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堆积体边坡由于其组成物质粒组范围大、结构松散,在施工不注意的情况下存在局部滑移渐变为大规模滑移的可能。本文以某库区公路姚家岭隧道下穿矿山村堆积体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极限平衡法,评价了该边坡深部和浅表在自然、降雨和地震条件下的稳定性;利用经验公式和动力数值仿真,评价了不同装药量下隧道爆破施工可能造成的隧道内和坡面振速传播规律;利用地面调查、坡面位移监测、隧道内与坡面爆破振速监测,监控了隧道施工对该边坡的安全影响,所得结论如下:(1)极端条件下,该边坡存在浅表滑移的可能,需要在坡脚采取加固措施;(2)隧道爆破施工对坡面的影响,由坡顶到坡脚逐步降低,传递到坡面的振速,均小于房屋建筑的允许振速值;(3)多手段安全监测数据揭示隧道爆破施工对该边坡的整体稳定没有威胁;(4)对于坡脚和坡面应加强巡视,对于发现的局部破坏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坡体松散物质有局部垮塌演化为大规模失稳。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城市隧道工程多采用暗挖法施工,该方法具有对地面交通干扰小、对环境污染少的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但隧道爆破振动和噪声给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结合长洪岭隧道和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暗挖隧道的施工情况,分析非爆破与控制爆破开挖方法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采用非爆破与控制爆破适用范围的建议,为今后城市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爆破开挖是隧道建设的主要工序,它的成败与好坏直接影响到围岩的稳定及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和施工速度,是隧道建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安全,控制超欠挖现象,加快施工进度,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光面爆破成为了首选的爆破开挖方式。现结合安定高速公路A2标九龙隧道施工经验,对光面爆破施工技术应用及经济对比分析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4.
李正涛 《隧道建设》2003,23(4):57-60
介绍了光面爆破技术在深圳暗挖排污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详尽阐述了该隧道光面爆破施工的各项技术参数,所取得的技术经济效益,对光面爆破技术作了较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会因为其距离较近导致新建隧道开挖爆破产生的地震波危及既有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本文根据隧道爆破振动影响控制标准,分析了隧道爆破振动强度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爆破振动的技术措施,使新建隧道开挖施工爆破中的既有隧道振动速度值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确保隧道开挖作业安全、顺利地进行。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蕉坞小间距偏压隧道进口边坡变形处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蕉坞隧道右线左侧地势较低、洞口位置地面线高度不能覆盖隧道衬砌的地质条件,采用半明半暗结构、坡脚反压挡墙、边坡小导管注浆、喷射砼及大管棚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洞口段边坡治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林发展 《路基工程》2017,(4):221-225
以厦门新建刘塘隧道为工程背景,介绍了机械-钻爆混合开挖方法在隧道近接施工中的应用;进而通过现场爆破振动测试,探讨赋存内侧临空面条件下,爆破振速的典型时程曲线和最大振速的衰减规律。以萨道夫公式为理论基础,分别对近场测区和远场测区的最大振速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V级围岩的α值约1.5~1.6,K值约为100~130;其中K值明显小于相关规程建议的取值范围,佐证了赋存临空面对减小爆破振动效应的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与既有隧道相距较近时,新建隧道施工会影响既有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增加新建隧道施工难度和工程风险。文中依托大青山隧道与武川至呼和浩特段隧道平行建设,垂直间距约30 m的工程实例,对既有隧道进行质量检测,采用ANSYS/LS-DYNA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研究新建隧道爆破开挖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确定合理爆破参数,并对大青山隧道施工设计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既有隧道衬砌结构与围岩之间局部存在松散、不密实等接触不良现象,围岩局部存在较明显的松散、裂隙带;1#隧道左线局部区域二次衬砌砼强度低于C25设计标准,基本满足设计标准;单次爆破药量50kg、隧道间距40m时衬砌的最大振速超过规范要求,单次爆破药量25kg、隧道间距30m时衬砌的最大振速超过规范要求,单次爆破药量25kg、隧道间距40m时衬砌的最大振速满足规范要求,单次爆破药量12.5kg、隧道间距为30、35、40m时衬砌的最大振速满足规范要求;大青山隧道塌方、影响相邻隧道安全、危岩落石、大变形、交通事故的风险等级分别为Ⅲ、Ⅲ、Ⅲ、Ⅱ、Ⅱ级,可通过加强地质预报、超前支护、注浆封堵及加固、加强通风及变形监控量测等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9.
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爆破振动是城市地下工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在建五山连拱隧道穿越农业银行工程实践为依托,建立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研究爆破引起的建筑物基础振动速度分布规律、范围及控制技术。掏槽眼爆破只存在单临空面,岩体对炸药约束较强,成为爆破控制关键。建议五山连拱隧道爆破进尺为1 m;中导洞掏槽眼同时爆破;上导洞掏槽眼采用分段两次爆破,降低一次爆破炸药量,建筑物桩基础振动速度才能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指导五山连拱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施工。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上覆砂土复合地层条件中进行矿山法隧道施工遇到的开挖面突泥、超挖引起过大地层扰动等问题,提出了利用水压光面爆破的应对方法。根据上覆砂土花岗岩地质条件及隧道开挖要求,计算确定爆破施工参数。利用计算得到的炮眼密集系数及钻孔装药量等参数,可进行钻孔内装药结构设计以及开挖面起爆网络设计。水压光面爆破在复合地层中的应用,可达到精确控制开挖轮廓且高效安全施工的效果,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小间距隧道爆破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复线隧道施工爆破对既有隧道稳定性冲击问题,结合沪蓉线庙垭分岔隧道工程实例,研究了其小间距段施工爆破的振动监测方法、爆破动力特性及其减振控制技术。通过对隧道爆破围岩和衬砌质点振动速度波的频谱分析及其振速预测数学模型的改进研究,分析了隧道振速峰值纵向衰减规律、衬砌振速主频、横断面振速分布规律及爆破掌子面附近振动情况,并以小间距既有隧道中墙迎爆侧破坏为基准,从循环进尺、微振起爆、掏槽结构等方面提出了相邻隧道爆破减振技术措施。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的爆破设计、施工及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党如姣 《隧道建设》2012,32(5):643-648
为了保证土压平衡盾构区间基岩经爆破处理和封闭注浆后的地层的气密性,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与面波地震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隧道范围内的基岩爆破和注浆处理效果的物探检验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定量分析,将爆破和注浆施工质量具体地反映在电阻率值和横波速度数值上。2)实现了对爆破和注浆施工质量的连续监测和最终检验评价,对爆破和注浆施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避免隧道施工爆破过程中对周围构筑物产生危害,结合巩登高速北庄隧道工程施工,采用美国生产的REFTEK130B型地震仪与英国生产的GURALP三分量地震计,对北庄隧道左右线隧道在不同用药量条件下的地表监测点的最大振动幅值与加速度进行了测试,并根据爆破震动监测结果,指导了北庄隧洞施工组织设计,控制施工爆破对隧道上方北庄村房屋的影响,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地铁、公路隧道等地下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如何评价既有隧道的受影响程度是新隧道建设考虑的前提之一。本文首先建立了静力模型模拟既有隧道衬砌的现有受力状态;其次分析了新隧道开挖时引起既有隧道的衬砌应力重分布;然后建立了动力模型分析新隧道爆破时应力波在既有隧道二次衬砌中引起的应力状态;随后将静力模型和动力模型中隧道衬砌的应力进行矢量叠加,评判新隧道爆破开挖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如果爆破振速或任一阶段应力值超出既有隧道衬砌的强度值,则需对新隧道施工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从而保证既有隧道的安全。该评价方法对同类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中主要介绍了聚丙稀腈纤维砼的特性,结合上瑞(上海-瑞丽)高速公路雪峰山隧道的聚丙稀腈纤维砼面层施工实例,说明了聚丙稀腈纤维砼在隧道水泥砼路面滑模摊铺施工中的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拌和、运输及摊铺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董红伟  刘伟煜  马龙浩 《公路》2020,(3):337-343
为有效解决隧道爆破对邻近既有建(构)筑物的扰动破坏,保证后续隧道及建(构)筑物的安全稳定,以重庆长合高速三圣隧道下穿相国寺储气库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三圣隧道的实际工程地质概况、地层岩性分布以及三圣隧道与储气库盖层的空间位置关系,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 LS/DYNA,建立了地层-隧道-储气库盖层模型,结合室内物理力学试验测得的泥岩物理力学参数以及现场实际爆破设计参数,模拟了隧道下穿储气库盖层的爆破振动响应特性,并将模拟值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论包括:(1)隧道爆破质点的振动速度随爆心距的增加而不断衰减,衰减形式服从幂函数形式;(2)对比分析了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所得到的爆破振速结果,两者差异性较小,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所采用的实比例的爆破振动计算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真实爆破过程中的振速衰减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对指导隧道工程开挖爆破施工以及保证邻近既有建(构)筑物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净距隧道后行线的爆破施工会对先行线的初期支护结构产生震动影响.为了研究该影响,笔者结合湖南省某隧道,对小净距隧道后行线的爆破施工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净距时,隧道先行线不同断面、不同位置的衬砌单元主应力及质点的震速,整理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衬砌迎爆侧受爆破震动影响较大,主应力和震速的极值都出现在迎爆侧墙腰位置;衬砌内侧的应力值略大于外侧;主应力和质点震速的极值都随净距的增大而减小;近爆点水平方向的震速值大于竖直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以永吉(永顺—吉首)高速公路上跨焦柳铁路罗依溪隧道路堑的爆破开挖为研究对象,对爆破荷载对隧道主体结构安全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使用的爆破方案对隧道和边坡位移及整体稳定性的影响不大;爆破振动在岩层中50m传播范围内迅速衰减,振速衰减至约为10cm/s,可认为该爆破振动影响的安全最小深度为50m。考虑到岩土计算参数的离散性,建议在开挖深度达到距离路基面10m后采用液压炮头机钻裂施工,以上部分可采取爆破施工。  相似文献   

19.
陈林  周君  周洋  林佳  王永伟 《路基工程》2022,(4):179-183
同种爆破参数对不同类型地层开挖时体现的爆破效果相差明显,运用LS-DYNA软件建立不同倾角下不同层厚节理地层的隧道爆破模型,重点研究不同倾角节理时同种周边眼光面爆破参数下的爆破效果,以探明层状节理隧道爆破规律。结果表明:层状节理围岩下隧道爆破产生的超欠挖明显,且由于重力作用下节理岩块脱落效果及节理面上法向应力较小,超欠挖量随倾角的增大而减小;节理和岩体爆破时吸收的能量也与倾角呈正相关关系,且节理吸收能量约为岩体的15 %~20 %。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内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各种隧道工程大量上马,不可避免地出现两条或多条隧道临近施工。而爆破在隧道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隧道开挖过程中的首要工序,直接影响隧道的工程质量,造价和工期。文章论述了国内临近隧道爆破研究现状,临近隧道爆破振动特性,减振措施和装药量的选择,爆破安全监测,数值模拟及装药机械的现状和发展。总结了现行一些典型的临近隧道爆破振动特性,分析了临近隧道所采取的控制爆破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