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小尺度的群桩结构在海洋工程建筑物中应用广泛,其在波浪作用下产生的群桩效应也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但是目前有关群桩效应的研究多限于较少桩柱。基于物理模型实验,对不规则波作用下,9桩串列群桩中各桩所受正向力、横向力进行了研究,结合对应波浪作用下孤立桩所受波浪力,分析了正向力和横向力群桩系数K_(G,1/3)、K_(GL,1/3)随相对桩距S/D和KC_(1/3)数变化的规律,并对比了群桩中各桩上群桩系数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ANSYS Fluent,通过建立的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研究了矩型圆柱群桩在不同桩距条件下的水流纵向水流力、横向水流力及总水流力分布规律。同时,对目前实际工程中常用的菱型、圆型及哑铃型圆柱群桩在不同桩距下的纵向水流力、横向水流力及总水流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针对不规则波中高桩承台所受波浪力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该结构的群桩水动力特性,重点考察了整体总力达到最大值时相应的桩柱波浪力规律。试验通过整体总力与各个组成桩单桩力的同步监测,得到群桩总力最大时刻各组成桩的受力。在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前、中、后三桩的波浪力历时曲线及波高过程线,并就其相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各组成桩群桩总力系数、群桩正向力与横向力之比、群桩系数及单桩正向力与横向力之比随水深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承台与群桩以及各组成桩桩力之间的分配比例并最终确定了最大受力桩。  相似文献   

4.
针对全直桩码头在水平力作用下相对于叉桩码头易产生转动的特点,分析全直桩码头在水平方向转动刚度的计算方法,推导得出考虑转动刚度影响的全直桩码头水平力分配的计算公式。结合工程算例,分别计算了在横向水平力作用下3种宽长比的全直桩码头的转动刚度及各横向排架的水平力分配系数,并与有限元法、规范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全直桩码头宽长比越大,码头转动刚度越大,各排架的水平力分配系数越均匀;本文公式的计算结果和有限元结果吻合较好,随着码头转动刚度增大,本文公式计算值与规范值相差增大,最大水平力分配系数最多相差22%。  相似文献   

5.
横向力作用下高桩结构分析是港口工程中常见的,如何考虑桩 ̄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结构分析结果影响较大。文章就几种不同的考虑桩 ̄土相互作用方法:假想嵌固点法、m法、P-Y曲线法在分析高桩结构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中马友谊大桥采用群桩基础,洋流经过群桩时会产生纵向和横向位移。为了探索异型群桩水流载荷计算方法,通过单向水槽模型试验测量单桩、双桩水流载荷,提出异型群桩水流载荷公式,并结合群桩水流载荷试验结果验证计算公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并列双桩水流载荷随着桩心距增加而减小,桩心距大于5D时,双桩之间干扰效应消失;串联双桩中后桩水流载荷随着桩心距增加而增加,桩心距大于20D时,双桩之间遮掩效应减弱;随着流向角增加,后桩受到的水流载荷呈正弦分布,且随着桩心距变化出现不同趋势。  相似文献   

7.
台风是威胁船舶系泊最为严重的灾难性天气之一,船舶为了避免或减少台风可能带来的危害,必须进行船舶系缆受力校核计算。本文针对在风力和水流力作用下,对系泊船舶的横向受力进行分析计算,并考虑缆绳与合力方向夹角、缆桩允许的最大受力和缆绳所允许的最大受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限制带缆系泊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通过三维的波浪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斜坡堤掩护下的靠船墩受力特性,分析不规则波作用下越浪高度和不同波向对靠船墩波浪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当波浪传播到斜坡堤上时,一部分波浪破碎后越过堤顶直接冲击在靠船墩上,另外一部分波浪则会绕过斜坡堤在堤身后方形成绕射波对靠船墩形成冲击。2)由于波浪垂向作用的冲击特性较强,作用在靠船墩上的垂向波浪力要大于正向波浪力和横向波浪力。3)随着越浪高度增大,作用在靠船墩上的垂向波浪力和正向波浪力增大,横向波浪力则没有明显的增大趋势。同时更大的越浪高度也会导致垂向波浪力与横向波浪力的比值增大。4)当越浪高度较小时,波浪正向入射与斜向入射造成的波浪力相差不大;当越浪高度较大时,斜向入射的波浪会引起靠船墩上更大的波浪力,此时波浪的绕射效应也会增强,正向波浪力与横向波浪力的比值会减小。  相似文献   

9.
罗小红 《水运工程》2015,(11):81-84
随着码头规模及装卸机械大型化的趋势,起重机械水平力对码头横向排架的影响愈发明显。介绍高桩梁板式码头基于平面计算前提下横向排架及轨道梁在起重机械水平力作用下效应计算方法,并对作用在横向排架上的装卸机械水平力简化取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金海 《港工技术》2010,47(5):18-21
本研究给出了小水平力作用下推力桩的拟合计算与分析。实测资料与拟合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运用三参数算法可在不改变基本微分方程的情况下,进行不同荷载阶段推力桩的力学性状的拟合,且对小水平力作用下推力桩的性状拟合效果较好。小水平力作用下推力桩的拟合计算结果,反映出浅层地基土的横向反力贡献大于深层地基土。  相似文献   

11.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对比分析3种不同方案码头结构的桩位移、弯矩变化以及剪力分配系数,研究底梁式全直桩高桩码头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单横向排架受力变形机理.结果表明,底梁式全直桩码头能较好地抵抗水平力的作用,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陶桂兰  陈祥  王定 《水道港口》2012,(5):423-428
以高桩码头双轴对称桩基码头结构段为研究对象,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水平地震作用横向、纵向输入进行了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对比分析了叉桩扭角变化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讨论了纵向斜桩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除桩轴力外,其结构的响应随着叉桩扭角的增大而增大;纵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桩轴力随扭角的增大而增大,其他结构响应则随扭角的增大而减小;纵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较大,增加纵向斜桩能更好的抵抗纵向水平地震荷载,但增加纵向斜桩其最大桩轴力响应将较无纵向斜桩时增加较多。  相似文献   

13.
高桩码头在横向集中水平力作用下齿槽的受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中论述了高桩码头在横向集中水平力作用下齿槽受力计算的方法;根据大量计算的结果,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可在设计中采用的简便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某码头工程为例,横向排架按柔性桩台考虑,将实际结构图简化得到其计算简图;基于m法和假想嵌固点法,分别采用弹性嵌固和固端约束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利用ANSYS建立2种有限元模型计算水平力作用下横向排架的内力和变形;采用SPSS对计算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显著水平α取0.05时,采用m法和假想嵌固点法计算桩土相互作用对水平力作用下横向排架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水平地震作用下高桩码头结构响应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桩码头一个结构段为研究对象,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探讨了此类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对不同地震方向作用下码头桩基内力变化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在纵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叉桩桩顶弯矩明显大于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桩顶弯矩;当码头桩基布置对纵轴不对称时,纵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桩的扭矩较大;横向地震作用下,后叉桩的轴力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高桩码头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大变位条件下横向受力桩P-Y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国平  张志明 《水运工程》2002,(7):40-45,71
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在深入分析现有横向受力桩P-Y曲线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变位条件下横向受力桩P-Y曲线的方法,可供横向受力桩设计及规范编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艺 《珠江水运》2004,(12):44-46
一、工程概况 广西平南鱼峰水泥有限公司4000t/d水泥生产线码头工程位于广西平南县丹竹镇境内,其码头结构为冲孔桩桩基,上部为四层框架刚性体,码头后方通过引桥与岸边相连.码头泊位自上游向下游编号为2#~4#,2#、3#泊位岸线长度228m,4#泊位岸线长度80m.2#、3#泊位纵向桩中心距7m,横向桩中心距7m和11.75m,桩数量为46根.4#泊位纵向桩中心距6m,横向桩中心距7m、6.55 m和5.15m,桩数量为40根.桩底标高按设计要求,需嵌入微风化灰岩不少于3 m,桩直径为1500mm、1200mm.  相似文献   

18.
利用Flow-3D建立三维数值波浪水槽,模拟规则波对桩基-重力式靠船墩的影响。文章分析了下部沉箱、中部桩柱、上部墩台的动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沉箱高度的变化对各组成部分表面动压强及波浪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随着压强测点位置高程的增加,沉箱表面的压强逐渐增大,桩表面的压强先增大后减小,在静水面处达到最大,墩台表面的压强逐渐减小;(2)随着沉箱高度的增大,靠船墩各组成部分的动压强也随之增大,且沉箱高度的变化对沉箱下半部分、桩身静水面以上部分、上部墩台的压强影响较小,对沉箱上部和桩身水下部分的压强影响较大;(3)沉箱所受的正向波浪力随沉箱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桩所受的正向波浪力变化则呈相反趋势,墩台的正向波浪力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9.
某港区护岸工程区域的地质条件较差,软土层较厚,岸坡整体稳定性不满足要求,采用抗滑桩进行加固处理。基于MIDAS GTS NX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边坡不打抗滑桩情况下的等效塑性应变云图,确定抗滑桩桩长,分析不同桩型、桩径、桩距、平面位置下的桩内力、整体稳定系数及工程费用,选择最优的抗滑桩布置方案。结果表明,桩距在3.5D范围内,桩弯矩随着间距增大而增加,桩距达到3.5D后,桩弯矩不再显著增加;桩距在3.5D范围内,岸坡整体稳定系数随桩距增大无显著变化,超过3.5D后会逐渐降低;抗滑桩能有效改变岸坡的塑性区分布,整体稳定性提高了近30%。  相似文献   

20.
在参考文献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些假定,推导出高桩码头在横向集中水平力作用下齿槽受力简化计算所需用的公式。由此得到的结果,其精度满足设计需求并适应多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