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云 《华东公路》2004,(5):85-88
介绍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的底摩擦试验模拟方法,通过底摩擦试验模拟边坡的变形破坏演变过程,分析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以寻求得当的边坡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蒋洋  王操  柴贺军 《路基工程》2008,(2):155-157
根据试验路段上典型挖方边坡的特征,建立物理试验模型.通过底摩擦模拟试验,分析了该类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及破坏原因,对该类边坡失稳类别作了判别并提出相应的边坡加固处治方案,同时检验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缓倾角层状高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物理模拟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针对某高速公路缓倾角顺层岩质高边坡滑坡,为了研究其变形破坏机制,尤其是岩层缓倾坡内和缓倾坡外两种情况下的异同,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和论证,在对该滑坡形态、结构及变形破坏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其主剖面,并恢复其滑动破坏前的近似坡面情形,利用物理模拟研究方法中的底摩擦试验,分岩层缓倾坡外和缓倾坡内两种情况,再现了该边坡变形破坏的全过程,并对不同阶段的变形及最终破坏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岩层缓倾坡外时边坡属滑移—压致拉裂型破坏,层间错动明显;岩层缓倾坡内时边坡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无明显层间错动。  相似文献   

4.
路堑边坡变形破坏过程的模拟可确定边坡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坡体内部的应力应变状况及其变化,揭示边坡演化的力学机制及变形过程中的时间效应。结合工程实例,对边坡岩体初始应力场的模拟及分析、缓倾顺层边坡变形破坏演化过程模拟、陡倾内层状体路堑边坡中弯曲一拉裂变形体形成演变模拟研究方法和意义进行详细论述,并探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与稳定性评价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土石混填路基变形破坏机制的底摩擦试验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石混填路基在我国西部山区已被广泛采用,但由于设计、施工规范不完善,路基经常出现多种形式的病害,降低了公路的服务水平。揭示土石混填路基的变形破坏机理,为设计和施工控制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自动化底摩擦仪,进行了不同填筑形式,不同压实度的土石混填路基的底摩擦试验,再现了路基的变形破坏过程和最终的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土石混填路基的破坏主要源于坡脚失稳和不均匀沉降,最终的破坏模式可归结为路基边坡的滑塌和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路基纵向开裂。对于坡度较小的斜坡路基,通过开挖台阶,可有效地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许峰  邓辉  沈曼  刘丹 《路基工程》2014,(2):137-141
边坡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工程地质专业较突出的问题之一,而在稳定性分析过程中,高填方边坡的不稳定变形是工程设计、治理的最终核心问题。以西南某电厂高填方边坡为例,采用FLAC3D对高填方边坡进行三维实体模拟及变形计算,同时,利用降雨物理模拟试验对边坡变形进行验证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试验,得出以下结论:降雨条件下,土体达到饱和时,边坡变形达到最大值,且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致使边坡发生进一步破坏;通过物理模拟验证边坡的具体变形,分析得出降雨对边坡造成变形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边坡破坏机理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离心模型试验模拟土质边坡和碎裂结构岩石边坡,并详细分析了开挖过程中边坡岩土体位移场,变形机制及破坏形态。  相似文献   

8.
岩质高边坡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边坡演化都将经历表生改造、时效变形和破坏过程三个阶段。开挖引起边坡的变形理论值可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当现场监测变形值小于理论值时,边坡变形不会进入时效变形阶段,边坡处于稳定状态。以318国道二康段一岩质高边坡安全监测为例,从边坡演化机制角度探讨开挖对边坡变形与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公路》2020,(4)
以蓉遵高速元厚出口上行边坡为研究对象,探讨贵州丹霞地貌区软硬互层公路边坡的变形过程与破坏机理。该边坡为红层软硬互层公路边坡,不等厚巨厚层砂岩与薄层泥岩相间分布,共可概化为15层。边坡坡表处软岩风化严重并有宽大裂隙及凹岩腔产生,从坡顶处时有碎石滑落堆积于坡底。论文采用底摩擦模型试验分析方法,对该工程边坡从边坡开挖到砂泥岩差异风化凹岩腔的扩展条件下边坡的变形、破坏发展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展开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天然边坡开挖时,对边坡整体影响不大,层面整体处于压密状态;边坡开挖过后的风化过程中,无节理时随着凹岩腔加深,砂岩层的破坏模式以坠落式为主,有节理时节理对边坡的变形破坏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随着凹岩腔加深,临坡表处砂岩会从预加的节理裂隙处发生倾倒式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土石混填路基在我国西部山区已被广泛采用,但由于设计、施工规范不完善,路基经常出现多种形式的病害,降低了公路的服务水平.揭示土石混填路基的变形破坏机理,为设计和施工控制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自动化底摩擦仪,进行了不同填筑形式,不同压实度的土石混填路基的底摩擦试验,再现了路基的变形破坏过程和最终的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土石混填路基的破坏主要源于坡脚失稳和不均匀沉降,最终的破坏模式可归结为路基边坡的滑塌和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路基纵向开裂.对于坡度较小的斜坡路基,通过开挖台阶,可有效地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在构造节理发育的火成岩地区,由于某组节理特别发育,岩体会表现出似层状结构特征,这种边坡的变形破坏,既具有一般层状结构边坡变形破坏的共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性。本文以金丽温高速公路似层状结构边坡的变形破坏为实例。通过地质调查、钻孔资料和孔内电视成像资料分析、地质雷达探测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坡面岩体的变形破坏现象、破碎岩体的空间分布、底滑面形态等,揭示了似层状结构边坡变形破坏的基本特性,为所研究边坡治理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也为似层状结构边坡破坏机理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基础上,对108国产广北段边坡变形破坏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倾倒变形是河谷地区层状岩质边坡失稳的一种典型变形破坏模式。为解决倾倒破坏的稳定性问题,利用3DEC软件在分析块体的运动和变形方面的优势,探讨岩质边坡倾倒破坏失稳动态过程及边坡变形破坏趋势,分析变形破坏关键区域对整个边坡失稳的影响,根据破坏机理进行稳定性分析判断,为治理设计提供依据。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直观地模拟倾倒破坏的块体变形和运动特点;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坡面第二级拉裂倾倒区域为变形破坏的关键区域,如继续发展将与后缘沉降区域贯通,边坡将进入失稳破坏阶段。  相似文献   

14.
谢东  陈云生 《路基工程》2014,(6):126-130
通过对灌全高速公路K25+650~+890段顺层岩质边坡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的系统调查,研究了该边坡的岩体结构类型及其成因机制、边坡的破坏机制及各组结构面的组合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三维仿真软件FLAC3D进行数值模拟,结合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进一步对该边坡的变形机制及变形过程进行分析,并预测其破坏形式。对该边坡重新进行了防护变更设计,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震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坡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作用下,坡面形态对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存在一定影响。文中以汶川地区公路沿线具有典型坡面形态的顺层岩质边坡为例,采用离散元UDEC软件,模拟4种坡面形态下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并监测坡体关键位置处的位移和坡体应力场。通过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不同坡型边坡变形破坏的动力响应时间、边坡的破坏位置,以及边坡破坏的程度和模式,总结出地震作用下该类顺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坡面效应,最后通过应力场分析引起坡面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地质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修建高速公路,经常出现路堑高边坡滑坡灾害,本文以鄂西高速公路路堑边坡中典型的土石混杂高边坡望城坡为研究对象,使用FLAC3D软件对望城坡边坡不同工况进行数值建模分析,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和边坡具体破坏模式对比分析,深入研究了土石混杂高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及其稳定性,揭示了土石混合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并为同类型边坡施工和设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碎裂结构岩质边坡在坡度过陡、坡高过大的情况下,产生变形破坏的可能性较大,其变形特征常是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的外在表现。通过对汤屯高速公路一段碎裂岩质边坡变形现象的现场调查,研究了碎裂结构岩质边坡变形过程及变形破坏机制。变形过程可分为:上部坡体蠕滑、上部滑移面贯通和潜在剪出口形成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从TDR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进行同轴电缆变形、破坏模拟试验;掌握同轴电缆的变形、破坏特性及相应的变形曲线反映规律;基于TDR技术的同轴电缆布设和埋设方式,进行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和远程数据传输技术研究;分析研究同轴电缆变形报警阈值,开发了一套集数据处理和监测报警为一体的边坡自动化监测预警软件,实现边坡实时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19.
依托澜沧江沿江公路边坡工程实例,分析边坡混合堆积体特点及失稳变形特征,运用强度折减法原理和Midas GTS/NX有限元软件对边坡变形失稳过程、逐级开挖防护过程进行对比模拟分析;研究混合堆积体边坡失稳变形演化机制,模拟锚杆框架、锚索地梁、调整纵坡路基填筑等加固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客观分析路堑边坡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定量评价其防治措施的工程效果,基于数值模拟分析与现场宏观迹象调查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以广东怀阳高速TJ1标K4+905~K5+080段左侧路堑边坡滑坡为研究对象,反演了该路堑边坡开挖失稳产生滑坡的灾变全过程,剖析了其防护加固工程失效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其历次滑动破坏的灾变机理。最后,提出了该段路堑边坡滑坡的根治工程对策,并评估分析了其整治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