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轮胎胎面的沟槽越少,沟槽的深度越浅,转弯时轮胎的胎面花块变形越小。新款Pilot Sporl的胎纹设计深受F1赛车轮胎的纵向沟槽设计理念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汽车使用的都是普通轮胎,区别也就在于有无内胎、橡胶质量好坏及制作工艺优劣。近年,世界各大轮胎制造商纷纷致力开发智能轮胎(intelligenttyre),也己经试制各种类型的样品。己经研制成功的智能轮胎有的大小如冰球,负责监测轮胎压力、气压不足时,以车轮自转作为动力为轮胎充气。有的监测器可以让司机详细了解到轮胎各个部位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基于FSI方法的轮胎横向花纹沟泵吸噪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abaqus对具有横向花纹槽的轮胎滚动进行仿真,提取轮胎沟槽表面在轮胎接地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形曲线。建立单个横向花纹沟和其周围的空气域模型,在沟槽表面加载变形曲线,利用FSI方法分析了横向花纹沟尺寸对轮胎花纹沟泵吸噪声的影响。从分析结果可知,轮胎花纹沟泵吸噪声随着沟槽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沟槽宽度的增大而增大,但随沟槽深度的变化不明显。本文结果与相关文献的试验结果一致,表明FSI方法分析轮胎花纹沟泵吸噪声可行。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汽车使用的都是普通轮胎。区别也就在于有无内胎、橡胶质量好坏及制作工艺优劣。近年,世界各大轮胎造商纷纷致力开发智能轮胎(Intelligentnre),也已经试验出各种类型的样品。已研制成功的智能轮胎有大小如冰球,负责监测轮胎压力及气压不足时,以车轮自转作为动力为轮胎充气。有的监测器可以让司机详细了解到轮胎各个部位的状态,通过数码阅读器知道4个轮胎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以195/65R15规格的轮胎为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轮胎进行扫描,通过CATIA软件对所得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曲面重构,建立了轮胎的3D模型.对依据逆向工程技术建立的轮胎3D模型特征尺寸与轮胎实物测量尺寸比较分析表明,所建模型与实际轮胎外形吻合良好,可为进行轮胎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全面地评估桥梁缆索的损伤,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和漏磁探伤的桥梁缆索检测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检测平台和预警平台两部分组成,利用检测平台中爬索机器人的高清摄像头和磁传感器列阵收集缆索表面的缺陷图像及漏磁信号数据,随后将缺陷图像输入到深度学习模型中对其进行自动分类与识别,利用小波分析处理漏磁信号数据以确定内部高强钢丝锈蚀缺陷位置,并根据检测到的数据提出了五级预警。为验证桥梁缆索检测预警系统的可靠性,利用该系统对4座在役斜拉桥的缆索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嵌入的深度学习模型和经过小波分析处理后的磁信号能够准确识别桥梁缆索表面的缺陷特征和内部钢丝锈蚀位置;该系统中预警平台可以将检测信息及时发送给管养部门,便于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7.
该测试系统的研制充分利用了申克公司转鼓原有的硬件基础,完善了加栽机构和三向力波动量的测量装置,满足了跃进集团公司现有车型的轮胎均匀性检测要求,为保证对轮胎的质量检查、控制及改进提供了测试依据。  相似文献   

8.
工程轮胎三维动态刚度与阻尼的测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提出了工程轮胎三维动态刚度与阻尼的测量方法,利用计算机控制的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和专设的测量装置测量了10.00-20轮胎的三维动态刚度与阻尼,分析了轮胎的动态刚度和阻尼与工作频率的关系,得到了三维动态刚度之间和三维阻尼之间的比例,该研究结果可用于分析工程车辆的各种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9.
接地特性是影响轮胎磨损的重要因素。针对轮胎沟槽嵌入异物可能影响轮胎接地特性参数的问题,以205/55R16型子午线轮胎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软件构建3种不同胎面花纹的轮胎有限元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对比分析静态工况下异物直径大小对胎面接地压力分布及接地面积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胎面接地处因异物与沟槽挤压形成了关于异物对称的空区域,且靠近胎肩一侧面积较大,减小了轮胎有效接地面积;随着异物直径增大,胎面平均接地压力与接地压力偏度值均呈非线性上升,影响程度排序依次为S型轮胎、Z型轮胎、纵沟轮胎,影响轮胎正常磨损。该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轮胎瞬态磨损和偏磨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公路桥梁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系统梳理了桥梁智能检测装备、智能检测方法、智能损伤识别算法、智能安全评价及养护决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综合分析表明:随着桥梁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针对桥梁检测环境和构件特点,出现了包括无人机、移动机器人、环形爬升机器人、多功能检测机器人、爬索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声呐探测装置等多种类型的智能检测装备。智能检测装备大多采用搭载的图像采集装置进行病害信息收集,其避障及抗环境干扰能力和图像采集精度是设备性能表征的关键;在智能检测方法领域,图像采集技术、激光点云扫描技术、全息摄影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探地雷达、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及声呐探测技术可作为桥梁基础及冲刷深度检测的有效手段;但以光纤传感、热成像技术、声发射技术、超声波检测、电磁传感为特征的桥梁检测新技术,其抗环境干扰的能力还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的工程验证。随着桥梁智能装备能力的提升、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不同类型海量数据的涌现,传统的从病害、构件、部件到结构的分层综合安全评价算法已不能适应,采用数字孪生技术进行结构状况的实时再现与评价,以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进行区域级、路网级桥梁服役性能及抗灾韧性评价是桥梁智能检测与安全评估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厦门市8个现状污水处理厂配置落后亟需改造问题,提出了智慧化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平台的解决方案。平台充分考虑厂级运行管理平台及现场控制级对水处理工艺的要求、污水公司分调中心对其业务功能的要求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移动互联网、三维数字化建模、手机APP应用等技术,实现对污水处理厂关键参数及关键状态的全面、统一实时监测,为上级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路面平整度是评定道路路面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传统的平整度测量方法检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难以满足道路快速巡检和公路养护的需求。移动测量系统能够快速动态获取高精度道路点云数据,能详细再现道路的细节特征。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车载点云的精度特点以及国际平整度IRI的计算方法,提出一种应用车载激光点云进行路面平整度检测的方法,首先对车载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沿轮迹带方向提取路面点;然后采用等间距邻域均值采点的方式获取路面高程值;最后使用路面高程值进行IRI计算并与高精度水准数据计算的标定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车载移动测量系统能够用于路面平整度的快速检测。为道路三维快速巡检和公路养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张海松  陈宁 《汽车电器》2021,(3):75-78,80
以大众奥迪品牌胎压监控系统为对象,详细介绍间接测量系统和直接测量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以奥迪实车案例,讲解相关故障的检测与维修,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4.
轮胎花纹槽泵气噪声是轮胎噪声的主要部分之一。在假设轮胎胎面结构与空气完全耦合的条件下建立轮胎横向花纹槽噪声的有限元模型,在施加与速度相关的强制位移条件下对空气中花纹槽泵气噪声进行仿真仿真,验证轮胎花纹槽泵气噪声的机理,同时通过线性迭加轮胎周向单个横向花纹槽的方法,给出轮胎花纹槽整体噪声的频域曲线。  相似文献   

15.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机测试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汽车轮胎滚动阻力测试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预先评估,基于检测设备的结构模型,提出了一种运用位移量对轮胎滚动阻力进行仿真分析的新方法。在简述滚动阻力有限元测试模型构建过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轮胎的外部使用参数,分析传感器板在不同工况下位移场的分布情况,制定了设备的测试方案。以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作为目标检测点,建立轮胎滚动阻力位移场与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曲线。最后将采集的数据经过平均滤波处理,与实验室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趋势性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该测试方法,轮胎滚动阻力随着轮胎负载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气压的变大而减小;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在相同工况下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该测试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从利用轮胎下沉量表征轮胎承载状态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款智能轮胎下沉量实时监测系统,利用单片机处理模块实现对气压、温度、激光测距传感器的集成控制,并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将各传感器采集获取的数据传送至上位机显示。经测试,系统工作稳定,满足基本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智能轮胎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智能轮胎监测技术可以实现轮胎压力、温度、道路摩擦力等重要参数的监测。简述了两种简单的智能轮胎监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智能轮胎监测技术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在分析智能轮胎监测技术实现功能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智能轮胎监测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飞香 《隧道建设》2019,39(4):545-555
为配合郑万高铁实施的基于全工序机械化配套的隧道安全、快速、高质量修建技术,针对超前支护、钻爆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等关键工序开发系列化智能装备,并系统性地总结和提炼钻爆法隧道智能建造装备的4大支撑技术,即围岩参数识别与处理系统、三维空间定位与量测系统、大数据处理与共享系统、智能控制决策系统,是实现隧道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的基础与前提; 同时,运用先进的传感技术、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施工协同管理平台,借助隧道大容量通信网络和隧道智能建造协同管理平台,实现隧道内装备与装备、装备与环境、装备与围岩的互联互通互动,为隧道智能建造提供装备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接触式车辆称重方法存在的安装和维修成本高、使用年限短、识别精度低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获取轮胎变形的非接触式车重识别方法。首先,利用视频图像采集装置拍摄车辆轮胎图像信息,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轮胎轮廓,并根据轮廓变形计算轮胎的垂向挠度。其次,通过胎压监测系统(TPMS)获取轮胎的真实胎压值,对于没有安装TPMS的车辆,则可以通过图像字符识别技术读取轮胎侧壁的胎压标识信息,再利用统计回归方式确定实际胎压值。在此基础上,将轮胎垂向挠度和胎压值代入推导的称重公式计算轮胎承受的重量,再将所有轮胎承受重量求和得到车辆总重量。最后,以现场的乘用车和重载货车为例,验证在不同胎压和重量变化下非接触式车辆称重方法的准确性,并对比分析3个称重公式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车重识别准确率随着胎压增大而降低,随着车重增大而上升;轮胎刚度拟合公式的载重识别准确率达到95%以上,高于理论推导公式和半经验拟合公式。提出的非接触式车辆称重方法具有测量范围广、无需任何额外传感设备、不用封闭交通和易于信息集成等优势,有效地突破了现有接触式车重识别技术的瓶颈,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当路面附着情况和车辆行驶状态不断变化时,基于恒定侧偏刚度的模型预测控制(MPC)不能考虑轮胎非线性特性的影响,难以保证车辆轨迹跟踪的适应性。为此,提出一种考虑轮胎侧向力计算误差的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AMPC),以提高智能汽车在不确定工况下的轨迹跟踪性能。分析了路面附着系数和垂向载荷对轮胎侧向力的影响,基于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SCKF)算法,设计了利用侧向加速度和横摆角速度作为测量变量的前后轮胎侧向力估计器。利用轮胎侧向力线性计算值与估计值的差值计算得到侧偏刚度修正因子,设计了前后轮胎侧偏刚度的自适应修正准则,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变修正刚度的AMPC控制方法。基于Car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和硬件在环测试平台,对AMPC控制的有效性和实时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路面附着情况和车辆行驶状态下,AMPC控制都能够降低横向位置偏差和航向角偏差,有效提高车辆的轨迹跟踪精度,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基于恒定侧偏刚度的标准MPC控制。尤其在低附着工况下,标准MPC控制会因为线性轮胎力的计算误差过大而导致车辆在轨迹跟踪时严重失稳,而AMPC控制通过估计轮胎力修正侧偏刚度依然能够保证车辆稳定有效的跟踪参考轨迹。所提出的AMPC控制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对智能汽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