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王世成  纪伟  张琛  董雨明 《公路》2021,66(12):362-367
为研究石墨烯材料对橡胶沥青的复合改性在抗油蚀性能方面的影响效果,在制备了不同石墨烯掺量的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掺量石墨烯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分别设计、并进行抗油蚀试验,采用质量损失、油蚀比以及油蚀残留稳定度等为指标,对其抗油蚀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掺加石墨烯进行复合改性可有效改善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抵抗燃料油侵蚀破坏的能力,其中石墨烯复合改性沥青经过油蚀的平均质量损失仅为普通橡胶沥青的20%左右、油蚀比也显著降低,而石墨烯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经过油蚀试验其油蚀残留稳定度也较橡胶沥青提高18%左右,进而提高路面路用性能,延长道路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合料抗油浸蚀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广东地区较常采用的SMA16或AK16A抗滑层混合材料类型,分析不同改性沥青对沥青改性前后混合料的抗油浸蚀能力,并以“油蚀系数”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油浸蚀能力,油蚀系数越大,抗油浸蚀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3.
橡胶沥青低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国外橡胶沥青使用经验,分析湿拌法橡胶沥青的反应机理,发现橡胶粉与沥青之间的反应既有物理反应也有化学反应,这样的反应过程是有利于提高沥青低温性能的。通过SHRP指标试验对橡胶沥青的低温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SBS改性沥青和70号基质沥青相比,橡胶沥青具有更好的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4.
陈肯  袁继昂  章永超 《上海公路》2013,(1):59-60,72,14
公路上燃油汽车漏油情况时有发生,造成沥青路面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沥青路面性能。对沥青混合料试件表面涂刷柴油和机油的方式模拟油蚀过程,采用马歇尔试验及车辙试验,测试并分析了油蚀过程对沥青混合料试件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蚀过程将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马歇尔稳定度和动稳定度,降幅与油蚀时间成正比;柴油油蚀对沥青混合料稳定度降低的影响大于机油油蚀的影响;与SMA-13混合料相比,AK-13A混合料的抗油蚀能力更低。  相似文献   

5.
紫外线吸收抗老化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纳米TiO2粉体作为紫外线吸收抗老化剂,研究TiO2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改善。采用旋转薄膜加热试验模拟沥青短期热老化性能,用自行研发的紫外线老化环境箱,加速模拟沥青在自然环境下受紫外线照射老化的过程,对比分析了老化前后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结果表明:老化后改性沥青的针人度、软化点和低温延度比基质沥青有较大的提高;浸水马歇尔试验得出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比基质沥青混合料提高了8%;紫外线老化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比基质沥青提高了32%,马歇尔模数提高了31%,所以说明纳米TiO2对紫外线具有强吸收作用,能够有效地增强沥青抗紫外线光老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沥青类型对紫外光老化后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的影响,分别选取AH70#基质沥青、SK90#基质沥青和改性SBS I-C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试验,分析不同沥青类型对紫外光老化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与基质沥青混合料相比,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抗紫外光老化性能,在强紫外光辐射地区,应优先选用改性沥青作为沥青路面结合料;对不同标号的基质沥青,高标号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受紫外光老化影响更大,而低标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劈裂强度受紫外光老化影响更大;AH70#AC—13N1型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高温抗紫外光老化性能,SK90#AC-13 N1型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低温抗紫外光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公路》2021,66(7):63-69
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半圆弯拉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等,考察了纤维类型和埋深与沥青的黏结作用,并分析了玻璃纤维掺量对基质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性能、中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纤维与基质沥青/改性沥青的黏结强度高于玄武岩纤维和钢纤维,且改性沥青与纤维的黏结效果优于基质沥青。相同玻璃纤维掺量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马歇尔模数、破坏拉伸应变、劈裂抗拉强度、断裂能、层底抗拉强度和层底抗拉应变都要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流值和破坏劲度模量都小于基质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混合料有相较基质沥青混合料更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抵抗变形能力和中温抗裂性能。适量玻璃纤维的掺加有利于提高基质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玻璃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于玻璃纤维-基质沥青混合料。玻璃纤维掺量为0.30%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最佳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脱油沥青在道路工程中运用的可行性,以脱油沥青改性沥青、脱油沥青复合改性沥青及混合料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脱油沥青种类及掺量、制备方式和SBS掺量对改性沥青常规性能的影响,评价了脱油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分析了其技术经济性。试验结果表明:脱油沥青的掺入对沥青的常规性能影响较大,提高了沥青的高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降低了低温延性;脱油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良好,高温稳定性优异。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废轮胎热解炭黑(TPCB)改性沥青抗紫外老化性能,制备TPCB改性沥青,对基质沥青和TPCB改性沥青进行不同时段的紫外老化试验。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试验对比研究两种沥青表面的微观变化和表面粗糙度。通过沥青性能试验检验了两种沥青紫外老化前后延度、软化点、针入度变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TPCB改性沥青三维表观形貌图降低高度比基质沥青小,在各时间段的表面粗糙度比基质沥青大;紫外老化前后TPCB改性沥青性能变化值比基质沥青小。与基质沥青相比,TPCB改性沥青具有更好的抗紫外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70号基质沥青中添加不同的改性剂来得到高模量改性沥青,进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各改性剂的掺量,得出掺加20%湖沥青+6%PE+20%岩沥青+2%SBS的高模量改性沥青满足性能要求;对AH-50、SBS改性沥青、高模量(HM)改性沥青进行SHRP性能比较试验,通过比较可得HM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合料抗柴油浸蚀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家主 《公路》2012,(7):229-232
成型3种不同沥青的混合料马歇尔试件,进行柴油浸泡试验,试验过程中观察试件的外观变化,测定各组试件的质量和稳定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掺改性添加剂MPE的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最强,24h后试件沥青膜保持完好,质量损失小于0.5%,马歇尔稳定度大于8kN,SBS改性沥青与普通70号沥青抗油性较差,24h后表面沥青膜基本剥落,质量损失约5%,稳定度均小于8kN。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分析橡胶粉加入对基质沥青化学组分及宏观指标的影响,进行了橡胶粉改性沥青四组分试验,并对基质沥青宏观指标与橡胶改性沥青宏观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橡胶粉对沥青的改性机理与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橡胶粉能有效提高基质沥青的各方面性能,对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是近年来中国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采用20号沥青及法国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进行了HMAC-20C及HMAC-20F两种级配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对两种混合料的车辙敏感性、动态模量及疲劳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模量及疲劳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级配20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及抗车辙性能优异、抗疲劳性能优良、动态模量均显著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对而言HMAC-20C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表明沥青种类对混合料的模量及疲劳性能均有显著影响,而级配对模量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胶浆高温动态流变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价不同掺量的布敦岩沥青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采用先进的动态剪切流变仪Advanced Rheometer(AR)对岩沥青改性沥青胶浆的高温动态流变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评价指标有相位角、储能模量、车辙因子和动粘度等。研究发现岩沥青改性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明显优于基质沥青;车辙因子和动粘度指标显示岩沥青改性沥青胶浆具有与SBS改性沥青胶浆相当的抗车辙性能,但是,其温度敏感性高于SBS改性沥青胶浆;岩沥青掺量对胶浆性能影响较明显,岩沥青与基质沥青质量比达到1∶1时,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可以满足路面使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孙长新  李明国  牛晓霞  李豁  马健萍 《公路》2004,(10):136-142
高聚物化学网构改性沥青是在沥青中通过活性剂使分散在沥青中的高聚物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使高聚物分子链之间以化学键的形式形成强有力的三维空间网状结构.沥青与高聚物改性剂组成一个互穿网络相结构的混合物。本文选用AH-70号普通沥青、以其为基质沥青生产的两种SBS改性沥青(SBS材料品种不同)、PE改性沥青、化学网构改性沥青和国外某改性沥青等6种沥青,以及AK16、SMA16两种沥青混合料进行系统室内试验对比研究.考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研究表明.高聚物化学网构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疲劳性能、水稳定性能和抗油浸蚀能力等较原普通沥青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且比用同一基质沥青改性的PE改性沥青、两种SBS改性沥青和国外某改性沥青综合性能优越,是适合高等级公路建设需要的一种优良的新型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重复蠕变试验对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随老化程度的变化规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的累积应变随老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小,Gv值随老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大,两种沥青的高温性能都随老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强;SBS改性沥青表现出更好的高温抗变形性能和弹性恢复能力;SBS改性沥青的累积应变和Gv值随老化程度的变化幅度小于基质沥青,表明SBS改性沥青具有更好的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对掺加不同布敦岩沥青的改性沥青,通过试验测定了其常规性能指标,并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其进行温度扫描,研究岩沥青掺量对其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布敦岩沥青的作用在于改善基质沥青的高温性能和耐老化性能、降低温度敏感性,但同时降低了基质沥青的耐低温性能;掺加22%、34%布敦岩沥青的改性沥青的车辙因子比基质沥青分别提高1倍和2倍以上,表明布敦岩沥青可显著改善基质沥青的抗车辙能力;当温度低于64℃时,掺34%布敦岩沥青的改性沥青的抗车辙性能优于SBS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18.
湖沥青属天然沥青,将其按一定比例掺入基质沥青即为湖沥青改性沥青。为研究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不同掺量条件下湖沥青改性沥青的基本技术指标;利用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了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并与掺加5%SBS的改性沥青及其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湖沥青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相当,均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结合具体工程,确定湖沥青的最佳掺量为25%。  相似文献   

19.
以长期老化后的冻融循环试验强度比(L-TCSRn)为指标.对掺加消石灰与抗剥落剂两种添加剂的基质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分析指出抗剥落剂与改性沥青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长期性能并没有显著的提高作用,而消石灰添加剂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结论对沥青混合料添加剂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基质沥青,通过比较“基质沥青十湖沥青”和“基质沥青十灰分”的各项性能,间接研究湖沥青中地沥青对沥青胶浆高温性能的影响;测试了4种沥青胶浆在4种不同粉胶比下的动态剪切试验(DSR).在综合分析各种沥青胶浆的试验结果上,提出了湖沥青改性沥青中湖沥青含量与车辙因子G*/sinδ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