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为明确NO_2对红血球膜的影响和找到解释作用机理的头绪,进行了大鼠暴露NO_2红血球膜酶和糖质的研究。方法:选用13~16周龄Wister-JCL系的雄性大鼠于浓度4.0士0.08ppm的NO_2环境中连续暴露10天,用Dodge法制备红血球膜,红血球唾液酸和己糖是在各自加入0.1N硫酸(80℃1小时)以及4N盐酸(80℃4小时),进行加水分解游离  相似文献   

2.
NO_2进入机体时不仅肺功能而且循环功能也受到影响,为研究大鼠暴露NO_2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进行了心率和呼吸数变化的研究。方法:选择13~16周龄Wistar系的雄性大鼠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利用健康的雄性大白鼠暴露在 NO_2平均浓度2.9PPM(±0.71SD),每天暴露24小时,每周五天,连续中毒九个月。发现暴露 NO_2的动物残留气指数(残留气/最大肺容积)明显增加(对照:0.320±0.004,NO_2:3.76±0.05,P<0.05);湿肺重量系数(肺 gm/体重 Kg)增加12.7%(对照:3.31±0.068,NO_2:3.73±0.131,P<0.05);肺类脂质(类脂质 mg/湿肺 gm)明显减少8.7%(对照:40.72±0.703,NO_2:37.19±,0.556,P<0.05)和磷脂质的饱和脂肪酸的总量百分率显著减少,这个减少主要是软脂酸盐的减少;最小表面张力(对照:3.4±0.76,NO_2;17.7±1.84,P<0.05)和最大表面张力  相似文献   

4.
选用Wister系雄性大鼠,6周龄,每组6只共4组。第1组:NO_2浓度4ppm,染毒24h;第2组:NO_2浓度4ppm,染毒14天;第3组:NO_2浓度4ppm,染毒30天;第4组(对照组)。每日在暴露装置中央发生NO_2,用检知管测定NO_2,然后,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校正。以Hogeboom法分离出微粒体,以Lowry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然后,用Omura和Sato法测定细胞色素P-450含量,Wills法测定氨基匹林和苯  相似文献   

5.
关于氮氧化合物吸入体内的动态变化,用稳定的放射性同位素~(15)N研究了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和排泄过程等。为评价氮氧化合物对机体的影响,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吸入的氮氧化合物的化学种类以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报道暴露NO_2小鼠血液中NO_2~-、NO_3~-含量的测定以及在试管内进行NO_2~-、NO_3~-的附加试验。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NO_2暴露对肺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了呼吸系以及糖分解系酶活性的变化。方法:选择48~50周龄Wistar—JCL系雄性大鼠于NO_2浓度4.04±0.08ppm的环境中连续暴露十天,接着放血,并从心脏注入生理盐水,环流肺盾,取出肺用0.25克分子浓度蔗糖—10毫克分子浓度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pH7.4)于匀浆  相似文献   

7.
大气污染使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然而SO_2,NO、NO_2、O_3等本身非抗原物质。本文用动物实验研究NO或NO_2加上白蛋白附加暴露时对呼吸的影响。使用雄性200克左右的豚鼠随机分成三组:NO或NO_2暴露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豚鼠。NO来自液态NO加热至35℃使成气体,用氮气稀释。NO和NO_2平均浓度分别为5.02ppm(4.40~5.65ppm)和5.00(4.20~6.20)ppm。白蛋白喷雾液为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NO_2急性暴露对由绵羊红血球引起的小鼠初次体液抗体应答的影响。作者用BALB/C小鼠,6—9周龄,急性暴露5ppm、20ppm和40ppm的NO_2各12小时后,只有40ppm组动物有死亡,死亡率为7.8%(38只死亡3只)。20ppm、5ppm组动物均无死亡。40ppm暴露1、2天后,体重明显下降,4天后恢复到原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人血暴露于不同浓度的NO_2后,生成高铁血红蛋白(MHb)的定量关系。作者应用Evelyn-Malloy方法测定MHb。人血暴露于含有45或11ppmNO_2、5.5%CO_2和21%O_2的混合气中15分钟至6小时,观察MHb的形成量。实验结果表明,人血暴露于45ppmNO_2中1小时,50%Hb被氧化为MHb,而余下的50%Hb约在5小时内被氧化。人血暴露于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十年中,大气污染物NO_2的浓度有增高的趋势。尽管对NO_2在动物模型和人体肺脏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观察,但目前有关人体吸入NO_2后生化方面影响的报道却相当少。作者对19名于休息状态暴露0.2ppmNO_22小时的受试者和15名暴露于滤过空气2小时的对照受试者在生化反应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选用了谷胱甘肽、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2,3-二磷酸甘油酯、变性血红蛋白、维生素E、补体C_3和  相似文献   

11.
作者将4周龄的雌性小鼠终生暴露于2.4ppmNO(其中含有0.01~0.04ppmNO_2)共29个月。NO的暴露是用5%的NO气体经过一个过滤装置清除混有的NO_2,然后送到体积为1米~2的不锈钢中毒柜中。每天暴露24小时。NO的含量用Saltz-  相似文献   

12.
苯乙烯对呼吸道粘膜刺激引起损害的研究甚少。本文用大鼠反复暴露苯乙烯用电子显微镜探讨呼吸道粘膜的损害。选用生后26周SD系的雄性大鼠30只,分为对照组、低浓度组(约30ppm)、高浓度组(约800ppm),在暴露装置内每天暴露4小时持续8周。暴露时间以外装入饲养笼内。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苯乙烯浓度。停止暴露3周后,处死大鼠,取出气管和鼻中膈作为电镜标本。观察部位:鼻中膈是中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作者为了研究农药五氯酚的作用机制,进行了亚急性毒性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使用Wistar系雄性大白员,根据Behrens-Korber法,求出大白鼠五氯酚的LD_(50)。亚急性毒性实验为一个月, 大白鼠体重约为160克,每组6支,按五氯酚投给量0、40、80、160毫克/公斤分为4组,投给方法是每周用胃管经口投给2次。1个月后将大鼠断头处死,分离  相似文献   

14.
作者将8名成年、健康、不吸烟的志愿受试者分别在一个可作为体积描记器用的暴露室内(6421),暴露1.0ppmNO二小时。室内NO浓度由NO标准气瓶通过计量控制,使暴露室内NO浓度维持在平均1.0ppm(0.9~1.1ppm),而NO_2浓度仅在0.02~0.05ppm之间。并在暴露室内装有一部自行车功量计,在二小时实验期间受试者在50转/min,负荷功率50W的条件下踏自行车15分钟。然后在暴露一小时、二小时和暴露后的一小时恢复期间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  相似文献   

15.
作者选用5~60天以上年龄的大鼠和豚鼠,各年龄组的动物动式吸入NO_2 2或10ppm 3天。结果表明,动物行为的变化随其年龄和品种而异。各组大鼠在实验期间无明显改变,而豚鼠吸入10ppm NO_2时活动减少,45天龄和成年母豚鼠出现活动困难和食欲减退。吸入10ppm NO_2的母鼠体重明显下降;各染毒组豚鼠的体重增长缓慢,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特种无病源小白鼠连续暴露于低浓度CO、NO_2、O_3、SO_2组成的综合烟雾8—12个月所引起的肺部反应。过滤空气室和综合烟雾暴露室大小相同,均为20×12×10呎密闭的空调室,供以用纯净微粒活性炭过滤的空气。烟雾室接受来自压缩空气瓶的NO_2和SO_2,O_3来自电发生器,在过滤空气室和烟雾室内的CO来自周围空气,气体浓  相似文献   

17.
NO_2是大气中重要的污染源。国內外学者研究NO_2对机体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首先,NO_2对呼吸道粘膜的直接刺激作用和肺泡组织接触NO_2引起组织结构的损伤和功能上的变化。其次,NO_2与肺部疾患之间的相互作用,NO_2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比较了受脉冲微波(频率为2880MHz)辐射和40℃热辐射后大鼠血清及颌下腺(SSG)中K~ 、Na~ 和Ca~(2 )的含量。第一组,共用116只大鼠,以吸收比率(SAR)各为4.2、6.3、6.8、8.4、10.8及12.6W/kg分组,每鼠单次辐射30′,并设同样条件下假辐射30′作为对照组。第二组,实验组大鼠的SAR均为9.6W/kg或置40℃热环境中,但以暴露15′、30′及60′分组;另10只大鼠作为假辐射组。大鼠血清  相似文献   

19.
许多研究已证实,暴露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在机体内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而使组织缺氧并妨碍细胞呼吸。近来的研究已提出暴露于NO_2、NO和其它氮氧化物能产生高铁血红蛋白,其毒性类似碳氧血红  相似文献   

20.
以往通过对大鼠血和尿中砷的代谢产物的研究,已阐明大鼠摄入无机砷后在其体内可转化为4种不同形态的代谢产物,即三价砷、五价砷、甲胂酸(MAA)和二甲肿酸(DMAA)等。本文进一步报导了三氧化二砷经口投与大鼠后在脏器、组织、血液、尿和粪中转化为上述4种不同形态砷的代谢情况。实验动物用体重为250~800克的Wistar系雄性大鼠,每组5只,以20毫克As/公斤体重剂量的三氧化二砷(纯度为99.9%)溶液一次灌胃。给药后30分钟、1、6小时及1、2、3、7、10、30、60和120天后,分别测定大鼠脏器、组织、血液、尿和粪中4种形态砷代谢物的含量,结果如下: 1.血液中三氧化二砷的代谢产物血液中总砷浓度,在给药后6小时急剧上升,两天后达最高值,为对照组的200倍,120天后仍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