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甘肃兰州常为黄土地质,针对黄土隧道施工,采用一次混凝土模筑施工,一般来说新老黄土隧道开挖支护围岩级别为V级,施工过程中原地面水的处理是很关键的因素。本文结合兰州南绕城西固2、3号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介绍黄土隧道一次混凝土模筑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公路大断面风积沙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内蒙古境内公路大断面风积沙经棚隧道的施工,改进并完善了超前大管棚和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探讨了侧壁导坑法开挖法质隧道的可行性,同时总结出一整套经济,合理,安全的沙质隧道的施工方法,这对我国以后在地质施工,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或对隧道坍方段的处理方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交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长大隧道越来越多,常规施工方法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工期要求,这对公路隧道快速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东天山特长公路隧道为背景,提出土质地层隧道大断面开挖工法,通过力学分析及现场对比试验,分析论证了该工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土质隧道大断面开挖时,采用超长小导管能够减少上部围岩压力对掌子面滑动土体的荷载作用,预留核心土则能够为掌子面滑动土体提供支撑反力,通过这2种控制措施能够实现土质围岩隧道掌子面稳定;相比台阶法,大断面开挖时围岩应力释放速率较快,变形快速发展,拱架和喷混凝土受力快速增长,支护封闭成环后可得到有效控制,但需进一步提高初期支护早期承载性能,即提高喷混凝土早期强度;采用大断面工法能够提升机械作业空间,简化工序,实现多组设备同时作业,相比两台阶施工,隧道施工效率提升约22%。综合评价,土质地层隧道采用大断面快速施工工法能够实现掌子面稳定,支护结构安全,且相比台阶法施工效率可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某铁路隧道衬砌裂缝成因分析与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明阳 《隧道建设》2006,26(4):52-53,83
详细分析了西北地区某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介绍了采用自动低压灌注改良环氧树脂对衬砌混凝土裂缝进行整治施工的要点及效果,为隧道裂缝病害整治工作提供一种新型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隧道洞内混凝土路面施工不同于路基上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因它受到潮湿空气和狭窄空间限制,不能采用大型的混凝土摊铺机,而采用老式二轴滚存在许多缺陷。本介绍TPZ219B新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整平机在隧道洞内施工的技术和质量控制,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段设计与施工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隧道进洞施工与后期运营的安全性。蒋峪隧道麻城端隧道结构属于连拱型向超小净距隧道结构过渡段落,原设计采用明挖方式、设置明洞结构,中夹岩柱采用C25混凝土中墙换填处理,后经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将原设计明洞结构变更为暗洞连拱结构、三导洞施工方法,保障了隧道进洞施工的安全性、经济性、高效性以及环保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广州地铁一号线体——体区暗挖隧道,在使用全液压衬砌模板台车进行二次衬砌C20级普通防水混凝土施工中,泵进C20级普通防水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的选定和跟踪控制以及施工缝处理的做法,有效地防止了暗挖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后的常见通病。  相似文献   

8.
藤岭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采用整体式移动模板台车,泵送混凝土施工。为了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顺利完成施工,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春  贺志刚  陆启宏 《隧道建设》2019,39(Z1):398-403
目前国内外连拱隧道大多采用中导洞法施工,而对无中导洞施工研究相对较少,缺少相关工程经验,且未对无导洞法施工技术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做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本文研究的上长坪隧道为分离式隧道过渡到连拱隧道,因其与大桥衔接过渡,设计的中隔墙厚度不等厚,采用复合式薄直中墙,其结构设计新颖,在设计无法做变更及4个月完成504 m的工期要求下,为实施高难度操作的设计方案,采用竖直型钢喷射混凝土结构及斜向支撑成功解决了中墙二次衬砌浇筑的难题,其竖直型钢喷混结构浇筑在左右洞二次衬砌之间作为中隔墙的结构部分,成功开创了复合式薄中墙设计施工新工艺。同时,此工法有效解决了防水漏水问题及成本控制问题,为无中导洞施工方法增加了新的工艺类型,提供了Ⅳ级围岩隧道无中导洞施工新型案例。  相似文献   

10.
介绍白炭坞隧道(右线)断层带坍方处理施工方法及实施效果。其主要处理措施为:退后进行坍体钢格栅加强支护,逐段清理坍体,坍方空间采用钢架支护及喷射混凝土,并施作护拱混凝土。  相似文献   

11.
探讨高速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衰减问题。以福-银高速公路隧道为例,在分析路面抗滑机理的基础上,深度分析出混凝土路面纹理化施工技术原理和特点。结果显示,纹理化施工可以提高隧道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施工平整度良好,并能减少路面噪音和降低施工成本。因此,纹理化处理技术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广泛应用于长、特长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  相似文献   

12.
陈文義  尚伟 《隧道建设》2019,39(9):1537-1544
为有效解决、控制和减少衬砌开裂、掉块、脱空等质量缺陷,保障隧道工程建设安全和运营安全,系统地研发了新型信息化衬砌台车,并形成了以衬砌施工信息为基础的隧道二次衬砌病害控制方法。采用旋转式对接快速分料系统,解决了混凝土离析和施工冷缝问题,提高了混凝土浇注施工效率;采用自动振捣系统,减少了漏振、欠振现象,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采用V型槽零搭接装置,克服了顶裂施工缝的问题;采用可伸缩式堵头板解决了超欠挖时端模封堵的难题;采用信息采集与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化和信息化施工。试验证明,采用新型信息化衬砌台车能够减少开裂、掉块、脱空等衬砌质量缺陷,有效提高衬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阮清林 《隧道建设》2019,39(11):1871
矿山法铁路隧道复合式衬砌有开挖成形、超欠挖、衬砌厚度控制难等诸多隧道断面尺寸问题及质量“顽疾”。基于高铁双线单洞隧道复合式衬砌设计和施工实践,分析隧道断面尺寸的预设、施工误差、断面测量、欠挖处理、二次衬砌混凝土厚度和方量等方面的问题,按照保证衬砌不欠挖同时严格控制超挖的理念,在隧道断面的尺寸预设和调整、断面测量方法、欠挖处理和初期支护基面修整、拱墙衬砌台车二次衬砌浇筑混凝土方量计算、断面尺寸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施工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许青峰 《隧道建设》2007,27(3):56-58,104
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海拔4900m,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隧道,高寒缺氧等自然条件成为风火山隧道施工的主要难题。通过对该隧道施工方法的介绍,总结出在高寒缺氧条件下,克服隧道开挖、衬砌、混凝土施工、隧道防水及排水、通风排烟、防寒保温等难题的具体办法,供以后类似隧道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现有大部分隧道施工过程中,一次衬砌大多采用喷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文章在兰州某隧道的现场施工技术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了更顺利的进行隧道衬砌施工,研究了在一些土质较好的黄土地区,对一次衬砌采用模筑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含模筑混凝土具体施作流程、步骤图解和衬砌完成后的效果以及对这种工艺的一些探讨和建议。对隧道现场施工中采用模筑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地区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隧道二次衬砌质量控制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海龙  张文新  邓川 《隧道建设》2019,39(10):1704-1711
为解决隧道二次衬砌背后脱空、混凝土不密实、厚度不够、强度不足、施工缝开裂掉块等施工质量问题,依托在建的张吉怀铁路某隧道工程,施工中采用三维激光隧道扫描测量系统确保初期支护断面不侵限;采用激光定位和磁焊机焊接提升防水板固定效果;研发并使用新型台车分层逐窗自动布料系统,实现隧道拱墙衬砌混凝土自动分层逐窗浇筑;设置刹尖孔、拱顶安装防空洞监测装置和液位器装置,有效防治拱顶空洞;优化拱部振捣方式和施工缝施工工艺;制订并落实隧道二次衬砌质量管理新办法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二次衬砌厚度零欠厚,拱部脱空率下降至5%以内,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总体施工质量得到大幅提高,为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隧道施工的新奥法是喷射混凝土和锚杆作为主要手段,通过量测控制围岩石变形,便于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的施工方法。通过葵岗隧道Ⅱ类、Ⅲ类围岩施工及地质不良地段处理等施工实践,认识新奥法设计与施工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黄土长大隧道的施工过程中,斜井需经过三岔口挑顶进入正洞施工,该位置围岩受力复杂,处理不好会形成长久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施工工期,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安全和施工质量,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已无法满足黄土隧道斜井进正洞施工。本文阐述了旬阳特长隧道1#斜井转正洞施工中,运用了"大包法"挑顶施工技术既安全又经济,保证斜井进入正洞施工,同时大大缩短了建设工期。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小盘岭隧道衬砌防水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方法,探讨了提高衬砌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补充我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体系,运用基于优化LEC法的FAHP-云模型风险评估方法,辨识分析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施工风险。通过运用AHP法建立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施工结构模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使用MATLAB云模型检验权重值的有效性并计算期望值。通过优化的LEC法计算指标层的风险源风险等级,运用MATLAB云模型确定风险等级的指标期望值。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总体风险等级。将评估模型应用于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