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肖艳 《交通与运输》2007,23(5):60-61
一、专用车行业驶入快车道随着社会对专用车性能用途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专用车品种也在不断增多。需求的多元化使得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特色,高效率、专业化、规范化的生产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面对市场的高速增长,许多有技  相似文献   

2.
目前,物流专用车已成为我国专用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根据其起步较晚以及生产水平较低的现状来看,城市物流专用车市场的成熟还需经过较长的探索阶段。城市物流专用车市场的迅猛增长让很多汽车生产企业看到了新的利益增长点.但其的发展现状也清楚的说明,只有走专业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才能促进城市物流专用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9年2月11日上午,北京市政中燕工程机械制造公司与北京市石景山区环卫中心联合举办的国4专用车新产品发布会在北京石景山区海冠凯莱大酒店隆重召开,会上展出了6辆配装玉柴国4发动机的专用车底盘.这是首批配装国产发动机的国4专用车,标志着我国卡车企业开始进军国4专用车市场。  相似文献   

4.
《交通标准化》2010,(4):61-61
据国家标准委员会网站公布的消息称,目前有20个汽车行业标;隹上报待批,其中大多数为自卸车、专用车相关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以及汽车空调相关零部件的技术条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汽车及零部件相关技术,同时表明我国汽车行业标准逐渐得到了完善。  相似文献   

5.
企业情报     
德基DG4000型沥青搅拌站在阿尔及利亚为中国争得荣誉;康明斯 全方位动力解决方案;柳工救援队将和灾区人民一起坚持到最后;三一重工荣膺全国“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中联重科专用车海外市场试锋芒;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规划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学和学术界经过近两年的争论和研讨,已经就经济增长方式和工业化道路达成共识,即现代经济增长不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而是靠科学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转变,规定的战略重点及主要措施有:1.加强自主创新能力;2.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3.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4.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同时,稳步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笔者强调,要实现十一五规划,制度重于技术,关键在于改革,而关键的关键,则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日系轻客在我国轻客市场始终占据较大市场份额,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车型演进也在不断变换。去年海格H5C上市,被认为是拓展轻客新细分市场的重磅之作,作为介于商用车和乘用车之间的跨界产品,主要定位于短途客运、小团队短程旅行、专用车等。今年,海格继续耕耘在这一细分市场,在H5C的基础上,H6C轴距加长610毫米,达到3720毫米。车内增加一排座位,最大座位数可达18个。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薄弱是导致农村地区性贫困的重要原因,它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巨大.从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对增大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带动贫困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贫困地区产品的市场范围、降低贫困地区的消费成本及减少贫困人口的出行成本等方面产生的直接作用的分析,得出了加大对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是我国农村进入经济增长与交通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关键所在的结论.最后给出了一些发展农村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客车行业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成为很多客车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客车出口在企业全年的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也日渐提高。然而,纵观我国客车的出口方式.更多还是机遇型、订单型,基本上还只是企业与海外代理商之间简单的产品贸易关系.对于营销渠道的建设和管理几乎没有,而通过在市场上精心耕耘获取稳定收益的更是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10.
扼要地介绍了湖南船舶工业发展简史,分析了省内几个主要船厂的人员素质,设备情况、产品结构、经营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船舶工业的对策;1.要重视水资源综合利用,合理调整投资结构;2;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扩大生产规模;3;认真调整产品结构;4;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1.
日系轻客在我国轻客市场始终占据较大市场份额,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车型演进也在不断变换。去年海格H5C上市,被认为是拓展轻客新细分市场的重磅之作,作为介于商用车和乘用车之间的跨界产品,主要定位于短途客运、小团队短程旅行、专用车等。今年,海格继续耕耘在这一细分市场,在H5C的基础上,H6C轴距加长610毫米,达到3720毫米。车内增加一排座位,最大座位数可达18个。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专用车市场竞争的加剧,专用车企业在寻求除产品优势外的其他竞争优势。本文中通过对东风创普及其经销商的实地访谈调查,分析了影响东风创普渠道策略的因素,结合现有的渠道策略,探讨了其渠道策略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渠道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张晓薇 《轨道交通》2013,(12):83-83
轨道交通作为安防产品应用的细分领域,随着各地城轨建设的大力发展,安防企业也成为我国城轨地铁建设利益蛋糕的分享者。英飞拓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安防产品制造商和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自然不会等闲视之,其在地铁市场产品占有率逐年攀升,成为安防行业进军轨道交通领域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修建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所占比例大、投资多;另外,针对目前机电产品市场种类繁多等特点,对机电工程施工监理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以便更加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投资和工期的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桥梁工程的施工比例也越来越大,成为了公路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构成部分。为了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就需要通过使用各种方法对桥梁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和评价,有效地保证加固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为桥梁的安全运营提供了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6.
以技术提升促速度提高为背景,研究运输速度对客运业的影响.首先,系统回顾了历史上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速度的进步,以及助推速度提高的技术支撑;其次,以运输速度丰富内涵为切入点,从运输速度可靠性和快速性两个维度分别探讨了未来客运市场的基本特征;第三,在未来不同运输方式提速的背景下,明确各运输方式在不同客运市场的功能定位,并分别构建不同出行方式的效用函数和乘客广义出行成本函数,进一步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Logit分担率模型研究未来速度提升对不同客运市场交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影响乘客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全过程“门到门”速度,全过程“门到门”出行时间包含在车时间和节点时间.其次,不同运输方式速度提升,换乘效率提高和节点时间压缩均可能影响不同客运市场的交通结构;在短距离客运市场,压缩端点时间对交通结构影响更为显著;在中长距离客运市场,提升运输速度可以显著改变交通结构.设计速度250 km/h的高速铁路与民航竞争的临界距离不到800 km,但高铁设计时速提高到350 km/h时临界点可望推至1 200 km.第 三,在城市内,运输速度的可靠性对于通勤通学客流影响显著.第四,科技是速度提升的重要支撑,但也应关注技术实现背后的经济性和市场购买力.第五,研究与速度相关产品的差异化定价是助推企业提供高质量出行产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管晓君 《江苏交通》2003,(11):17-18
论述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公路交通一体化和沿江开发、大桥建设的大背景下,镇江应做好大交通公路网规划、内河航道规划、扩容龙门港工程、发展物流和完善农村公路网建设规划方案,以促进地方的大发展;打造三级交通网络、加大投入、加大市场建设力度,以服务经济发展需要,拉动经济持续有效增长。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市场具有交易特殊商品,强调安全正点,价格透明度高,供求调节慢,与工农业产品市场相适应等显著的行业特点,不同的交通运输市场具有不同的竞争特点,铁路运输市场是完全垄断;空运市场是垄断竞争,水运、公路运输市场是完全竞争,要加速形成与培育我国的交通运输市场,必须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浅析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交通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君 《城市交通》2002,(2):26-29,3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同时,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态度,使人口增长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整个社会中老龄人口的比例增大。按照联合国的定义,当老龄人口(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时,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比例超过14%时,则为老龄社会。我国在1995年已经达到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我国铁路快速货物运输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阐述了国外铁路快速货物运输系统发展的经验和特点,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和产品结构变化所导致的货物轻型化及其运输需求增长和快运市场剧烈竞争的基本态势,分析了近年来铁路开发的两种快运产品,即“五定班列”和“行包专列”的市场竞争能力,指出了从中国基于国情出发,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铁路快速货物运输和努力方向,并从系统特征,建议目标、系统技术装备建设和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对未来中国铁路的快捷货运系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