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发动机电脑只有在供电及搭铁良好的前提下,才能正常工作。发动机的供电包括常电源,即从蓄电池有一条线路直接通到发动机电脑,不受点火开关控制;另外还包括受点火开关控制的ON/ST电源,该电源同时给发动机电脑提供点火开关工作状态信号。当发动机缺失常电或者0N/ST电源,发动机都不能打着火,下面给出两个具体的案例。  相似文献   

2.
<正>故障现象:一辆桑塔纳3000型轿车,行驶途中无故自行熄火,且无法重新起动。接到车主电话后,维修站派救援车将故障车拖回。故障诊断与排除:经初步检查,发现起动机运转正常,问题出在发动机。首先用V.A.S5052检测发动机,但检测仪无法与发动机ECU进行通讯。检查保险丝、ECU电源及搭铁、检测仪插头等都正常,说明ECU损坏,由于ECU损坏而导致发动机无法起动。  相似文献   

3.
张俊  吴笑伟 《汽车电器》2012,(4):32-34,37
系统分析电控发动机ECU的电源、搭铁与信号控制电路,并对故障案例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4.
EQ4H 4款功率107kW/118kW/132kW/147kW发动机是东风商用车生产的天锦车型,主配国Ⅲ发动机。EQ4H电控发动机的ECU常通电源(又名主电源)由主电源继电器提供,主继电器受ECU内部的一个延时继电器控制。当接通点火开关,延时继电器闭合后,主继电器闭合,为ECU提供主电源;当断开点火开关,延时继电器在16s后切断主电源。  相似文献   

5.
例一、电源部分的维修一辆桑塔纳轿车,采用M1.5.4燃油喷射系统,控制单元号为330 907 311A,故障现象为无法启动,没有喷油和高压电。由于本车为外地车辆,无法实车测量,首先进行控制单元 (ECU)的模拟测试以判断故障。将控制单元供电,即ECU的 18脚、27脚、37脚供12V电压,2脚接搭铁,连接工作器件。  相似文献   

6.
<正>车型2008款一汽马自达6车(搭载2.0 L发动机)故障现象车辆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突然熄火,重新起动发动机,起动机不运转。故障诊断用故障检测仪(IDS)进行检测,发现发动机控制模块(PCM)无法通信。检查PCM的供电和搭铁,发现PCM的供电熔丝ENGINE(15 A)熔断。用万用表测量PCM的供电线路,未发现供电线路与车身搭铁短路。更换  相似文献   

7.
故障现象:一辆1994款本田雅阁轿车,装备2.2LF22B1发动机,因空调压缩机不工作要求检修。故障诊断:打开空调开关及鼓风机开关,压缩机不工作,冷凝器风扇也不工作。测量压缩机电源端无电压,检测空调继电器正常,而继电器搭铁端无搭铁信号,此信号是由发动机控制模块控制的。当人为给继电器控制端搭铁,压缩机立刻吸合而工作,从而说明问题在控制信号上。压缩机继电器受控于发动机控制模块A15脚搭铁,而发动机控制模块A15脚又受控于发动机控制模块B5脚搭铁。B5脚与地之间串联有4个开关:鼓风机开关、空调开关、温控开关及压力开关,而风扇继电器的控…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ECU线束连接器:针脚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4143454749515355575961636567697173连接点点火开关控制(电源)车速信号传感器5V标准电源搭铁线未使用未使用诊断通信未使用未使用蓄电池电源( 12V)未使用5V标准电源搭铁线未使用未使用进气歧管温度传感器未使用发  相似文献   

9.
88汽车维修技师·2009年第1期◆发动机控制单元端子端子说明ECM搭铁动力级搭铁蓄电池电源点火线圈控制输出1、4点火线圈控制输出2、3CAN LOWCAN HIGHHO2S加热器(传感器1)HO2S加热器(传感器2)爆震传感器输入CVVT机油控制阀输出未连接未连接主继电器之后电源未连接未连接轮速传感  相似文献   

10.
<正>故障现象一辆宝马535i车(F10),累计行驶里程约为3.2万km,驾驶人反映发动机冷起动后冷却风扇会高速运转约2 min,发动机运转正常,且组合仪表显示正常。故障诊断用ISTA/D检测,发动机控制单元(DME)中存储的故障信息为"1A2002电气风扇,控制对地短路"。由图1可知,冷却风扇模块端子2为供电端子,端子1为搭铁端子,端子4为控制端子,DME通过占空比信号(7%~93%)控制冷却风扇的运转及转速。接通点火开关,测量冷却风扇模块端子2的供电情况及端子1的搭铁情况,均正常;测量端子4上的电压,为1 V左右,也正常。为保险起见,重点检查了冷却风扇模块与DME间冷却风扇控制线的导通性及对搭铁和电源的短路情况,均正常。正常情况下,冷却风扇高速运转的触发条件一般有3个方面: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过高;自动变速器油温度过高;空  相似文献   

11.
根据高速公路小功率用电设备的供电要求,分析使用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供电电源的实际案例,同时提出一些完善和推广应用太阳能和风能供电系统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再生制动技术可以有效回收车辆制动能量,是提高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重要途径,超级电容具有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的特点,利用蓄电池-超级电容组成的复合电源作为电动汽车的储能装置可以改善电池工作状态,提高电池寿命及可靠性,并提高能量回收率。目前使用复合电源(蓄电池-超级电容)进行再生制动的电动汽车多采用并联形式,针对此类状况,基于无源串联复合电源结构设计其再生制动系统,其主要由电机、超级电容组、整流桥和控制器组成。在控制策略上,采用电压反馈恒定电流制动方式,基于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在制动过程中根据电动汽车车速与超级电容端电压实时调节PWM的占空比以实现目标制动电流恒定。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建立再生制动系统仿真模型,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并利用某电动汽车对所设计系统进行滑行、制动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有源并联式复合电源,该系统不需要DC/DC转换器,结构及控制简单,该系统能够较好地实现制动能量回收,所采用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实现恒电流制动,电制动减速度稳定,同时具有较高的能量回收率。  相似文献   

13.
车用增压柴油机最佳供油提前角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常规性能试验、排放测试和缸内燃烧过程分析,揭示了增压柴油机的特点,综合考虑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噪声和可靠性,确定了增压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   

14.
针对政道路改扩建工程中,多搅拌站供料和多工地同时施工的现象,在确保机械化施工连续性的条件下,利用优化算法确定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各搅拌的最佳供给量,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安排生产,调度运输车辆,轴时以施工实例给出具体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高温环境下电源系统的综合效率,通过分析电动汽车热管理和能耗模型,提出一种考虑电池热管理的复合电源电动汽车功率分配控制策略,并在CATC、NEDC工况下分别与单一电源电动汽车和采用常规策略的复合电源电动汽车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电源,采用复合电源方案的电动汽车电源系统能量回馈提升3.6%以上,综合能耗降低3.3%以上,电池最终温度下降3.51℃以上;相对于采用常规策略的复合电源电动汽车,考虑电池热管理的复合电源功率分配控制策略提升超级电容参与度,使复合电源系统能量回馈提升1.8%左右,综合能耗降低1.2%左右,电池最终温度降低1.25℃左右,从而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一种功率变换器输出的控制方案,该变换器可用于柴油军用车辆的电源系统。电源系统的输出由一个三相四桥臂电压型变换器和正弦波滤波器组成,运用新的控制方案,电源系统可以在任何负载条件下产生三相对称的正弦波输出电压,而波形失真却很小。变换器性能的优劣通过额定功率为18kVA的样品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7.
控制系统对电源车供电品质起关键作用,本文设计了基于AVR单片机的新型电源车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并分析了控制系统各硬件组成部分,实践证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和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自行火炮发电机不向蓄电池充电是自行火炮供电系统的常见故障,从该故障案例入手,详细介绍了自行火炮供电系统的工作过程,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详细的故障排除流程。对分析和排除自行火炮供电系统其它故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嘉兴市石臼漾水厂是市区的主要供水单位,因此,保护好其供水水源尤为重要,防治水源污染关系着市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该文通过对石臼漾水厂供水水源现状的分析,介绍了石臼漾水厂双水源工程的规划、布置及实施情况,提出在平原河网建设双水源工程的思路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颗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燃烧器内的流场分布对气流组织及油气混合有重要影响,而供风形式是燃烧器内流场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为了在燃烧室内形成稳定持续的回流,促进油气混合进程,分别采用双矩形口切向供风和直片式轴向旋流器供风两种供气形式,设计等入口截面面积的两种供风系统结构,并在相同发动机排气和补气条件下对燃烧器冷流场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供风形式均能形成可回流到油气混合室端面的中心回流区,轴向旋流器供风时的中心回流区的长度、最大回流速度、突扩位置的重附着区长度分别比双矩形口切向供风时大8.11%,5.63%和9.59%,且轴向旋流器供风时的湍动能大于双矩形口切向供风.对比结果显示,利用轴向旋流器供风更有利于促进混合过程的进行,对气流的组织更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