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岛屿附近海域水动力和泥沙运动规律以及工程实施后引起的变化都具有复杂性和独特性。文章通过建立多重嵌套式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枸杞岛拟建防波堤工程所引起的潮流场、含沙量场以及海床冲淤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研究表明,拟建工程没有改变大范围海区的水沙环境,仅会引起岛屿周边水动力的减弱,海床演变以淤积作用为主,淤积强度在0.1~0.3 m/a。  相似文献   

2.
基于通州沙水道和白茆沙水道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分析本段历史演变、近期演变过程和两水道的演变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通州沙水道和白茆沙水道治理对策,就治理关键部位和治理时机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通州沙水道河道演变对白茆沙水道的影响逐渐减小,但由于徐六泾节点段对水流的束流、导流作用尚不够充分,通州沙水道的主流变化对白茆沙水道河道演变仍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于其治理,建议尽早守护通州沙——狼山沙左缘和白茆沙沙头。  相似文献   

3.
洋山港海区悬浮泥沙运动遥感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华  许家帅  侯志强 《水道港口》2003,24(3):126-128,136
利用卫星遥感图片对洋山海域悬沙分布规律及运动趋势以及杭州湾、长江口泥沙运动对洋山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长江口下泄泥沙不会直接影响到大小洋山海域;洋山港海区高浓度含沙水体一方面受到杭州湾涨落潮水流携带高浓度泥沙的影响,另一方面水流围绕岛屿形成复杂回流区也造成局部高含沙,岛屿效应引起的局部高含沙是杭州湾岛屿群的共性。  相似文献   

4.
南汇嘴边滩地形演变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左书华  李蓓  杨华 《水道港口》2007,28(2):108-112
南汇嘴边滩处于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接地带,受长江口和杭州湾北岸两股往复性潮流的控制,特定的水动力泥沙环境,决定了南汇嘴边滩长期以来的演变特点:边滩发育基本稳定;边滩外形基本保持不变;主要呈整体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趋势。根据已有的1998~2005年断面数据资料分析了南汇嘴附近海域近期的地形演变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动力因素、泥沙絮凝、长江入海水沙变化以及近岸水利工程建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牯牛沙水道为例,重点分析了弯曲河段的演变过程和碍航特点。通过分析牯牛沙水道的演变过程、演变影响因素、演变趋势及碍航特性等,揭示滩槽演变的规律,探讨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前后的碍航特性变化,并对一期工程实施后航道条件不稳定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二期工程的整治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白茆沙水道航道存在的问题,通过河床演变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等多途径、多技术手段,对长江下游白茆沙水道的演变规律及演变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航道整治对策与措施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提出了该水道总体治理思路与控导工程方案,以保护现有较为有利的河势及航道格局,为后续整治工程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长江下游白茆沙水道航道整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白茆沙水道航道存在的问题,通过河床演变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等多途径、多技术手段,对长江下游白茆沙水道的演变规律及演变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航道整治对策与措施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提出了该水道总体治理思路与控导工程方案,以保护现有较为有利的河势及航道格局,为后续整治工程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瓯江口中沙采沙对温州港航道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水动力泥沙环境分析、中沙水域冲淤演变分析、潮流数学模型计算、航道泥沙淤积计算等手段对中沙有限量采沙对温州进出港主航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在中沙浅滩进行有限量的采沙基本不会对温州港进出港主航道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游牯牛沙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研究牯牛沙水道自然条件、演变特点、演变影响因素、演变趋势与碍航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水道总体工程和一期工程方案,对一期工程建筑物结构和挖槽进行了具体设计,建筑物和挖槽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0.
波流联合作用下海床演变的长期预报泥沙数学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根据波浪浅水变形理论及波浪辐射应力作用的二维浅水环流方程、泥沙运动连续方程和水流挟沙能力公式建立了潮流、波浪联合作用的泥沙数学模型;提出了应用典型潮,特征波进行岸线、海床演变中、长期预报的数学模拟方法及潮流计算的有限元加权集中质量法;为解决港口工程中岸线、海床演变泥沙数学模型的中、长期预报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并对毛里塔尼亚友谊港附近海区、岸线进行了验证计算。  相似文献   

11.
毕方全 《船海工程》2007,36(6):71-73
在收集斗笠子滩历年地形、水位、流速资料的基础上,对斗笠子滩险的河床演变状况进行分析,找出滩险成因及其演变规律,提出斗笠子滩险整治后的航道养护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增强舰船工程风险管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研究了舰船工程风险的演变机理,讨论了舰船工程中的各种风险成分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定性分析表明,随着舰船工程阶段的推移,不仅总的风险度是逐渐降低的,而且各种风险成分占总风险的比例也是不断变化的.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给出了舰船工程风险的演变模型与函数关系,并通过举例给出了风险演变和转化的趋势,进一步验证了定性分析的正确性.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舰船工程风险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温州石化基地围垦工程潮流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河床演变分析与定床水流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小门岛石化基地围垦工程对瓯江防洪和排涝的影响及周边各港口、水道涨落潮流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小门岛石化基地围垦工程对瓯江口内的防洪、排涝基本无影响,对工程周边附近的航道、港区、水道影响幅度小,影响范围有限。研究认为大、小门岛围垦方案实施对周边工程水环境影响是有限的和局部的,大、小门岛石化基地围垦工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北盘江坝油滩河段水沙特性、河床组成的深入分析,重点研究了该河段的河床演变规律。从而,提出了该河段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文瑶 《中国修船》2010,23(4):45-49
文章概括了维修方式的演变历史,分析研究了美国海军维修策略的发展和实践,提出了新时期海军舰船装备维修在维修指导、维修管理、技术措施和实际操作等方面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根据册子岛油库及30万吨级原油码头投产5年多的自然条件、水深测图资料和历次疏浚资料,分析运营以来册子岛码头前沿港池和航道的淤积变化趋势,并就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册子岛原油码头前沿港湾及航道的维护疏浚建议。研究成果对于册子岛30万吨级原油码头的船舶安全进出港口和其它大型码头深水航道的建设及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温州海域研究与开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文献基础上,对温州海域水动力泥沙研究进展情况和主要的开发情况及相应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包括岸滩稳定、沉积过程、潮汐、潮流、泥沙、台风风暴潮、卫星遥感等的研究及温州浅滩围垦工程、瓯江南口工程、航道整治工程、30万t级航道工程、大、小门岛围垦工程、乐清湾港区工程等开发工程。  相似文献   

18.
闫新兴  刘国亭 《水道港口》2012,33(6):469-474
在现场地貌调查及沉积物取样分析的基础上,对兴化湾的自然条件、沉积特征、泥沙来源及运移趋势进行了分析。判明石城岛以西水下沉积物以粘土质粉砂分布为主,泥沙粒径在0.01 mm左右,为河流下泄泥沙沉积为主。石城岛以东局部区域沉积物质为极粗砂,为近岸山体及浅滩冲蚀物质沉积为主。兴化湾的泥沙主要为河流输沙,其次是周边沿岸冲蚀入海物质及岬角岛礁受风浪侵蚀泥沙。由于湾外涨、落潮流路的稳定和潮流动力的强劲,湾内水深地形与潮流动力有很好的对应性和稳定性,泥沙运动仅限于湾内泥沙的再搬运。  相似文献   

19.
基于TK-2D软件建立了三角形网格的伶仃洋海域大范围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和港珠澳大桥的珠澳口岸人工岛工程区附近小范围局部细化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并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拟,在模型验证基础上,对珠澳口岸人工岛工程实施后的潮流泥沙进行了模拟研究,从潮流泥沙角度对人工岛工程对周围海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北部沿海广泛分布老粘性土层,该土层埋藏适中、分布稳定,但常规勘察手段难以客观全面地揭示其工程地质性质.结合海南马村港口工程项目,综合分析该老粘性土层的时代成因、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客观全面地揭示该土层的工程地质性质,为港口建设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