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北京地铁16号线地下车站为工程依托,总结了车站结构设计细节和基坑施工工艺的优化经验.基于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性,选择安全经济适用的地下连续墙接头;根据地下连续墙受力特点进行分段配筋;优化钢支撑端头支撑形式.将车站公共区楼扶梯开洞处的传统下垂梁调整为暗梁,以减小中板开洞面积;统一公共区楼扶梯及其下方三角用房做法,增加站...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地铁地下车站站台或轨行区火灾时站厅公共区域的安全,调研现阶段保证站厅到站台楼梯或扶梯口处具有不小于1.5 m/s向下气流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排烟控制方式和防烟空气幕,分析排烟控制方式设计过程中的流速与过流断面面积,认为排烟控制系统中的流速为断面的平均流速,过流断面为站台楼扶梯入口段截面,提出站台除楼扶梯洞口外,...  相似文献   

3.
地铁车站楼扶梯的通过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车站的交通效率,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英国在地铁车站楼扶梯设计方面有成熟的设计理论.介绍了英国关于地铁车站楼扶梯设计影响因素、楼梯设置宽度、自动扶梯技术参数和数量、楼扶梯通过能力和排队区域等的设计方法和规范,并将其与我国楼扶梯相关设计规范进行对比,总结出值得我国地铁设计工作者借鉴的国外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4.
对地铁站台集散区客流密度与行进速度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北京地铁车站出站客流特征,分析了站台集散区客流密度与乘客行进速度的关系,并建立了合适的数学模型.利用北京地铁1号线复兴门站站台集散区客流数据,定量分析了二者的相互影响程度.对提高乘客出站效率提出建议:合理设计扶梯宽度,在楼扶梯的既定设计宽度下,增设自动扶梯数量;合理设置车站楼扶梯的布局及形式,分散设置出口,或借鉴国外地铁车站先进设计理念--换乘楼扶梯和列车运行方向立交垂直交叉设计,使乘客能零距离换乘,实现客流及时疏散.  相似文献   

5.
许敬辉 《科技交流》2009,39(3):68-70
由于地铁项目的特殊性,对自动扶梯井道需根据确定的扶梯技术参数及功能需求特殊设计,本文从西安她铁二号线扶梯井道尺寸设计过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各大城市都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轨道交通地铁车站设计中,扶梯的开孔尺寸对车站的建筑形式会造成很大影响。结合杭州轨道交通2号线对扶梯开孔尺寸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客流、柱宽、人行楼梯和自动扶梯宽度对地铁车站站台宽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选择了较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以建成的几条铁路站区综合管线图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影响线下式站房与站台之间合理间距确定时需考虑的因素,包括房屋基础、地道出口挡墙、综合管线布置、楼扶梯基础等;研究了如何调整以上各因素的空间位置及结构尺寸,使其布局合理,达到既能施工方便、又能满足日后使用及养护维修要求,同时还可最大限度减少空间浪费的目的;得出了线侧下式车站站房与设有楼扶梯挡墙间间距至少为10 m的结论,同时提出在设有外挂式楼扶梯的站台上,将路肩式挡土墙与路堤式挡土墙结合设计的思路,以期对今后的设计有所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以杭州地铁1号线婺江路站为例,提出在车站公共区设置中庭时,针对防排烟系统设计,采用在站厅层中庭上部四周的结构顶板下设置卷帘式挡烟垂壁,将中庭封闭成一个单独的防烟分区的方案。介绍车站公共区消防设计,包括防排烟系统,各防烟分区的排烟量计算、排烟风机的配置和排烟系统的运行模式等。通过理论计算及现场实测等方法,证明该方案在站台与中庭火灾工况时,连接站厅与站台的楼扶梯口部向下的风速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分析杭州地铁换乘站凤起路与火车东站站点已经存在和可能存在的客流拥堵情况,设计现场观测布点方案,通过对闸口、换乘通道、扶梯口等节点处乘客行为特征关键数据的现场视频采集和观测统计,定量地给出地铁凤起路换乘站点的安全隐患:约19%低头看手机的乘客会降低客流速度,并会造成拥堵或诱发潜在安全风险;仅16.4%的乘客自愿走扶梯,大...  相似文献   

10.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创新节能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阐述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在节能方面所采用的新技术,并评估其节能效果.通过分析指出,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和电扶梯一直处于高能耗、高磨损、低效率的运行状态,在深圳等南方城市成为地铁运营耗能的主要设备.信息化变频空调通风系统节能技术通过变频调速,实现地铁车站空调通风系统低能耗、高效率的运行状态,节能超过70%.信息化全变频扶梯节能技术利用全变频控制技术能够进行无级调速的特性,为扶梯增加深度集成的监控技术,通过变频调速实现对扶梯的效率调控,使扶梯运行在节能状态,节能效果在30%以上.深圳地铁一期工程采用信息化节能技术后,其总能耗节电10%,年节电量超过1 000万 kwh.建议修订扶梯、空调、风机产品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1.
既有车站供电系统改造要了解现场情况,做出比选方案,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得出合理的供电方案。通过工程实例,对既有车站新增自动扶梯供配电系统设计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论述,主要包括:对扶梯供电方案和低压供电线路路由进行分析、比选,得出经济、合理的供电方案和低压供电线路路由;对扶梯同时系数进行现场调研,并分析、总结,得出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数值;对扶梯双电源切换箱的设置位置进行了分析论述,在满足规范要求情况下,合理设置双电源切换箱;对线路的敷设方式进行了分析论述,得出了现场可以实施的敷设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谈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从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角度,审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和设计,探讨线网规模确定、换乘方式、站台宽度、楼扶梯数量与宽度、换乘通道宽度以及售检票闸机布置方式等值得关注的问题.指出目前在车辆制式的选择上偏于保守,提出我国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线路应首先考虑采用宽体A型车的地铁系统比较恰当;同时在车辆编组方面土建工程应留有适当的余地,以应对远期城市发展带来的客运需求.指出目前大型换乘枢纽站的站台宽度、楼扶梯的数量与宽度、换乘通道宽度等都满足不了运营需求,建议在大客流的换乘车站宜采用近距离的通道换乘设计.建议设计时控制市中心区的车站站台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0 m;建议按照A型车的载客能力,每2节车厢至少配置一组楼扶梯,并加宽楼扶梯宽度.指出目前闸机计算通过能力大干实际通过能力,售检票机布置与客流流线不匹配.建议闸机与客流流线垂直布置,从而避免客流流线的相互干扰.  相似文献   

13.
探究既有地铁车站发生功能性改造时的客流适应性,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地铁车站设计预留提供借鉴。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首先对车站功能变化引起的客流指标进行梳理,然后运用Legion软件对改造前方案、改造方案分别进行动态模拟,发现换乘客流的冲击下既有车站存在的问题,提出车站改造建议,并对改造方案进行比选,最终确定最优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当车站功能由标准站调整为换乘站时,车站客流增幅较大,行人流线组织复杂化,导致楼扶梯设施能力不足,客流冲突点增多,增设楼扶梯可以改善车站服务水平,但由于未作合理预留造成的既有车站规模小、换乘不便捷的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地铁车站设计时要对线网进行前瞻性分析,论证车站功能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提前做好规模和换乘接口的预留。  相似文献   

14.
合理选择地铁车站自动扶梯的开孔宽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站设计中,扶梯的开孔尺寸对车站的站台宽度会造成一定影响.针对客流、柱宽、人行楼梯和自动扶梯宽度对地铁车站站台宽度的影响,结合杭州地铁2号线对自动扶梯开孔尺寸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不同厂家自动扶梯的开孔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选择了较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都市快轨交通》2009,22(5):93-93
构建人性化轨道交通系统.是北京地铁新线设计的着力点。据市规划委负责人介绍,针对部分车站扶梯较少、站台太窄的弊端,北京在建和拟建地铁新线将适当提高车站设计标准,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国际化的长期发展需求。新建地铁要求一般车站岛式站台宽度不小于12m,换乘车站站台不小于14m。车站入口则要求全部设自动扶梯.其中深度6m以上的入口,须设上下行扶梯加步行楼梯,19m以上入口还需设置备用自动扶梯。  相似文献   

16.
对《地铁设计防火标准》中有关安全出口、紧急疏散、区间疏散、防火分区划分、楼扶梯设置等条文中存在的争议点进行解析,同时提出作者的修订建议。对《地铁设计防火标准》相关条文规定的探讨能够促进该标准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在进行地铁低压配电设计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主要列举了以下三个方面:远距离成组电动机设备的配电设计;三极或专业自带的双电源切换装置的上级开关设漏电保护时需慎用;电扶梯的配电设计问题。对以上几个常见问题进行阐述,以期对将来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南京地铁2号线苜蓿园站是进入南京中山陵园文化景区的门户车站,为解决以往地铁车站环境沉闷压抑、噪声大的问题,本站采用全新的地铁设计思路。本文重点对其进行建筑形式、结构分析、建筑消防、装修设计、声环境的分析和研究。研究结论:(1)调整车站规模、楼扶梯位置、柱网布置、车站层高等方式可以优化站厅公共区中庭的位置和范围,达到开敞通透的建筑效果;(2)中庭式车站侧墙应按单跨墙考虑,侧墙变形位移对柱的稳定性有影响;(3)调整结构尺寸,施工时将中板与侧墙整体浇筑可以保持结构整体性和分担弯矩;(4)型钢结构可有效减小结构构件尺寸;(5)增强站厅、站台公共区排烟系统能力,并对防排烟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和评估,可以解决设置中庭带来的建筑消防问题;(6)在装修设计中采用"爱情"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贯穿其中,达到了美轮美奂的装修效果;(7)地铁车站内墙面和吊顶采用吸音材料能有效降低车站噪声;(8)车站内引入音乐能渲染气氛,声与景做到完美的融合;(9)本车站的设计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要点和技术提供参考和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很多地铁车站建成不久便迎来大客流,人员进出站变得缓慢,部分车站在楼扶梯入口前增设了人员流动物理干预设施,希望提高车站的通行效率。然而在紧急情况下,这些设施往往会在急于疏散的人群相互推挤下发生移动、变形,进而缩减楼扶梯入口原有宽度,进一步加剧入口通道堵塞。运用Pathfinder仿真模拟研究了某地铁站在站台层楼扶梯入口前设置不同长度的人员分流设施后的疏散过程。结果表明,当1.5m长的人员分流设施被移动,导致2处楼扶梯入口通道宽度均缩减0.5m时,总疏散时间较通道宽度未变化时增加了8.67%,增加了灾难性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负责对监控管辖范围内的空调、通风、给排水、照明、电扶梯等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自动化监控.以晋中站站房和滨海站交通枢纽为例,介绍高速铁路站房及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中的BAS系统的控制器、构成、配置和设计时注意事项,为BAS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