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却水泵、机油泵行业通过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专业的行业。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内这一行业的生产企业近200家,其中专业生产机油泵的企业约40余家,专业生产水泵的企业约50余家,既生产机油泵又生产水泵及其附件的企业约70多家;生产水泵、机油泵配附件的企业约有30多家;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正式发布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并确定了14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其中包括3家汽车生产企业和11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3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北京与14家试点企业签署承诺书,正式启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6月份新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提出了“鼓励和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重要政策。大集团、规模化越来越成为未来零部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目前在国际上,年销售额100亿美元是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基本规模标志,现已有25家全球性的零部件供应商销售额在70亿美元以上。销售额在75~20亿美元的零部件公司只能成为全球供应商的地区性战略协作伙伴,负责开发和生产子系统的零部件配套。  相似文献   

4.
2004年6月份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提出了“鼓励和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重要政策。大集团、规模化越来越成为未来零部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目前在国际上,年销售额100亿美元是衡量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基本规模标志,现已有25家全球性的零部件供应商销售额在70亿美元以上;  相似文献   

5.
完美的整车设计需要零部件来完成,车的性能越好对零部件质量要求越高。只有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和研发上取得进展,才能为整车的开发与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基础薄弱,加入WTO以后,部分零部件企业要面临生存与发展方式的重新选择。面对入世以来市场的多元化竞争格局,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是业内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1.汽车零部件行业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轿车工业的起步和快速发展,国际汽车大公司的零部件供货商纷纷紧随整车公司进入中国建立合资或独资企业。这些零部件企业相继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建立了本土化的轿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随着引进车型奥迪A6、帕萨特B5、宝来、波罗、别克和雅阁等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零部件业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带动和促进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为整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3 目前形成的我国零部件行业分工协作的供应体系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按照市场发展的需求,在外资、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多种所有制为主体的竞争、分工、协作中,在为我国整车企业生产车型的配套供货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并形成了一个符合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的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协作体系,即形成了一级至三级宝塔式供应体系。所谓一级至三级宝塔式供应体系,就是指一级至三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工业》2003,(1):102-103
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汽车行业的15家重点骨干企业之一,是以国有控股的庆铃汽车有限公司为龙头、10个零部件子公司为核心层,100余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企业集团。公司总资产亿,净资产90亿元。  相似文献   

9.
目前,以汽车全球研发与设计、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与服务为标志的全球化战略不断冲击着汽车制造业。新形势要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不断从配套系统供货向汽车零部件装配模块化生产方向发展,要求汽车零部件企业分担汽车整车企业更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汽车模块化、系统化的设计制造,质量检查,性能试验等工作。而零部件生产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优化价格、保证质量和敏捷生产。因此,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除了在产品质量和成本上下功夫外,  相似文献   

10.
盖世汽车网对中外汽车零部件企业高管、国际咨询专家及资深业内人士约60多人进行了深入访谈和调研,完成此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报告,以供零部件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蒋雷日前表示,据有关统计,跨国公司到2007年底前,计划在低成本国家采购500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其中70%瞄准中国企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在投资方面,仅2005年签约来华投资合作的国际零部件企业就达90余家,协议投资额达40亿美元,是2004年的3.2倍。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均在我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概况。1.汽车零部件行业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轿车工业的起步和发展,我国整车企业通过与跨国汽车集团(6 3)合资,引进国外技术生产轿车。同时,国际汽车大公司在国外的零部件原配套供货商,纷纷紧随整车公司一同进入中国,新建合资或独资企业,相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建立本土化的轿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引进车型如奥迪A6、帕萨特B5、宝来、波罗、别克、雅阁等产品,提升了我国零部件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带动和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为整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桑塔纳国产化为例,当年上海大众引进生产桑塔纳,为了抓好国产化工作,以上海大众为龙头,跨地区、跨部门组成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布点遍及全国20个省市,形成了一个有上百家零部件厂商组成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由于国产化的实施,培养了一大批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使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有力地支持了整车企业发展。后来的上海通用别克、广本雅阁,都是投产当年,国产化率就达到了40%,帕萨特B5轿车实现了投产当年国产化率超过52.8%。而现在一些民营和地方轿车企业在国内就可以找到各层次的零部件配套厂家,新品投产起步就能达到90%以上的国产化,整车国产化生产进程明显加快。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对主要零部件工业企业的统计,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24.1亿元,比1997年增长182.8%,平均每年递增23.1%(而整个汽车行业平均每年仅递增20.3%);2002年实现利润总额106.3亿元,比1997年增长321.8%,平均每年递增33.4%,略低丁二全行业平均每年递增37.3%的增长速度;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1247.57亿元,比1997年增长156.4%,平均每年递增20.7%。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着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也纷纷来华投资,在全国建立了一大批独资、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大批民营企业,充分抓住国外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凭借劳动力和人才优势,以及门类齐全的工业配套优势,进入了汽车零部件产业,使民营资本以其独特的属性迅速渗透到汽车零部件产业,并以高效的决策程序、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的运作机制,使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十四条规定:“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要在结构调整中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将内部配套的零部件生产单位逐步调整为面向社会的、独立的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这是国家有关汽车零部件发展方向的一个重大指向,但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将面临严酷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部件工业是发展汽车工业的基础,没有强大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汽车工业.入世后,我国汽车产业将受到强烈冲击,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由于规模小,依托于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入世后将承受更大的冲击.鉴于汽车零部件工业的重要性以及该行业的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汽车工业整体水平,我们更应关注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祖德 《汽车情报》2006,(36):10-14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数实际己超越1万家(含小企业),而国家统计局仅统计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零部件制造企业,(规模以上指年销售收入〉500万元),2005年末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汽车工业企业共6315家,其中汽车零部件企业4505家(含发动机),占统计总数71.3%。  相似文献   

17.
胡安生 《汽车情报》2006,(15):14-19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建立始于1953年,当时主要是依托一汽的建设,以及后来的二汽的建设,是为卡车的零部件作配套生产。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轿车工业的起步和发展,我国整车企业通过与跨国汽车集团(6+3)合资,引进国外技术生产轿车。同时,国际汽车大公司在国外的零部件原配套供货商,纷纷紧随整车公司一同进入中国,新建合资或独资企业,相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建立本土化的轿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零部件产业步入了成长期,为轿车配套使产业技术含量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由于国内汽车市场形势大好,产销量猛增,但国产汽车零部件不能完全满足国内汽车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高档乘用车、特殊用途专用车等汽车零部件短缺,使得汽车零部件进口量增加较快。在出口方面,由于一些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来华合资或独资建厂生产汽车零部件,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也纷纷引进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工业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汽车整车制造商与零部件生产企业之间,若没有科学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体系,没有有效的竞争与合作机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必然是低速度和低质量的。我国汽车工业整零企业的关系经历了整车带动零部件发展、零部件与整车平行发展等阶段。从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整零关系中的产权关系、技术交流关系等方面看,均有不尽合理之处。在国外,日本整零企业推行金字塔型多层交互垂直式分工体系;欧洲整零企业是保持相互独立契约、各自自由归展的体系;美国整零企业之间责任分明。结合我国汽车整零企业现状和国外汽车整零企业的经验分析,我国汽车工作应采取整合产业、强强联合,组建汽车系统公司,结成利益共同体等措施,选择以合作为基础的转包模式作为我国汽车整零企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由于轿车及其霍部件企业没有形成经济规模、生产集中度低、科技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产品价格高于国外同类产品等原因,中国加入WTO后,轿车工业将要受到非常大的冲击。货车、客车及其零部件工业的主要企业已进入经济规模。具有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产品具有价格优势。与轿车工业相比。受到的冲击较小,面对中国加入WTO的挑战。我们要继续坚持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主导思想,轿车及其零部件工业要选择两条腿走路的发展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