现有规范船舶撞击力简化公式的有效性;对安装浮动式柔性防撞装置的大桥主墩开展3 000 t级船舶正撞和侧撞两个场景瞬态动力仿真分析,从接触界面力峰值和冲击持时评价防护装置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各国船撞力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相差较大;船舶撞击接触界面力峰值随船舶吨位和撞击速度增大而非线性增加;浮动式柔性防撞装置能够有效地降低船舶撞击力峰值。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5,(4)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了船舶撞击桥梁防撞装置的动态过程,计算了防撞装置对桥墩的撞击力并分析其吸能效果。根据桥位、水文资料、通航船舶类型及数量等条件,分析了1 000t级通航船舶撞击桥梁的概率,对桥梁船撞倒塌概率公式进行了修改,计算了桥墩安装防撞装置后的倒塌概率;对目前国内外桥梁船舶撞击风险接受准则进行对比研究,选择了适合某跨江大桥的船撞风险值;采用安装防撞系统后桥梁的失效概率来评价防船撞钢套箱设计的合理性,为桥梁直接构造防船撞装置的设计提供安全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船舶撞击力计算方法对红海大桥桥墩船舶撞击力进行计算,并与现行公路规范规定的内河船舶撞击力进行比较,提出现行公路规范规定的内河船舶撞击力偏小,安全度低,考虑到近年来部分撞桥事故计算分析情况,为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行,建议采用修正的沃辛公式所计算的驳船撞击力作为船舶撞击力的设计值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如今船桥碰撞风险已逐渐成为桥梁工程界所面临的尖锐问题之一,因此对其进行概率分析与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外常用的6种船撞桥概率模型进行比较,选择戴彤宇模型作为基本模型并对其中的碰撞影响系数及几何概率积分区间进行一定的修正,利用正态分布的原理计算得到船撞桥的总概率。将失控船舶与非失控船舶分开考虑并分别计算它们与桥梁发生碰撞的概率,以便全面细致地揭示失控船舶与非失控船舶对事故发生的影响,根据所得概率与常用规范确定是否采取保护措施,并运用工程实例说明了该修正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为判定曾家岩嘉陵江大桥所处的风险等级,以确定桥梁的设防船撞力标准,参考《重庆市三峡库区跨江桥梁船撞设计指南》,对该桥梁在目前、近期和远期的年碰撞频率和倒塌频率进行计算分析,与可接受的风险准则进行了对比,并通过建立桥梁、船舶精细化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动力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桥墩在不利撞击工况下的船撞力,从而确定了桥墩的船撞设防标准。同时为了避免桥墩局部损坏,降低碰撞事故中的船舶损伤,实现对桥梁和船舶的双重保护,提出了设置固定式复合材料防撞护舷的防撞方案。  相似文献   

19.
株洲湘江一桥桥墩抗船撞能力评估及防撞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桥碰撞事故常有发生,为评估已建桥梁桥墩的抗船撞性能、指导防撞方案设计,以株洲湘江一桥通航孔8~10号桥墩为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桥墩在受到单位水平撞击力时最危险截面处产生的内力,进而根据相关规范,计算桥墩截面实际能够承受的水平撞击力;建模分析2 000吨级船舶在各工况下撞击桥墩时实际产生的最大船撞力;根据两者计算结果差值评估桥墩的抗船撞能力,提出设置复合材料防撞系统方案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桥桥墩的横桥向抗撞能力由9号墩强度控制,为11.03 MN;船舶最不利工况撞击桥墩时产生的撞击力为13.55MN,超出桥墩极限抗撞能力;设置复合材料防撞系统后桥墩受到的水平撞击力可明显小于桥墩的水平抗力,从而保证桥墩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从美国阳光大道桥被撞重建看现有桥梁防撞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美国阳光大道桥被撞毁及重建的有关情况,通过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局(NTSB)公布的事故报告、AA SHTO船撞桥梁设计指南和相关文献,提出了对我国现有通航桥梁进行风险计算评估的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