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库尔勒至格尔木铁路风沙地区选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德泉 《铁道建筑》2012,(6):110-113
库格铁路沿线风沙发育,影响铁路运营安全,在线路设计中做好选线工作,为铁路长期安全运营创造良好条件。本文从铁路选线需求出发,突破了只把风沙地貌划分为风蚀区和风沙堆积区的限制,首次提出将风沙地区按风沙形态划为风蚀区、风沙流区和风沙堆积区3个区域,分析了3个区域的风沙活动规律,归纳总结了3个区域内铁路不同的选线原则、工程防沙方式,并以库格铁路风沙选线为实例进行分析说明。以3个风沙形态区域为基础,确定铁路选线原则,很好地指导了库格铁路风沙地段选线,并可为其它风沙地区铁路项目和设计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青藏高原有着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生态条件脆弱,青藏铁路沿线风沙分布范围广,风沙活动复杂、强烈,对铁路的危害极大,因此有必要研究青藏铁路风沙的分布、特点、防治方法、防治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以供青藏铁路运营期间养护及其它类似地区的运营维护参考.研究结论:青藏铁路沿线分布有半固定沙地(沙丘)、活动沙地(沙丘),过境风沙流发育,河流区也是风沙多发地,风沙活动复杂而强烈.该地区的风沙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工程防沙为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运营期间需要开展风沙防治及风沙地区运营安全技术研究、河流区风沙防治研究,及时清理积沙,加强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乌锡线沿线风沙流特点、沙丘移动特点和风沙的危害,系统总结了固沙、阻沙、输沙、导沙及植物防护等风沙防护措施.在对比分析内蒙古地区主要铁路和公路风沙防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乌锡线可采用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风沙育草带、前沿阻沙带四带一体风沙防护体系,并介绍了两种正在试验中的风沙防护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风沙危害是影响沙区铁路建设运营的主要因素,风沙铁路减灾选线及防护工程科学设计能有效地减少线路风沙灾害.为进一步丰富完善风沙地区铁路选线与防沙工程设计的理论方法,通过分析风沙地区的地理环境属性和铁路沙害特征,将风沙区域划分为流沙环境、戈壁大风环境和高寒风沙环境;研究不同环境下选线设计的控制因素,基于灾害学理论和综合选线方...  相似文献   

5.
吉查铁路风沙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风沙地区大量基础工程建设的开展,风沙地区独特的工程地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虽然不同风沙地区沙害的表现形式基本一致,但具有各自独立的风沙特点甚至细微的差异。因此在风沙地区从事基础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在掌控宏观风沙特点的基础上,要尽可能详尽地了解所在区域风沙的具体特点,尽最大可能地确保每一项工程的实施效果,使新建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前提下尽可能适应自然。  相似文献   

6.
风沙灾害威胁着沙区铁路建设运营,由于高速列车具有速度快、车体轻的特点,线路在穿越风沙地带时受到的风沙流威胁更大。为在选线设计时就将线路风沙危害尽可能地减小,通过分析风沙流对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影响机理,针对风沙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结合铁路选线基本理论与方法,提出风沙地区高速铁路综合选线原则及风沙流区、戈壁区、大风区的高铁线路选线设计要点。以兰新高铁为例,通过详细勘察风沙区和分析现有资料,从线路走向方案设计、工程投资、环境影响等方面研究风沙地区高速铁路综合选线原则在实际线路工程中的应用,并确定了高速铁路在风沙地区较为合理的线路设计方案。经过兰新高铁多年的实际运营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性,可为今后风沙地区高速铁路选线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兰新铁路百里风区风沙流结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兰新铁路百里风区戈壁风沙流进行现场观测研究,提出风沙流密度的新概念,解决风沙流研究中如何利用现场定时观测研究风沙流动态变化特点的重大技术难题。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分析,揭示风沙流密度沿高度变化的特点,不同高度风沙流密度与风速的关系,阐明临界风速的概念,认为风区建(构)筑物所承受的压强为净风压与沙粒冲击压之和。在自然风速超过临界风速情况下,风区建(构)筑物所承受风沙流压强以沙粒与建(构)筑物碰撞压力为主,这与传统设计中以净风压作为风荷载设计完全不同,解决了风区工程设计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避免由于对戈壁风沙流的认识不足而造成的损失,对即将修建的兰新二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对戈壁地区风沙流科学的完善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风沙灾害地域性强,具有防治难度大、周期长等特点。为减轻风沙灾害对铁路的危害,以兰新铁路沿线的遥感数据和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速、植被、海拔、坡向、干燥度、地表粗糙度与风沙灾害的权重关系,并采用多因子评价模型对兰新铁路沿线风沙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风沙灾害评价中,植被指标作用最为显著,其次为风力;风沙灾害重度区主要位于阿拉山口、达坂城、百里风区和烟墩风区,中度区主要位于精河县境内临近艾比湖区域;与近50年兰新铁路沿线风沙灾害发育情况相比,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格库铁路是我国西部风沙地区的一条客货共线干线铁路,风沙防护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为使风沙防护设计更有的放矢,提出新建铁路风沙防护动态设计的理念,利用土建工程完工至项目竣工的时间差,进行积沙试验,通过分析积沙特征、发展趋势及对铁路工程的危害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不同段落风沙防护等级和方式,开展动态设计,使设计方案更好地适用于...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别对在同一车速下相同风速、不同浓度、不同颗粒直径的风沙对动车组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以及同风沙浓度、同风沙颗粒直径下,风速不同对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速和风沙颗粒直径不变的情况下,沙粒颗粒浓度的增加和颗粒直径的增大都导致了列车整体的气动阻力的增大,但影响不大。在风沙颗粒浓度以及风沙颗粒直径不变的情况下,风速的增加使得风沙颗粒对列车整体的气动阻力有明显的增大。  相似文献   

11.
风沙地区铁路路基易遭风蚀(表现为吹蚀、磨蚀和掏蚀)和沙埋等危害,路基防护设计对于保证行车安全十分重要.本文以南疆线焉耆至塔什店 K420+650—K430+100段风沙植物防护作为实例,系统叙述了风蚀、沙埋等风沙危害的表现形式,以及风沙路基本体和两侧的防护形式及措施等,肯定了采用植物防护是彻底整治风沙危害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部地区铁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有的在沙漠地区通过,分析风沙地区铁路路基设计中应重视的关键环节,提出风沙地区铁路路基选线原则及防护措施,可供同类工程借鉴。研究结论:风沙地区铁路选线,应根据不同的风沙类型确定,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在特殊风沙地区修建铁路,建议采用本体防护及平面防护相结合的防护措施,确保铁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3.
兰新二线风沙路基主要集中于烟墩风区及百里风区,大风条件下极易形成风沙流,挡沙墙是解决风沙对铁路危害的主要措施。为充分发挥挡沙墙的防风沙作用,针对兰新高速铁路沿线风沙流成因及规律进行分析,对挡沙墙高宽比、孔隙率和高度3个参数分别进行对比试验,提出适合该地区铁路防沙的挡沙墙优化设计思路。结果表明:当挡沙墙高度一定时,风沙防护效果与挡沙墙的宽度显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变化;对于均匀结构的网状沙障来说,孔隙率为40%的防沙效果最优,30%的次之,50%的相对最差;从不同高度挡沙墙的风沙防护效果来看,高度为2.0 m的挡沙墙的风沙防护效果相对较好,高度为2.5 m和1.5 m挡沙墙防沙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14.
新疆铁路百里风区既有防风沙工程薄弱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疆铁路百里风区风沙灾害和既有防风沙工程薄弱点的分析,提出提高或恢复既有防风沙工程防护能力的整治方案,以满足百里风区风季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穿越戈壁风沙地区的铁路最大程度地避免戈壁大风带来的风蚀、风沙等危害,同时保证工程设置合理、防护措施经济有效,研究戈壁风沙地区的综合选线方法以及工程应对措施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戈壁风沙地区的特征、风害,以及线路平纵断面与各种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铁路选线方法。研究结论对戈壁风沙地区铁路选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强风沙地区空气中沙粒含量较多,极易被机车柴油机空气滤清器口吸入燃烧室,造成柴油机部件的非正常磨损,使柴油机工作性能快速下降、工作寿命大幅度缩短。通过分析内燃机车在强风沙地区长期工作的实际情况,总结制订了内燃机车在强风沙地区工作时柴油机空气滤清器的适应性改造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强风沙地区沙尘对内燃机车柴油机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兰新铁路十三间房段的戈壁风沙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通过对兰新铁路"百里风区"风沙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戈壁砾漠地区风沙流密度沿高度变化的特点,不同高度风沙流密度与风速的关系及大风携沙的粒径分布特征。研究结论:戈壁地区大风携沙主要集中在3 m以下,约占总携沙量的87%左右;在同一高度条件下,风沙流密度随着风速的增加显现e的指数增加;而当风速条件一致时,风沙流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显现下降趋势。集沙颗粒分析则指出:在不大于3 m的高度范围内百里风区的风沙流运动形式是以跃移为主;超过3 m以后,则以悬移为主。  相似文献   

18.
结合路基断面形式对风沙活动的影响及国内外工程实践经验,分析探讨了风沙地区铁路路基断面形式,认为风沙地区路基断面形式应以合理高度的路堤、直线形边坡、缓边坡为基本原则,路基高度应不小于1 m。  相似文献   

19.
某煤运铁路工程北段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毛乌素沙漠边缘,风沙是影响本段选线的最大不良地质因素。在勘察阶段,首先采用遥感、地质调绘和勘探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查明了本区域内的风沙分布特征、成因、危害等情况,并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评价,提出了合理的风沙地区线路方案选线原则。根据风沙状态,提出了合理的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特点及兰新线建设情况调研,掌握高寒、多风沙运用环境的相关基础数据及规律;在高速动车组防风沙、耐高温、抗紫外线、耐高海拔及长交路运行等技术上取得突破和创新;研究适用于高寒、多风沙等运用环境的高速动车组技术方案;确定速度250 km/h速度等级的耐高寒、抗风沙动车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