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水泥石灰稳定土存在着较大的干缩系数、温缩系数 ,所以规范中禁止用做高等级路面的基层 ,在缺乏筑路材料 (砂砾、碎石、风化砂等 )的地区 ,常常被用做底基层。着重分析水泥石灰稳定土半刚性基层缩裂原因及缩裂对半刚性基层强度的影响 ,并提出水泥石灰稳定土减小缩裂程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淬渣稳定土的试验研究 ,分析了水淬渣稳定土的强度形成机理 ,同时对水淬渣稳定土和石灰加固土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水淬渣稳定土是一种优良的半刚性基层材料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川中地区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和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基层(底基层)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和强度增长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川中地区土质的三种稳定土基层(底基层)材料组成及材料设计参数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淬渣稳定土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水淬渣稳定土的强度形成机理,同时对水淬渣稳定土和石灰加固土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淬渣稳定土是一种优良的半刚性基层材料。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工业废渣稳定土的强度形成机理,同时对工业废渣稳定土和石灰土的抗压强度,水稳定性,冻稳定性,收缩性能和疲劳耐久性等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废渣稳定土是一种优良的半刚性基层材料。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等级公路建设已广泛采用二灰稳定碎石半刚性路面基层结构。较普遍的是半刚性路面基层结构:基层为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石灰(水泥)稳定土。现就邢临高速公路连接线L3合同段二灰稳定碎石施工案例进行概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前言 邳州地区早期的公路工程普遍采用石灰土或二灰土作为底基层.这类半刚性材料能够形成良好的板体,有利于就地取材。邳州东南绕越公路S1标土质为粉砂土,采用石灰稳定土效果并不好.基层成型情况不好、无侧限抗压强度达不到规范要求,而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等其它半刚性材料作为底基层将大大提高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8.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基层结构具有水稳定性,板体性强,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增长快,且结合料中的石灰对延迟施工时间,降低工程造价有独到之处。介绍了综合稳定土的室内试验及配合比设计,人工施工,探讨了综合稳定土延迟时间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生石灰、水泥稳定土作为路面底基层材料的优缺点,通过试验确定应采取的施工对策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川中地区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和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基层 (底基层 )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和强度增长规律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适合于川中地区土质的三种稳定土基层 (底基层 )材料组成及材料设计参数值  相似文献   

11.
路面基层作为面层下的承重结构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常用的路面基层包含石灰稳定土基层、水泥稳定土基层、二灰稳定土基层、级配碎石基层等等。而二灰稳定土由于具有较高的路面承载能力且相对较为经济而经常被用作中、低交通量道路的路面基层或底基层。  相似文献   

12.
二灰土就是指用石灰和粉煤灰作为稳定剂来稳定土,以形成水硬性和氧硬性的加固材料,通常用来做路面底基层。因其板体性好,后期强度高,造价低廉,不易产生裂缝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高速公路上做路面承重的底基层,已逐渐代替石灰稳定土底基层。  相似文献   

13.
常用的稳定土结合料普遍存在施工时不易拌合均匀、早期强度增长慢等问题.通过应用双电层理论,减薄双电层厚度,降低ξ电势,GHJ液体结合料,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同时,分析了GHJ液体及固体结合料稳定土的强度形成机理,并对GHJ稳定土和石灰稳定土的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水稳定性、冻融稳定性、低温收缩性和抗压回弹模量等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HJ结合料稳定土可以改善路面基层使用品质,延长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半刚性混合料,适宜做高等级公路的路面基层.  相似文献   

14.
使用塑性指数小于12的低液限粉土作为高等级公路底基层材料,通过实验选用石灰、粉煤灰、水泥综合稳定土,工程造价低,且强度能满足要求。该方法对于无更好土源情况的苏北地区有较大帮助,为修建高等级公路底基层提供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影响石灰稳定土基层强度的因素,以及石灰土基层的应用,提出了石灰稳定土基层缩裂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石灰稳定土基层的主要优点是成本低、承载力好以及施工方便,是目前各级道路基层施工的主要类型之一。使用石灰稳定土基层作为路面基层,对于提高路面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增加道路的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阐述了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石灰稳定土基层强度的影响因素以及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7.
底基层原设计为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而沿线土场土质多为高液限粘土,在施工中不能达到设计强度要求,经探索试验,掺加部分粒料,强度能达到设计强度要求,保证了底基层的强度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生石灰、水泥稳定土路面底基层的施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石灰、水泥稳定土作为路面底基层材料的优缺点,通过试验确定应采取的施工对策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等级公路建设已广泛采用二灰稳定碎石半刚性路面基层结构。较普遍的是半刚性路面基层结构:基层为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石灰(水泥)稳定土。现就邢临高速公路连接线L3合同段二灰稳定碎石施工案例进行概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沈阳市普通公路水泥稳定类基层材料的室内对比试验,阐述水泥质量、水泥剂量对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