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针对地铁盾构施工方案,从工期、造价、环境、工程机械投入等方面进行因素分析,采用专家打分法确立模糊矩阵、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地铁某标段盾构施工筹划各方案进行优选,最终确定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客流对北京地铁的冲击使车站负荷强度不断增大,车站日常运营存在安全隐患,地铁系统逐渐呈现出脆弱性。地铁脆弱性表现为暴露度、易感度和适应度。鉴于地铁脆弱性体系具有层级性、定性定量结合性、多专家决策性、指标灰性等特点,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灰色理论、模糊综合评价以及多专家决策理论,构建群体灰色层次模糊评价法(GGAHP)。基于指标体系评价法,根据现场考察、专家座谈等方式完成大客流扰动对北京地铁安全运营的影响因素识别,通过模糊德尔菲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地铁客流压力较大的典型车站进行脆弱性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3.
地铁是城市中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的大容量快速交通工具,也是城市的现代化标志之一.然而,地铁自出现之日起,就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其中最主要的隐患就是火灾.通过对地铁火灾应急调度系统的分析.利用AHP方法将应急调度系统分为4个层次15个指标,提出系统层次分析结构,并利用该方法对层次分析结构进行定量计算.根据计算出的权重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地铁火灾应急调度的最优化管理办法.实践表明,基于AHP的地铁火灾应急调度方案能够获得更科学的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铁车辆下线故障因素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特点,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地铁车辆下线风险进行评价,通过算例来验证所提方法的实用性,为管理决策者提供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风险评估对于铁路隧道工程的建设和项目选线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铁路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在可行性阶段对应的风险类别与风险因素,建立基于AHP法的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体系以及相应的隧道风险等级定量评判标准。模型根据专家对各风险类别和风险因素相对发生概率的定性评判,通过AHP法计算得到各风险类别和风险因素在整个风险评估体系中发生的相对概率,并将风险事件发生后果等级赋予相应的风险分值。最终结合得到的概率与风险分值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得到隧道综合风险评估分值和其对应的风险等级,从而对铁路隧道工程风险进行综合、定量、直观的评估。将A隧道运用该体系进行分析评价,得到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综合风险评估值为4. 774,风险等级为中度。  相似文献   

6.
地铁区间暗挖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站场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基于风险分析理论、数值模拟方法对地铁区间下穿既有铁路站场安全风险定量评价和专项设计技术进行研究。以大连地铁2号线南南区间下穿哈大客运专线站场为工程依托,提出综合利用专家调查、层次分析和模糊评判法对工程进行安全风险的初评和复评,在评估中采用数值模拟针对主要风险源进行量化分析,对潜在风险较大的影响因素根据计算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应对措施加以控制。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定性评价与定量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提高风险评估的可靠性和设计方案的针对性、有效性,达到有效控制工程建设风险、减少安全事故发生、降低工程经济损失和避免人员伤亡等目的。  相似文献   

7.
提出火灾时人员疏散评价指标-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利用火灾动态模拟器(FDS)软件建立广州地铁3号线B型车前3节车厢全尺寸比例火灾仿真模型,对仿真结果进行烟气蔓延特性分析。根据实验单一变量原则,在车厢不同区域设置3类典型火源,对比其烟气蔓延特性,求解可用安全疏散时间。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火源燃烧对于静止地铁车厢的烟气蔓延特性有一定影响,相同火源功率条件下地铁车厢中部发生火灾的危险性比车厢端部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大。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公路建设项目综合评价方法,分别通过评价语言变量和权重语言变量将评价指标体系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及权重全部转化为三角形模糊数,克服了定性与定量评价指标不具可比性的缺点;基于最优度概念,将权重模糊评价矩阵转化成模糊单一评价矩阵,避免传统模糊数之间比较的复杂性和不精确性;考虑到评价者在模糊评价环境下对风险的态度,将乐观系数引入评价过程;采用TOPSIS方法计算出评价方案的综合评价分数并进行排序。实例研究结果与主成分分析法的结果一致,表明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定量与定性指标综合分析的工程项目评标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工程项目的评标中,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来确定定性指标的得分,通过建立隶属度函数来确定定量指标的得分,从而,结合模糊综合评判与隶属度函数模型,示例一个工程项目的评标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控制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预防、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以盾构隧道人员进仓作业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方法对其主要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该法能较好地解决实践中难以对评价对象进行量化评价的矛盾,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地铁火灾特点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历次地铁火灾的发生日期与地点、起因及伤亡情况进行了统计,并按地铁火灾起因的人为因素和系统故障因素分别统计了不同时期地铁火灾的起因类型和次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铁火灾的几大发生特点,并提出了地铁火灾防治的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地铁施工灾害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真实、全面地反映系统运作信息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保证预警效果的关键.从"人-机-环境信息-管理"出发,结合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实际,建立地铁施工灾害预警指标体系,并选取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基坑开挖阶段预警指标进行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13.
侯团增 《都市快轨交通》2015,28(2):121--125
针对地铁线路的快速发展,提出依托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控制中心(NOCC)系统的网络信息资源构建地铁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构建城市地铁火灾报警系统(FAS)的信息网络,实现监控全市地铁FAS的实时运行状态,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地铁FAS深度集成的自动化管理;通过NOCC系统的网络信息资源,使地铁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功能更全面、更合理,系统造价更低,适应城市地铁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战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安全性能是地铁运营的重要保障。为了科学地评价地铁安全综合性能,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本文构建了地铁安全性能的指标体系及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供各城市地铁建设、运营管理部门参考。研究结论:以某地铁为研究对象,对本文所构建的地铁安全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应用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铁安全的综合性能为"安全",本文所构建的地铁安全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有利于及时发现地铁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客流冲击对北京地铁网络化运营安全的影响日益突出。通过统计分析北京地铁各线路日常运营的客流量数据,总结北京地铁运营网络的客流规律和大客流冲击地铁线网结构产生的运营风险特点。结合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构建地铁网络化运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证研究部分以北京地铁客流量较大的1号线为评价对象,计算该条线路上22个车站的风险值,风险值大小能够反映出不同站点对地铁网络化运营风险大小的影响程度。其中国贸站、大望路站风险值达到0.7以上(属于高风险),需要作为运营风险管理的关键站点,以期为今后进行地铁网络化运营关键站点风险管控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地铁隧道的特殊环境给火灾探测装置选型带来很多困难,光纤测温系统的出现为解决地铁隧道火灾探测器的设置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分析地铁隧道火灾的原因、特点,针对地铁隧道的环境特点,对火灾探测器的功能、作用和选型进行分析,给出地铁隧道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17.
研究和分析轨道交通消防给水系统在不同阶段消防规范下的方案特点、新旧规范的差异和演变过程,对不同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案例比较分析与研究,总结出每个阶段地铁车站消防系统的方案特点。按有无消防稳压设备的方案差别,分析如何实现自动启泵,在设消防水池吸水加压和市政直抽两种水源条件下分析如何确定压力开关动作值。提出地铁车站消防系统的优化方案,不断调整设计思路,结合现场调试操作经验,找到符合地铁特点的消防方案,提高地铁运营的消防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以综合交通枢纽中的地铁车站安全为研究目标,综合考虑综合交通枢纽中特殊的客流组成和乘客特征,以踩踏、火灾、水灾、公共卫生和大面积滞留5类易发风险事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FTA-BN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其风险因素,建立相应的事故树模型,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风险评价;引入三角模糊数处理专家自然语言,得到贝叶斯网络中的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分布,然后通过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网络推理计算和敏感性分析,找出地铁车站中的薄弱部分,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从而提高枢纽中地铁车站对于紧急事件的应对能力。以广州南站地铁车站为例进行快速评价,结果表明:广州南站在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存在一定危险,发生概率为42.98%,且较易发生大面积滞留事件,可能性为3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