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机理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三维有限元法模拟强夯软土地基过程,对饱和土结构在受夯击时的变形及渗流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在夯击过程中地基内应力、位移、孔隙压力的变化,分析地基表面因夯击而引起的沉降位移和接触压力。结合现场实例分析对比,证明强夯加固软土地基完全可以用三维有限元程序进行精确模拟。试验数据及有限元模拟结果说明只要在能够确保人工排水体系的可靠运作,强夯垫层完全可以用粉细砂来取代,即在饱和软土地基强夯法加固过程中使用“无垫层”技术。与传统的强夯技术相比,强夯联合塑料排水板加固地基方法可以在不破坏土体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加固饱和软土地基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强夯置换加固饱和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强夯置换复合地基加固饱和软土地基的加固机理及强夯置换复合地基的施工技术、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提出广西北部湾某铁路站场素填土填海地基分区域按2 000~12 000 k N·m能级强夯处理设计方案。为便于对强夯地基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动力触探和瑞利面波法对强夯处理前和处理后的地基进行了检测,采用静力载荷法对强夯处理后的地基进行了检测。综合检测结果表明,经强夯处理后地基性能明显改善,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均达到设计要求,强夯处理效果较好,并且检测出局部软弱地层,为后续进一步地基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爆炸法加固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尝试在软土地基处理进程中取代强夯产生的动载荷的新方法。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宁启铁路线DK 172 000~DK 172 200段软土路基现场试验,对比分析爆炸法和堆载预压法处理饱和软土地基的固结效果。通过地表沉降、全断面沉降、侧向位移的现场观测结果分析,获得了爆炸后软土地基的沉降规律。研究结果:证明了爆炸法可以达到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效果,并且地表沉降速率加快,有利于缩短软基固结处理时间。研究结论:文中提出爆炸动力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工艺过程,并对爆炸法和强夯法等动力固结处理软土地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理论上推断爆炸法比较适宜对深层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5.
抛石挤淤强夯法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郴宁高速公路E1K0+215~E1K0+601.7段路基采用抛石挤淤强夯置换法处理高填方路基软基的工程实例,介绍用强夯法将粗颗粒料(如碎石、片石)夯击置换原软弱的饱和淤泥土,形成柱状体,再用强夯方法进行挤密加固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经现场载荷试验和沉降观测结果表明,加固效果良好,复合地基不仅置换部分强度大幅度提高,而且满足路基的施工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强夯法处理山区梁场非均匀回填地基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衡阳—邵阳高速公路路基五标箱梁预制场地基处理为例,详细介绍强夯法处理山区梁场非均匀回填地基的施工工艺,包括强夯技术参数的确定、强夯试验、强夯地基的检测。根据该梁场地基强夯处理后的检测结果,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梁场经存梁后实测地基沉降仅有2 mm,且为均匀下沉,满足了制梁要求。  相似文献   

7.
强夯及强夯置换技术在客运专线复合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宝和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7):33-37,66
研究目的:强夯及强夯置换技术在客运专线复合地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通过武广客运专线武汉工程试验段强夯及强夯置换技术应用于松软土复合地基处理的工程实践,结合工程地质条件,从施工方法选择,工艺流程设计,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对强夯及强夯置换施工技术在客运专线铁路中的应用进行系统性应用研究。研究结果:综合考虑施工机械的性能及适宜地质条件,在新建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武汉工程试验段内选择典型区段分别进行强夯、强夯置换工艺试验以及夯前夯后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确定强夯与强夯置换工艺在新建武广客运专线近似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总结完善近似地质条件下施工工艺和经验,确定了相关工艺参数及检测方法,能够较好地满足承载力和设计变形值要求,能较好地控制工后沉降,加固效果明显,经济可行。研究结论:夯击能是强夯及强夯置换工艺中决定加固深度的重要指标,强夯及强夯置换加固处理粘性土特别是饱和粘性土均需要合理的间歇时间,强夯及强夯置换适用于客运专线复合地基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8.
强夯法处理II级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丹东至拉萨国道主干线青海境内马场垣至平安高速公路K5 2 + 0 10~K5 2 + 3 5 0段路基中压缩性、II级自重湿陷性黄土的地质情况 ,提出了大面积强夯施工方案 ,介绍该段地基采用强夯处理措施及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强夯法在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强夯法处理软弱地基具有很好效果,通过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强夯法的信息化施工、施工管理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等施工管理措施,并针对强夯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可供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潍坊港中港区西作业区#6~#11泊位吹填土软基处理工程施工为例,介绍运用高真空井点降水联合强夯法处理饱和黏土及流泥夹层汇集区域软土地基施工方法,并与传统施工方法作对比,简要介绍高真空井点降水联合强夯法的施工原理,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孟诚 《铁道建筑》2002,(7):30-32
针对珠海机场场区的地质条件,确定以砂井(砂桩),堆载预压,强夯等方法处理软土,饱和粉细砂地基,介绍各种方法的设计,施工及沉降观测。  相似文献   

12.
梁云 《广西铁道》2005,(8):25-26,29
强夯法处理大面积吹砂填海形成的软土地基,具有施工工艺简单,适用土质范围广,加固效果显著等优点,是沿海港口修建铁路专用线常用的路基加固措施。强夯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确定有效加固深度、夯击能、夯击次数、夯击遍数、夯点布置、间隔时间等参数,确保强夯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大面积碎石土强夯地基检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瑞雷波检测方法并简单介绍了瑞雷波的工作原理。采用瑞雷波检测方法对浙江舟山外钓岛碎石回填土强夯地基进行检测,对瑞雷波检测结果、荷载板试验结果以及动力触探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拟合出了瑞雷波波速 Vr 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地基变形模量E0以及动力触探击数 N63.5的线性关系式。经过浙江舟山外钓岛的后续检测证明所拟合公式应用方便可靠,在大面积碎石回填土强夯地基的检测中可以部分替代荷载板试验和动力触探,既减小了工程检测成本又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4.
强夯法加固铁路松软土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强夯法加固铁路饱和松软土地基的现场测试试验,研究强夯过程中地层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规律、孔隙水压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地表位移和地层深处沉降的变化规律以及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结果表明,强夯荷载作用下,孔隙水压力的影响范围可以达到水平距离4.75m和深度6m,在第1遍和第2遍强夯作用后经过约4~6d,孔隙水压力消散率能达到90%以上;同时,土层较深处的沉降量也十分显著,在第1遍强夯荷载作用后,3.8m深处的沉降量可以达到10.7cm。因此,用强夯法加固饱和松软土地基可行,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达240kPa。  相似文献   

15.
结合黄万铁路采用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介绍强夯置换法在该工程中的设计与施工,同时提出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施工振动对结构性软粘土路堤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解决施工振动对结构性软粘土产生破坏的机理,查明施工振动下软粘土路堤失稳原因,为结构性软粘土路堤施工稳定设计验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基于珠江三角洲结构性软粘土物理力学性状、微结构特征,将冲击碾压施工振动对软粘土结构的破坏作用与强夯冲击振动的破坏作用相比较,同时分析珠三角某软粘土路堤受冲击碾压施工振动后失稳的原因。研究结论:珠江三角洲絮凝结构软粘土的孔隙比大多大于2,灵敏度4~8,属高灵敏性粘土,强度低,内聚力2.36~9.56kPa,内摩擦角1.4°~7.8°;冲击振动软粘土类似于强夯作用,微结构测试参数表明强夯冲击软粘土时增加的孔隙个数是静力堆载的7倍左右;冲击振动下结构性软粘土路堤失稳的原因是重16t、大功率(200kJ)冲击式压路机1d内碾压低路堤10遍,其作用类似于连续的强夯夯击,地基4.7m深度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值接近于0;建议在结构性软粘土路堤施工稳定设计验算时,对土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折减或直接采用土的振动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17.
某客运专线箱梁预制场地处湘南山区,为保证制存梁台座,运梁道路对地基稳定、均匀、密实的要求,梁场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局部采用强夯置换法进行处理,介绍其施工工艺。经检测,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由于强夯法地基处理具有适应性强、造价低、风效快等特点,近年来在深圳地区的开山填海软基处理及回填土地基处理中大量应用。履带式起重机是强夯地基处理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主要施工设备,本文列举了履带式起重机在强夯地基处理施工中的常见事故。主要有起重臂坠落、起重臂后翻、传动链轮及传动系统破损等。长对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作了分析,提出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桢  王引生 《西铁科技》1998,(3):35-37,5
本文简要介绍了强夯法的优点及其发展,在用强夯加固软弱地基的实践中,做了许多对比试验,说明强夯加固地基的效果,并对强夯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现象进行了探讨和解释。  相似文献   

20.
在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中应用大变形动力有限元法可以研究强夯置换的有效加固深度.文章应用LS-DYNA软件,利用SPH方法和有限元法的耦合算法(Coupling Algorithm)对强夯置换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计算了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中两种介质的变形及置换过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置换效果与现场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