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刊讯3月24日上午,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换乘大厅云集了众多手持DV的摄像爱好者。由市文明办和上海地铁主办,为期3个月的"地铁文明随手拍"原创公益视频大赛在此拉开帷幕。大赛主题为"地铁文明引领城市文明",希望通过摄  相似文献   

2.
国内资讯     
长沙地铁3号线获批;石家庄地铁3号线获批;杭州地铁二期规划获批;成都地铁2号线西延线开通试运营;都江堰地铁1号线开通;上海地铁11号线北段二期进入全面跑图试运行阶段;天津地铁5、6号线全面开工建设;武汉地铁2号线将南延10km;昆明地铁采用开式通风系统;青岛跨海地铁2014年开建;北京率先实现刷手机乘地铁公交;国内首座明挖无柱拱形地铁车站主体封顶;杭州地铁2号线东南段全线"洞通"。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铁将于2012年3月首次推出地铁"三日票",乘客持有该票72h内可任意乘坐地铁,票价每张45元。这是继"一日票"之后,上海地铁推出的又一新票种。"三日票"最适合来沪旅游、出差、会务等人士使用,  相似文献   

4.
结合上海近20年来地铁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上海地铁与世博会的关系,并从世博保障角度出发,根据世博期间地铁客流的特征和出行需求,重点对运力配置、安全保障、客运组织3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保障上海轨道交通在世博期间能够"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营服务。  相似文献   

5.
2013年4月8日,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携手上海中铁通信信号测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通号")在上海成功举办了"2013上海通号—华为地铁传送解决方案研讨会".数十位地铁传送技术专家与设计院专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正是以"构建安全、高效的传送承载网络"为主题,邀请行业专家对地铁传送承载网面临的挑战、技术发展和解决方案进行深入的研讨,并现场体验上海通号主导的华为MSTP软硬管道传送承载解决方案测试成果,共谋地铁传送承载网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6.
<正>2009年1月8日,由湖南省科技厅在株洲主持召开了"120km/h速度等级B型地铁ZMA120型转向架"项目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会议聘请了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上海地铁运营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的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中外朋友来到2010上海世博园,分别参观了分布在黄浦江两岸的A、B、C、K、E、五个馆区;在我看来,上海世博会还有第六个馆区,这就是延伸至世博园外的"上海地铁馆"和"中国铁路馆".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市民日常最重要的出行方式,地铁已经成为上海这座特大型都市名副其实的"城市动脉"。2015年,上海地铁再度发力,迎来建设"大年"。2015年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在建项目128 km,新开工项目88 km;而随着11号线迪士尼段、12号及13号线部分车站的开通运营,至年底将新增40 km运营里程。展望"十三五",上海地铁的未来发展令人期待。2018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4月26日,"2018—2019最美地铁站评选"入围作品展开幕式暨颁奖典礼在上海美术学院南院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装饰》杂志、《公共艺术》杂志和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主办。获"十大最美地铁站奖"名单是:广州地铁南沙客运港站、青岛地铁李村站、深圳地铁皇岗口岸站、上海地铁13号线标准站系列、青岛地铁太平角公园站、长春地铁兴隆堡站、上海地铁金吉路站、北京地铁珠市口站、上海地铁迪士尼站、广东时代美术馆有轨电  相似文献   

10.
石礼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3):后插1-后插8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上海就已经酝酿修建地铁了,当时还有备战的需要,就是要"深挖洞". 1956年,上海市编制了初步的地铁规划. 1958年,上海成立了地下铁道筹建处. 1960年,上海又成立了隧道工程局,负责地铁和黄浦江越江隧道建设. 1985年,市政工程局成立地铁公司,负责筹建地铁1号线的前期工作. 1986年,我...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上海地铁的故障较为频繁,除轨道交通网络庞大以及高负荷运行等因素外,大批年轻员工应急处置经验也存在不足。12月20日,国内第一个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在上海建成启用,今后地铁所有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更加严格高效的实地培训。12月20日上午9点半,上海地铁首辆实训专用"教练"列车在轨道交通2号线原张江高科站缓缓启动,驶往基地的另一头"龙阳路基地",整个实训基地的线路总长1.6km,配备有一个模拟车站和一辆实体列车。培训项目涵盖了列车驾驶员、行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7月7日,由上海交通运输研究中心与智慧地铁联盟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智慧地铁首席信息官总工程师国际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汇聚了国内外知名地铁运营商、轨道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商、行业协会专家等,共同探讨智慧、高效、安全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发掘市场潜力,增强国际交流合作。比亚迪通信信号有限公司总经理及华东区总经理等受邀出席。大数据时代下,智能化、数据化、平台化成为轨道交通行业升级趋势。各大地铁公司纷纷以"互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城市未来轨道线网建设资金需求,形成地铁"土地储备-增值收益-上市融资-轨道建设"的良性循环,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对地铁沿线土地储备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通过分析项目管理在地铁沿线土地储备业务中的应用,明确项目管理中各类机构定位,理顺工作流程,通过规范计划管理,考核机制、收益管理和协调机制,有序推进地铁沿线土地储备业务。  相似文献   

14.
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大运会等国际盛事是近几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助推器。"北上广深"4城市的地铁运营率先进入了网络化时代。适逢笔者在广州出差,应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何麟副总经理和运营事业总部蔡昌俊总经理的邀请,6月20日我学习考察了广州地铁并随访了广州地铁运营事业总部。  相似文献   

15.
紧邻地铁区间隧道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区的深基坑工程经常紧邻正在运营的地铁区间隧道,深基坑开挖需确保邻近地铁区间隧道严格的变形保护要求,基坑工程设计由强度控制转变为变形控制。结合上海典型软土地层中紧邻地铁区间隧道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成功实践,总结相关设计方法和措施,给类似深基坑工程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针对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盾构区间隧道附加变形<20 mm的严格保护要求,在紧邻上海地铁2号线区间隧道的南京西路1 788地块基坑工程中,采用中间设置临时隔断地下连续墙将基坑一分为二、"分区顺作"的设计方法,并采取了数值模拟分析和专项保护措施,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基坑工程和区间隧道进行了详尽的基坑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基坑本身安全、对邻近地铁区间隧道的影响都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张依群 《西铁科技》2007,(1):F0003-F0003
2006年12月8日,由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技委主持,对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上海申通集团有限公司明珠二期项目公司、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安铁路局科研所共同研制的"上海地铁四号线隧道内接触网液压补偿装置"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7.
《铁道建筑技术》2009,(9):I0009-I0010
铁一院已先后进入10多个城市地铁轻轨的设计、咨询和监理市场,担任西安地铁2号线、西安地铁1号线、重庆地铁6号线等项目的总体总包单位;承揽了广佛线、广州地铁5号线、广州地铁6号线等共计100多km的总体咨询工作;完成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地铁80余座车站及区间、车辆段、通信、供电、轨道等设计工作,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移动支付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应用,既考验着各地轨道交通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综合管理能力,更挑战着国有企业感应市场变革、回应民生需求的现实能力。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福州、厦门等城市的地铁都已实现移动支付。调研发现,地铁移动支付主要有手机购票与手机过闸两种技术形式;业主主导、商业巨头主导与新领域企业主导3种商业合作模式。经多轮实地考察,南京地铁移动支付选择"二维码过闸"与"NFC过闸"相结合的技术方案。该方案是南京地铁根据自身条件,勇于创新变革,确保乘客安全而做出的战略选择。为了更好地在地铁交通领域实现移动支付,提出6点战略性思考:确保票务与客流信息的主动权;探索实施公私合作(PPP);注重地铁公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新;有效使用大数据信息并控制风险;主动适应技术创新常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19.
<正>举办系列庆祝活动5月28日,庆祝上海地铁运营30周年系列活动在梅陇基地举行,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白廷辉,市交通委副主任刘斌,市委主题教育第二十一巡回指导组副组长李竹影,申通地铁集团领导班子、监事会主席、外部董事,上海地铁老领导老专家,上海轨道公安总队、消防支队领导,以及合作单位领导、地铁职工代表等参加活动。30年前,1993年5月28日,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市政工程之一——地铁1号线南段(锦江乐园站——徐家汇站)通车,上海人民地铁梦圆。在当年的地铁梅陇基地围墙上,“人民地铁人民建,为民之举靠人民”的标语赫然醒目。  相似文献   

20.
上海地铁车辆采用了直流斩波调速和三相交流异步传动技术、大型中空挤压铝型材焊接的整体承载车体、无摇枕轻型转向架及微机控制、诊断和显示系统。文章简要介绍了上海地铁一号线车辆和二号线车辆的技术特点,展示了上海地铁车辆技术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