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刘义胜 《江苏船舶》2002,19(5):34-35
介绍了《金属结构理论线标准》应用时的简便记忆方法 ,以及实际施工时在特殊节点情况下对该标准的应用 ,供有关人士参考将横舱壁上的角钢扶强材以其内缘为理论线。这样一来 ,舱壁扶强材的腹板就可以与甲板纵骨处在同一平面上 ,见图 3,既解决了肘板安装的困难 ,又使该处结构连接更加合理 ,从而增加了节点强度。图 1 某 5 4m石驳横舱壁与甲板的一个节点图图 2 以角钢外缘为理论线时的情形  又如 :在检验另一条 4 8m石驳中 ,其甲板纵骨与横舱壁扶强材节点如图 4。此处 ,纵骨为⊥2 0 0× 875× 9。按理论线标准 ,应以靠近中心线的一边为理论线。横舱壁扶强材角钢折边朝向中心线 ,其理论线也就离开了中心线 ,此时 ,就出现了类似于上例的情形。虽然此时因纵骨为T型材 ,不致使肘板装配产生困难 ,但因腹板错开 ,节点也就明显不合理。所以 ,作者也提出了与上例同样的建议 ,被船厂工人采纳。需要指出的是 ,因该船有底纵骨L90× 90×10 ,还要注意将底纵骨的理论线也移到内缘 ,以保证与横舱壁扶强材之间节点的合理连接。类似情况 ,在船舶建造中时有发生 ,笔者认为 ,处理时 ,只要抓住主要矛盾 ,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3 结束语标准是经验的结晶、技术的升华、工艺的轨道、质量的验规。这句话给所有的标准作了系?  相似文献   

2.
纵骨经数放求得加工信息后,在一般火工平台上,用简易加工工具及水火弯板工艺即可方便地得到所需扭曲形状,而毋需使用样箱或活络模架。  相似文献   

3.
朱珉虎 《船艇》2005,(1):37-40
( 接 上 期 )4  滑行面扭曲和斜升角变化对性能的影响 滑行面扭曲对艇性能的影响可由二次大战时的Elco型和Higgins型鱼雷快艇的阻力对比来说明。图2表明Elco型的斜升角从艉板处的 7°上升到舯部处的 18°。从而得出滑行面的扭曲为 11°。Higgins 型的斜升角从艉板处的2°上升到舯部处的21°,从而得出滑行面的扭曲为 19°,或粗略地说是 Elco 型扭曲的二倍。该 于斜升角的变化较为复杂,所以不 Δ的增量是与纵倾角正切的增量相同两设计的平均滑行斜升角(舯部斜升 可能单纯性地评价斜升角变化对阻力 …  相似文献   

4.
《航海》2005,(6):12-12
为满足建造航母和舰艇需要,美海军投资62万美元,与美表面处理技术公司和南加里福尼亚大学等单位联手,经三年多的反复试验,终于研发成功了高强度、耐腐蚀、板厚为12.7毫米的7×ox型铝合金板材。建造新一代航母,大  相似文献   

5.
一艘巨型油轮大约有1000根纵骨。其中多数具有三复杂曲率。由于缺少高技能熟练工人和需要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和结构设计者必须设法减少它数量。为了适应生产需要,作者对纵骨的不同布置设计方法作了一系列尝试,以期减少带 度纵骨的数量。最近,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改进后的用于造船的Calma系统)的应用,成功地开发了一种新的纵骨布置设计方法。相当数量的扭曲骨架被消除或由平面内弯曲、曲面弯曲骨架所替代。本文展  相似文献   

6.
纵缝布置是外板展开中最重要的环节,纵缝布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原材料的节约与否、外板加工和装配的难易程度,船壳外形是否美观及船体建造质量的优劣等。  相似文献   

7.
陈国胜 《船舶》2013,24(2):33-38,59
纵骨的屈服强度和疲劳强度对于集装箱船十分重要,在设计建造阶段准确有效地评估连接处的屈服强度和疲劳强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梁系理论和S-N曲线法,根据德国船级社(GL)和法国船级社(BV)的船体结构规范,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纵骨与主要支撑构件连接处的屈服强度和疲劳强度进行校核,将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简讯     
《船艇》1990,(3)
1.中华造船厂钢板预处理流水线于1989年4月竣工。6月19日上海船舶工业公司组织验收通过。可处理板材最小6×3000×12000mm,最大30×3000×12000mm;型材球扁钢~#12—~#18,角钢最大100×100×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自己研制的设备、专用胎架、合理的工艺有效地控制了铝合金薄板的焊接变形,成功地焊制了小型模拟结构及气垫船模拟结构分段(尺寸为2050×3000×1600毫米)。此结构分段的纵向、横向变形及甲板、舷侧板的波浪变形都达到了我国中小型船体建造精度的要求,也达到了日本轻金属结构协会的铝合金船体建造精度的要求,从而为铝合金薄板建造全焊结构艇体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小引轮船航行川江之后,她的最大长度,彷彿限制于220′-0″左右如:总长垂线间长度宽民本 221′-0″×210′-0″×33′-0″民权 219′-0″×211′-0″×31′-0″民万 215′-0″×210′-0″×33′-0″超过这个数目,每以为将有许多困难发生。川江上的缺点是,浅滩多,常有恶水,江面相当狭窄,河水急激,所以,以为船长了,不易操纵,碰撞的机会甚多。由于这些,抗战之前,未涉足于川江者,常不敢有较长,较大船双的设计及建造。当民联被接长,她的长度超过当时所有的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应用简化方法进行高速无舱盖集装箱船船体结构疲劳寿命评估的原理、一般过程及其计算结果。计算表明本船的危险区域在船舯支撑舱壁处的舱口角隅板范围和舷侧处纵骨与横向构件的连接节点。对所设计的船体结构,只要在建造中保证足够的加工质量和尺度控制,本船的任何结构疲劳损伤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肋间壳板失稳是潜艇耐压壳体失稳的重要形式之一,加设纵骨是提高环肋圆柱壳肋间壳板稳定性的有效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以下结论:加设纵骨可以提高环肋圆柱壳肋间壳板稳定性,且α值越大,效果越明显;加设纵骨后的环肋圆柱壳在肋间壳板失稳时,纵向失稳半波数等于1,周向失稳波数大于10,且纵骨尺寸越大,周向失稳波数越大;失稳临界压力随肋距的减小而增大,随纵骨尺寸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王国东 《江苏船舶》2003,20(1):7-10
无锡船厂为新加坡船东自行设计并建造了 4艘ABS级的 2× 1176 .5kW拖船 ,对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施工过程中取得的一些经验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以期对同行有所裨益。修改后的图纸已送审 ,不久将投入建造  相似文献   

14.
船舶典型结构焊接残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正  沈杰  窦培林 《船舶》2012,23(4):54-59
在船舶建造中,会有大量的纵骨对接焊缝,存在复杂的焊接残余应力,对结构的极限强度及疲劳寿命有一定影响。该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APDL语言编写出相应的计算程序,对平板对接焊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船舶典型纵骨对接焊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相应的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纵骨对环肋圆柱壳肋间壳板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肋间壳板失稳是潜艇耐压壳体失稳的重要形式之一,加设纵骨是提高环肋圆柱壳肋间壳板稳定性的有效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以下结论:加设纵骨可以提高环肋圆柱壳肋间壳板稳定性,且α值越大,效果越明显;加设纵骨后的环肋圆柱壳在肋间壳板失稳时,纵向失稳半波数等于l,周向失稳波数大于10,且纵骨尺寸越大,周向失稳波数越大;失稳临界压力随肋距的减小而增大,随纵骨尺寸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疲劳是船体损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设计建造阶段提高结构物疲劳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船舶在建造和营运中的经验与反馈,以船级社共同规范为指导,对散货船船体结构的疲劳分析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二维情况下的纵骨疲劳,同时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船体主要支撑构件的疲劳强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影响疲劳强度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船舶结构中,球扁钢经常用作纵骨、肋骨、横梁和舱壁扶强材等骨架构件。这些构件在结构布置上往往与实肋板、强横梁,舷侧纵桁、甲板纵桁和水平桁材相直交,而需穿孔。一般纵骨架式的结构,在承受总纵弯曲方面较之横骨架式更加有效,因而被广泛采用。这就使得这类穿孔节点的数量大为增加。如我厂建造的一艘艉机型万吨级多用途出口货船(Sea Archetecture号)的货舱双层底等  相似文献   

18.
船体总段对接焊缝结构疲劳寿命分析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船体的分段模块化建造模式正逐渐成为现代造船的主流模式.为充分发挥这一造船模式的效率和优势,分段合拢中的对接形式也从以往的"阶梯式"开始往"一刀齐"方式转变.本文根据中国船级社的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基于热点应力S-N曲线法的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对某舰船的总段对接焊缝进行了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舰船在总段合拢中采用纵骨与板同一截面的对接形式,其结构的疲劳性能与传统的纵骨与板交错布置的对接形式相当.本文结论为在区域造船总段合拢中推广纵骨与板同一截面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型三辊弯板机是建造万吨船所必需的冷加工设备。1200t×10m大型三辊弯板机是为发展我国造船工业由广州造船厂制造的。这台机器由本体、主传动、液压传动和感应同步器数字定位控制系统组成。其外形尺寸为18×4×9.3m,总重350t。这台弯板机的工作能力为:钢板屈服强度σ_s=34kgf/mm~2[333438kPa]、钢板最大宽度10m;弯圆(对称弯板)钢板最厚30mm、最薄7mm、最小弯曲半径500mm;预弯边(不对称  相似文献   

20.
船舶结构典型节点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船舶结构中的纵骨穿越强横梁和纵骨穿越扶强材2种典型节点为研究对象,以初步给定的1组设计尺寸为基准,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研究对象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计算,通过对不同补板形式和不同扶强材形式下节点应力的数值比较,研究局部结构形式对应力分布的影响,分析载荷作用下各节点形式的最大应力以及相互之间的应力变化百分比,从而给出了优化的节点形式,以供实际建造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