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借助ANSYS软件建立45 m×15 m×9 m的有限元模型,对8种面层厚度、6种面层模量、5种基层厚度、5种基层模量、5种土基模量和8种土基厚度下的刚性路面结构进行模态分析,求得对应基频。研究结果表明:面层厚度、面层模量、基层厚度与基层模量对基频影响较小;土基厚度和土基模量是基频的主要影响因素,基频随土基厚度增大而减小,随土基模量增加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2.
由许多工程实例可以看出反射裂缝是半刚性基层应用中的首要病害,目前解决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方法主要有采用橡胶应力吸收层(SAMI)、在基层上加铺土工织物或格栅、在面层与基层之间加铺级配碎石层等。本文基于Texas Overlay(德州罩面试验),对比了防裂基布复合式应力吸收层与应力吸收层(SAMI)对防反射裂缝的防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防裂基布的铺设能有效的分担水平荷载,延缓由基层反射裂缝而引起的开裂破坏,在20℃试验温度下,防裂基布的防护性能要好于应力吸收层(SAMI)。  相似文献   

3.
李亮  尹祖超  汪小茂 《中国水运》2013,(12):325-326,359
以某水电站工程为背景,选择符合重载运输道路实际的车辆和道路参数,利用BISAR软件对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同时考虑层间接触状态和重载影响,以路表弯沉值、沥青层底的拉应变、半刚性基层底拉应力和土基顶压应变作为分析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挂-300荷载作用下的各项指标均要大于BZZ-100标准轴载作用,且均随车辆轴载的增长而增长,且层间接触状态对力学指标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沥青铺面以沥青混合料面层-水泥稳定碎石(水稳)基层结构为主,而境外欠发达地区通常缺乏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自建水稳拌合站亦相对困难,水稳的施工质量、进度往往难以保证。为解决该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水稳替代材料。综合分析适用性、原材料供应等因素,选择级配粒料为替代材料,并合理分析转换系数、优化级配粒料层厚度,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确保质量、进度、成本可控。以南亚某港口项目采用沥青-级配粒料铺面结构为例,介绍该型铺面结构在境外欠发达地区的应用。实施效果表明:级配粒料压实性好,沥青表面无裂缝、车辙,道路无明显差异性沉降。  相似文献   

5.
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山区重交通抗车辙路面基层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较小的收缩性能,较好的水稳性且与沥青面层结合良好。通过研究不同级配、不同水泥剂量和不同成型方式,根据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试验结果,依据强度满足要求、抗裂能力最佳的原则,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优化的结果为:在振动击实及振动法成型试件条件下,级配选用B,水泥剂量为3.5%~4.5%,水泥稳定碎石在龄期14~28d时,能达到设计强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法计算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并且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相关因素与对应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学模型,指出随着裂纹长度的增加、面层厚度的增大、基层模量的增长,应力强度因子是增大的,随着面层模量的增加,应力强度因子是降低的。提出适当增加面层厚度以及适当降低基层模量,是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何成勇  张维全 《中国水运》2007,7(10):124-125
级配碎石是一种松散材料,可作为沥青路面的基层,研究表明,能有效改善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和反射裂缝的发生,提高基层的排水性能。本文叙述了青海省某高速公路级配碎石基层的材料组成设计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对由于温缩机理和干缩机理引起的基层开裂和因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所引起的沥青面层损坏原因以及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并分别从路用材料、路面结构组合、施工技术以及现场再生维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针对半刚性基层损坏而导致路面破坏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英伟 《中国水运》2014,(1):278-279
基于层状弹性体系理论,使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四层弹性体系在双圆垂直均布轴对称荷载作用下应力、应变及位移的计算程序。以一种典型的半刚性路面结构为例,设计了正交试验分析多个沥青路面的材料和结构变化情况下路面的力学响应,并将各参数对力学响应的敏感程度进行了排序。  相似文献   

10.
在公路施工中,路面基层结构形式设计常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灰(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和级配碎石基层为主。本文主要阐述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应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重载交通作用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出现的早期破坏现象,以使用期内总费用最经济为原则,通过正交试验和 ANSYS 软件分析组合式基层结构与材料等参数对设计指标的影响,并结合试验路工程探讨其在重载交通路面的适用性,进而提出满足重载交通需要的路面结构优化方案,使路面结构在设计使用期内不发生结构性破坏,从而达到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和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徐刚  何姜姜  肖强 《水运工程》2019,(9):305-308
非洲某集装箱堆场已使用数十年,目前堆4层集装箱,采用正面吊作业,铺面结构无面层和基层,集装箱直接堆在地基上,地基为4 m的人工回填密实贝壳砂层,下面为原状黏土质砂。现堆场改造要求堆5层集装箱,并采用正面吊作业。按英标重型铺面设计手册规定,铺面结构厚度较厚,原因是高强度的贝壳砂层地基不能充分利用。通过铺面结构加铺层设计理论,利用已有的密实贝壳砂层来减少铺面结构设计厚度,同时采用有限元计算对优化后铺面结构基层底拉应力进行复核,优化后铺面结构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成因分析,提出采用内部应力吸收复合夹层(inter-layer stress absorbing composite,ISAC)进行反射裂缝的工程防治。轮碾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反射模拟试验表明,与单一夹层相比,采用ISAC防裂夹层大大提高了试件的抗裂寿命。试验路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聚酯玻纤布和玻纤格栅作为上层应变吸收层的ISAC复合夹层都具有较好的防裂效果,且玻纤格栅ISAC复合夹层的防裂效果优于聚酯玻纤布ISAC复合夹层。室内试验与实测数据均表明,ISAC防裂夹层具有良好的应力应变综合吸收能力,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良好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裂缝产生的原因,介绍了京沪高速沂淮江段路面铣刨治理工程中对基层裂缝的处理方法,对施工工艺、质量要点进行了说明,对材料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对裂缝处理效果进行了跟踪评价,总结了基层裂缝处理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15.
根据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及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经验,从结构设计、施工管理、土基和基层等方面分析了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半刚性基层沥青铺面结构在集装箱港区道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半刚性基层沥青铺面结构应用于上海外高桥集装箱港区道路,在国内尚属首创。针对港区道路的特点,结合上海地区水文、地质和建材供应条件及港区生产使用功能要求,通过调查分析和总结集装箱港区已建类似工程道路铺面结构使用情况,分析论证相关施工技术方案,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铺面结构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提出了较系统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不考虑超载情况,为探求非均布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动态响应及破坏规律,采用层状体系理论,建立ANSYS 3-D有限元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模型,施加非均布动荷载,并对粘弹性路面模型各层的动态力学响应及不同车速下路表弯沉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应力的交变变化是使路面产生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当重载车辆车速在10~32 km/h之间时,路面的动态弯沉值显著大于静态弯沉值,对路面实际使用寿命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8.
甘雨 《中国水运》2007,5(1):50-51
沥青路面的水损坏是目前国内外普通存在的路面破坏形式,成为困扰公路工程质量的世界性难题。文中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坏的主要现象及原因,提出了预防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桃源  韩冰 《水运工程》2014,(2):168-171
以湛江人民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升级改造为依托,阐述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与评定对合理选择加铺方案以及确定加铺沥青层厚度的重要性;探讨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评价指标应遵循的原则,建立了一套适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如何运用旧路评价指标进行加铺层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0.
王齐 《中国水运》2007,5(7):102-103
本文分析了影响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因素,并从施工控制方面提出了保证路面平整度的一些对策,为今后路面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