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坚真 《珠江水运》2012,(18):22-25
海洋经济已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存在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科技创新不足、环境治理等问题。而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对现有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争取海洋利益、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成为了世界沿海国家的重要战略。随着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也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和调整。海洋经济发展开始从量到质  相似文献   

2.
车军  寿建敏 《中国港口》2006,(3):20-21,24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各项海洋产业增速显著,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特别是90年代以后,我国的海洋传统产业稳步发展,新兴产业迅速崛起。1994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仅为1707亿元,2003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见图1。2004年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5268亿元,占全国GDP的3.9%,同比2003年增长了9.8%,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统计还显示,2004年我国沿海地区有近十分之一的就业人员从事涉海行业,涉海就业人数已达2107.6万人,涉及国民经济16个门类,165个行业小类…  相似文献   

3.
我国海洋工程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也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海洋产业的高速兴起,海洋工程装备已成为世界主要造船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要求加快自主创新,发展海工装备,逐步扩大海工装备的市场份额,重点发展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工程作业船、模块及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设备。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海洋工程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造船业面临国内国际大好的发展机遇。发展船舶事业是充分发挥我国沿海临港区位优势的现实选择,对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船舶工业是海洋经济的一部分,海洋是统一的整体。我们只有将海洋环境保护融入航运业,减轻和控制海洋污染,尽最大可能避免海洋遭到损害,可持续地、环保的利用海洋才能真正获益。  相似文献   

5.
张鸿钧 《中国水运》2007,5(7):27-28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大趋势,21世纪的中国将以更大的规模,在更广的领域走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港口经济的依托,海洋经济和港口经济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海洋经济也就谈不上21世纪的港口经济,没有港口经济也难以发展海洋经济。本文从我国海洋经济与港口经济现状出发,分析构筑海洋经济与港口经济发展的新体系,以供相互探讨。  相似文献   

6.
开篇寄语     
《世界海运》2014,(2):I0001-I0001
<正>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运大国,海运事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应"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相似文献   

7.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设立“航海日”,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航海事业的高度重视,凸现了航海及海洋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交通行业要以此为新的契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进一步推动我国航运、港口事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稳步推进,海洋经济一直朝着稳中向好的势头发展。海运业承担了我国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作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海洋人才队伍却未能与海洋经济实现同步发展。近年来一直关注海洋强国建设的施卫  相似文献   

9.
加强海洋管理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海洋管理人才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环节。浙江省乃至我国现有海洋管理人员面临严峻的知识更新和素质转型,海洋管理、港航管理、涉海企事业单位所需海洋管理人才量的缺口非常大。因此,要多层次培育海洋经济、海洋管理、海洋科技、海洋教育方面的高素质、综合性、应用性的管理人才,推动浙江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7月11日,我们又度过一个航海节。在航海节重温郑和航海精神,更加激励我们“爱我蓝色国土,发展航海事业”的志向。如今,我国不仅是海洋大国,也已成为港口大国。海洋与港口紧密相连,可以说,开拓航海业就为强盛港口打下基础,而强盛港口又将为开拓航海开辟道路。当今,世界经济已日益一体化,我们提出“和谐世界”的口号,为我们继续弘扬郑和精神、树立新的海洋观创造了前提和提供了精神指导。新的海洋观就是,经略海洋必须把和平交流、把全球资源配置与经济开发、谋划海洋获取可再生能源等资源三者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