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陇海线郑州至宝鸡提速工程K6 5 0工点曲线改造的工程实践 ,总结既有线提速工程中S曲线的改造设计和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绍清 《中国铁路》2006,(12):10-15
陇海线西宝段作为西部路网惟一的200km/h提速改造工程,使西安铁路局站到了既有线提速改造的先进技术最前沿。西宝段在线路基础、电务设备、牵引供电设备、车辆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开行200km/h动车组的需要。在提速改造工程中,西安铁路局注重引进消化吸收,从线路基础、电务系统、牵引供电系统以及动车组检测设备等方面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为解决开行200km/h动车组条件下的运输组织、调度指挥、车流调整、接发列车、旅客乘降组织,制定了陇海线西宝段提速改造工程的重点推进计划,确保提速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张志 《西铁科技》2000,(3):13-14
本文分析了陇海线郑宝段列车提速对接触网提出的要求,阐述了对该区段接触网进行改造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意见。  相似文献   

4.
目前,郑州铁路局管内陇海线上大部分车站都更换了S700K型双机牵引提速道岔.提速道岔上道之初,由于维修经验不足,道岔卡缺口故障、空转故障频频发生,对铁路运输和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经过长期实践摸索,总结出提速道岔调整与维护的一些要领,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陇海线西宝段第六次提速调图中工务设备改造工作进行回顾,对施工组织措施进行归纳,并在新材料、新技术应用方面进行探索,提出了提速后设备日常养护的具体措施,认为要坚持安全与质量并重的原则,来提高动车组的运行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陇海线第五次提速对接触网结构的新要求,针对郑—洛段隧道内接触网存在的硬点、拉出值变化、接触线偏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7.
介绍陇海线在铁路提速扩能平改立工程中,在引道和桥体下利用桩基和大口井降水等措施改良和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以满足设计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陈宏建 《西铁科技》2000,(4):23-24,22
本文提出对陇海线西安-宝鸡间机车运用现状分析,针对现行交路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应提速后新图机车优化配置方案,以及新方案实施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西铁科技》2007,(1):F0004-F0004
西安铁路局利研所承担了陇海线威阳西至常兴间83.84公里提速区段的路基承载力、压实系数检测工作。本次现场共检测919处路基。其中承载力共计1810组、压实系数共计1734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根据郑徐电化提速需要,陇海商丘站至北东闸间K367+221处,需拆除陇海上行包河桥,然后在原址上新建陇海线复线桥,建成后再将陇海上、下行正线改至包河桥新线上。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是青藏铁路建设全面攻坚年,也是青藏铁路建设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海拔更高、困难更大、任务更重”的严峻考验,广大建设者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攻克“三大难题”,顽强拼搏,艰苦奋战,取得了年度计划超额完成、重点工程进展顺利、越岭施工形成高潮、铺轨架梁成绩显著、质量环保全面创优、  相似文献   

12.
郑西客运专线渭南站位线路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郑西客运专线铁路的技术要求和地处黄土地区的特殊地质问题,结合郑西客运专线设计中确立的一系列专题科研成果,对渭南车站段线路所处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及断裂、滑坡等特殊地质,开展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评价分析,以实际勘察资料为基础,经过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做出较为合理的线路方案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13.
介绍生产力布局调整后我局计量工作面临的一些挑战,对如何调整铁路计量工作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军 《铁道知识》2006,(1):24-25
石太铁路由石家庄至太原,始建于1907年,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虽然多次改建,已建成双线电气化铁路,但在铁路跨越式发燕尾服中能力已饱和,不能适应运量增长的需要,按《中长期铁路风规划》安排,铁道部决定率先修建石太客运专线,于2005年6月11日开工,计划工期4年建成。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全长1110公里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以来,各参建单位按照铁道部 提出的“拼搏奉献,依靠科技,保障健康,爱护环境,争创一流”的要求,克服高寒缺氧等重重困难,夺取了青藏铁路开局之年的全面胜利。 切实做到“三同时”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既是我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又是世界山地生物物种一个重要的起源和分化中心。其生态环境既独特原始又脆弱敏感,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  相似文献   

16.
神奇的天路--青藏铁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24日10时25分,万众目光凝聚在银装素裹的唐古拉山上.帐篷造型的唐古拉车站站台前,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一声令下,南北两架装扮一新的高原新型铺轨机伸出长臂,分别从两个方向把两节长25 m的轨排稳稳落下,青藏铁路在世界铁路海拔最高点--5 072 m铺轨通过,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功跨越"地球第三极",攀上世界铁路之颠.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轮对堆焊修复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俄罗斯近年来机车车辆轮缘磨耗堆焊修复技术的发展情况。通过大量科研工作,使机车车辆轮对耐磨堆焊修复技术在全俄罗斯铁路得到了广泛推广,解决了轮对不足问题,并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项研究获得了1998年度俄罗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相似文献   

18.
银西线引入西安铁路枢纽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对西安铁路枢纽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结合西安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按照"客内货外、客货分线、布局合理、近远结合"的原则,确定银西线引入枢纽方案为与西平铁路并行至乾县车站合场设站后客货分线引入,并重点研究了银西线客车引入西安站方案及动车引入西安北站联络线方案。  相似文献   

19.
铁道车辆减速顶是一种不需要外部能源、能自动控制车辆溜放速度的液压设备,在国内外编组站已得到广泛应用。TB/T2460—2009《铁道车辆减速顶》由TB/T2460—1993《减速顶通用技术条件》、TB/T2774—1997《减速顶测试方法》整合修订而成,并将TB/T2664—1995《减速顶安装、运用、维修》的安装部分纳入其中。介绍修订的原因和主要修订内容,解读TB/T2460—2009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铁道货运》2005,(11):42-43
第一条为加强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