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饶达 《轿车情报》2008,(1):30-32
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之下的2007年乘用车注定也是一个全面飘红的市场。全年乘用车总销量估计在630万辆.同比增长约22.8%。而不包括微型客车在内的狭义乘用车总销量约为530万辆。同比增长约24.9%。其增长的绝对数又是一个空前绝后。但如同国民经济一样,汽车市场在高速增长时也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认真对待就会影响今后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姚励  大山 《时代汽车》2011,(12):34-35
一、我国专用汽车近年的发展 近五年来,我国专用车发展迅猛,远超同期整体汽车市场增长(整体汽车市场年均增长24%,其中乘用车年均增长27%),六类专用汽车年均增长率高达79.2%。 这样的高速增长,一是得益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1979—20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9%。中国的经济总量迅速提高,特别是过去10年...  相似文献   

3.
每周新闻     
《汽车与配件》2012,(3):6-15
汽车市场的常态化发展都说汽车市场的增长率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保持一种正相关性。但实际情况往往有出入。2011年的情况则是汽车销售增长率大大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而且更远远低于201 0年的销售增长率。以大家所关心并较为熟知的狭义乘用车(轿车、MPV、SUV)为例,2010年的增长率为34.6%,而201 1年仅为8.7%,掉下来25.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3月将延续1-2月累计同比正增长态势 2月份狭义乘用车市场终端销量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这是因为2月份的工作日少,按工作日折算2月份同比增长为23%,因此这并不是外界为了抓眼球而宣扬的市场暴跌.1、2月份狭义乘用车累计批发和零售的增长率分别为24.8%和27.3%.为此,从去年8月以来汽车销量已连续6个月同比大幅增长. 汽车市场是经济的前期指标,今年国民经济复苏已成定论,其增长率超过8%并无悬念,因此今年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将加大.由于年初钓鱼岛争端激化,2月份日系企业市场销量同比、环比均大幅下降,体现了政治和经济的紧密关系.自主品牌汽车零售同比是正增长,好于整体市场,但环比降幅略大于整体市场.估计今年市场占有率不会再继续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配件》2012,(37):8-9
进入8月份,美国汽车市场销售增长率达到了近几年来从未有过的20%水平。1~8月份累计同比增长15%。面对如此之高的增长率,美国汽车分析师将全年的销售预期调整到1460万辆。预计全年销量将比去年增长16.8%。这将大大高于我国今年预期的汽车销量增长率。  相似文献   

6.
在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背景下,2004年依然实现平稳增长并历史性地踏上汽车产销500万辆的台阶。虽然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长达到了15%,比2004年GDP增长率9.5%(国家统计局数据)高出50%,但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却首次低于汽车的整体增长,仅为13.8%。  相似文献   

7.
徐长明 《专用汽车》2011,(7):22-23,26
未来若干年我国专用车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近五年来,我国专用车行业发展迅猛,远超同期整体汽车市场的增速(整体汽车市场年均增长24%,其中乘用车27%),如图1,从2005年到2009年,六类专用汽车(除去普通自卸车和挂车的产量)年均增长率高达79.2%。专用汽车行业实现高速发展,原因主要有两个:(1)得益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如图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9.9%,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配件》2012,(25):14-14
美国汽车市场增长潜力勿容小觑 美国5月份轻型汽车市场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26%,1~5月的增长率达到了13%。销量分另4为1334642辆和5986598辆。如果把美国的轻型汽车(轿车、SUV、MPV、皮卡)与国内的广义乘用车(轿车、SUV、MPV、微客)相比,  相似文献   

9.
马戈 《汽车情报》2008,(3):21-23
2007年,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向前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重卡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被喻为“井喷”现象。全年累计销售重卡48.7万辆,同比增长59.6%,在分车型产销统计中增长率居第一,高于轿车增长率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引人注目的一大突出亮点。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配件》2012,(3):6-6
都说汽车市场的增长率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保持一种正相关性。但实际情况往往有出入。2011年的情况则是汽车销售增长率大大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而且更远远低于201 0年的销售增长率。以大家所关心并较为熟知的狭义乘用车(轿车、MPV、SUV)为例,2010年的增长率为34.6%,而201 1年仅为8.7%,掉下来25.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对当前汽车市场的认识及对未来汽车市场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客观认识当前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 1.促进当前汽车市场高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呈高速发展态势,其增长率接近40%,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饶达 《轿车情报》2006,(3):46-46
乘用车总体市场评价 今年1月份的乘用车市场,超过去年除12月份以外任何一个月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约60%。罕见1月份有如此高的销量,因此可以说乘用车市场形势十分好,今年又将是一个市场高速增长年,增长率很可能超过20%。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工业》2000,(1):10-10
1999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有效供给的增加,刺激了汽车需求的增长,从而使汽车工业销售额呈现较快增长,达到3114.7亿元。比1998年增长13.6%,是1990年的7.0倍,年均增长率24.2%。其中汽车生产企业销售额1660.8亿元,改装汽车生产企业销售额265.2亿元,摩托车生产企业销售额496.5亿元,配件生产企业销售额585.1亿元,分别占汽车工业销售总额的53.3%、8.5%、15.9%、18.8%汽车工  相似文献   

14.
重型载货汽车发展态势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重型载货汽车市场的总量预测 重型载货汽车1999年以后产销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强劲态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据有关媒体资料,10年来国产重型载货车总销量近90万辆,如果加上进口重型货车,估计日前重型货车的保有量可达到95万辆.市场的迅速扩容激发了汽车企业生产重型载货车的热情,各企业惟恐失去挤占市场的良机,纷纷上马重型车项目.但市场是不会永远无限制地高速扩容的,重货保有量的平衡点究竟位于何处?从2003年整个重型载货车的产销量情况看,同比增长只有5%,虽然产销量也呈增长的态势,但明显出现滞涨.因为国产重型货车的产销量2000年至2002年激增极快,年增长率超过60%,估计其年增长率将在以后3年放缓,普遍的看法是会超过15%~20%.由此预测市场的总体容量应在100万辆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商用车出口效益明显提升 2007年国内商用车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6月份商用车市场销量累计1289185辆,同比增长25.89%。相比国内市场,中国汽车市场整车国际贸易继续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汽车国际贸易再呈活跃,“中国制造”的海外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定、高速、持续”的增长期,中国商用车市场出口市场增长率“显高”;  相似文献   

16.
韩林 《城市车辆》2006,(4):23-24
我国国民经济1978~2005年一直呈稳步增长态势,GDP增长率在3.8%~15.2%之间波动。2004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60美元,2005年达到1400美元,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GDP的增长助推了汽车产业的增速,自1992年我国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以来的10多年间,汽车产量年均增长达15%,一直高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速,成为其他行业的领头雁。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汽车工业属于高速发展阶段。继2004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达到500万辆后,2005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实现570万辆和575万辆。可以看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正在乘势而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给汽车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国际汽车市场需求的平均增长率长期徘徊在4%~5%时,中国则以2位数的速度增长;国际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3%~5%,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率高达28.4%;发达国家汽车市场趋于饱和,而中国未来汽车总需求量将超过德国,成  相似文献   

18.
谢飞 《中华汽摩配》2009,(10):79-84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 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汽车产业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汽车年销量从2002年的324.8万辆增长到2008年的938万辆,年均增长率约20%。而今年仅前7月我国汽车销售量就已经突破了700万辆的大关,达到718.4万辆(如图一)。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全球经济开始进入复苏阶段,我国汽车工业产品的出口也一改去年的疲态,呈现了增长态势。今年1季度乘用车出口52625辆,同比增长127.26%。其中3月份增长146.63%。在乘用车中出口最为强势的车型为SUV,增长率达到了295.08%。第一季度商用车出口51021辆,几乎与乘用车等量齐观,但增长率仅为34.59%。而  相似文献   

20.
1我国载货汽车市场的总体需求历程 汽车运输是现代运输中与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运输方式,而作为生产资料的载货汽车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自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讲,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率,相应对载货汽车的需求也呈现较快的增长.历年载货汽车生产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