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某VLGC支承基座设计中的支承布置、基座压力问题,采用Patran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Nastran进行计算分析,提出由初步设定经由受力计算分析到最终确定基座布置方案的支承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海口—海安航线客滚船轮机设计的特点。通过调整机舱及辅助设备间布置方案,增加车道,提高了运能。对主推进系统布置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针对航线特点合理配置应急/停泊发电机组,并介绍了该船消防系统布置特点及居住舱室和车辆舱排水能力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设计中对货舱通风布置方案进行多次调整及优化。  相似文献   

3.
多学科设计优化(MDO)是解决复杂系统工程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大型舰艇多学科设计优化船体结构子系统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将船体结构设计分为船体横剖面结构布置方案自动生成、船体横剖面结构方案优选、船体结构重量估算3个步骤;根据总体方案提供的主尺度、横剖面外形轮廓和分层分舱等信息,依据骨材(桁材)均匀布置和余量控制的原则,生成船体横剖面结构布置方案,并提出一套参考母型船设计,确定设计船构件尺寸初值的方法;在船体横剖面结构方案优选过程中,采用调用代理模型代替板架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方法来减少结构分析的计算时间,并采用组合法获得重量最轻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某船闸设计为例,在考虑水位、高程、地质条件及闸首机械设备等设计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错位式双线布置和并列式双线布置两种方案,比较分析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得出错位式双线布置设计方案更为可行。在此方案的基础上,对船闸结构稳定性及强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各项稳定指标满足规范要求,且计算得到不同工况条件下最大正弯矩值和最小负弯矩值,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某港作拖轮动力改为LNG双燃料,根据燃料的容积设计LNG储罐的尺寸,对储罐进行布置。计算分析LNG及储罐对船舶稳性的影响,为拖轮的油改气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新增及未来的货运量,解决航运瓶颈,尽早发挥航运效益,拟对某船闸进行扩容改造。为研究扩容施工中基坑防渗排水设计方案有效性及优化降水井布置方案,根据相关设计和地勘资料,建立二期基坑工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正常水位、设计高水位和极端高水位工况下基坑及周围的渗流场,优化了原设计方案降水井布置并验证了有效性。在优化方案的基础上,结合计算结果,提出针对危险工况的补充建议,为类似船闸基坑工程降水井的布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蔡创  蔡新永  赵传波 《水道港口》2010,31(5):492-495,346
为了配合草街航电枢纽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论证工程布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按照试验要求制作了船模,并对有关工程的设计布置方案进行了优化和研究。分别根据水工模型比较方案和推荐方案,进行施工导流明渠及连接段的船模通航试验研究。根据船模试验最高安全限制的要求,结合相关水流条件的船模通航试验研究,对2个布置方案冲淤前后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各方案通航条件的优劣,给出了通航推荐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三体船在波浪中的运动响应是设计时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文章介绍了三体船运动计算的"三维移动脉动源法",以及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之间的对比,说明了该方法的精度。针对一型三体船设计,对不同的侧体布置方案进行了计算比较,初步分析了具有较好耐波性的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9.
以某型4200TEU内贸集装箱为研究对象,对大型内贸集装箱船甲板上集装箱绑扎设计进行研究,提出3种绑扎布置方案。针对5个装箱Bay位、2个GM值和不同的风压载荷,分别对3种绑扎布置方案的20ft和40ft箱列进行绑扎计算,得到各绑扎布置方案可实现的最大堆重沿船长方向的分布情况和各绑扎布置方案在最大堆重状态下20ft和40ft内部箱列的箱重分布情况。通过对堆重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从保证船舶装载能力的角度确认其中2种绑扎布置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对比各方案在最大堆重状态下的箱重分布,验证绑扎桥对配载灵活性的有利影响;同时,从经济性和绑扎作业量2方面对2种绑扎布置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降低大型集装箱船的空船重量,针对绑扎桥结构轻量化设计进行研究。以某14500TEU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根据船级社规范要求针对结构设计方案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依次从剪力墙布置、立柱设置和局部尺寸优化等三个层次对原始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在满足船级社规范要求、保证堆重指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绑扎桥的结构重量。本文的设计思路和优化方法可以为今后大型集装箱船绑扎桥的结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