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正>毫无疑问,新能源客车将继续成为2015年国内客车业最大的热点之一。1月13日—14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5)"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产业发展新生态",来自国务院及有关部委的领导,国内外的行业专家、企业家、学者等约500人,围绕电动汽车应用、基础设施、电动交通一体化、互联网发展与电动汽车、全球电动汽车政策等六大专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范围内"绿色机场"概念的兴起,为了解决机场内传统车辆的应用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倡议逐步将机场的使用车辆改换为纯电动汽车。但由于我国发展纯电动汽车起步较晚,国内并未有可供直接参考的成熟范例。本研究以机场现有的传统车辆及相关设施为研究对象,经过近半年的时间,对首都机场区域进行现场调研,参考国外机场中纯电动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的改换案例、充电场站的建设情况及电动车电池的处理方式等,结合国内其他机场有关纯电动车辆改换等方面的经验,探索适用于首都机场的纯电动汽车改换与充电场站建设的初步方案与运营模式。研究结果以飞行区为例,提出了初步的纯电动汽车改换方案,并对充电场站的建设与运营指明了可供选择的方向,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节能减排"是我国应对全球性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战略任务,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这一战略任务的重要内容.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目前,国际上纯电动车的研发和示范主要集中在轿车等小型车上,尚无公交车批量使用的先例;混合动力汽车相对发展较快,如日本开发的混合动力轿车全球销量已经突破百万辆,在美国已有近20个城市应用混合动力公共汽车.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着手研发纯电动汽车的企业,并率先开展了纯电动公交车和混合动力公交车的规模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4.
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发展其核心技术中,动力系统的匹配对于发展纯电动汽车具有重要的意义,合理的动力系统匹配影响着汽车的动力性和续航里程等因素。根据纯电动汽车的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计算选择动力系统的基本参数,并利用ADVISOR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为改进技术提供依据,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纯电动汽车存在的制动能量耗损及续航里程不足等问题,通过对行车能量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制动能量回收及储能策略,并利用ADVISOR软件建立整车制动能量回收策略仿真模型。选取UDDS城市道路工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控制策略可以对制动能量进行回收和储存,对于提高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使用量持续攀高。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促进资源充分利用,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推动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对充电站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网络的完善等需求日益紧迫。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用以满足电动汽车的发展需求,并以充电设施、充电系统的适度超前发展引导电动汽车的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对全球纯电动汽车专利申请进行检索的结果为依据,分析了全球纯电动汽车专利申请的增长趋势、专利申请的技术构成态势,并从专利申请国、专利申请目标国方面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我国技术水平与国际上的差距,列举了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即电池的发明点,为我国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专利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重视以及新能源政策的实施,电动汽车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加快电动汽车推广的重要需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业务发展的机会也极大,随之而来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依据充电桩建设和运营的特点,剖析其中面临的安全风险,并提出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为充电桩企业安全管理运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电动汽车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系统研究充电基础设施推广中发生的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于4月28日召开了"电动汽车热点问题系列研讨会II:充电安全与效率",邀请了国内外充电设施相关企业代表和研究机构相关专业人员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从技术开发、标准制定、行业准入、市场推广、用户使用等角度,讨论了提高电动汽车充电安全性的技术、充电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与高压动力电池的相关性出发,分析了纯电动车的各种异常自燃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使消费者有更好的纯电动汽车驾乘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