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铁路区间光纤综合接入系统,是适应铁路提速后站间距离加长、列车运行速度提高而满足区间综合信息传输需要的区间高速信息系统,其中配置了先进网络监控与管理系统。采用了新一代的微处理器Atmega103、安全可靠的监控通信通道,以及先进的串口通信编程方法,方便、高效地实现了系统的监控。  相似文献   

2.
以兰青二线内试验段区间通信系统改造工程为背景,在普通铁路区间通信系统中植入EPON技术,占用长途光缆中的光纤传输介质,即铁路长途光缆+光区话柱方式,实现铁路车站与区间语音、数据、图像综合通信业务的区间宽带接入,既符合普通铁路区间通信系统用户的使用习惯,又弥补了接入业务的不足,降低了维护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既有铁路GSM-R改造工程区间采用光纤直放站、分布式基站进行弱场覆盖,如何低成本、高可靠的解决区间设备供电,确保铁路移动通信安全运行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直流远供电源系统将车站机房内高频开关电源经局端设备升压后通过供电电缆远距离供给区间通信设备,可满足区间设备I级负荷的供电需求,具有安全性好、可集中监控和管理、便于维护、降低建设成本的特点,是解决既有线GSM-R改造工程中区间设备的供电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于志军 《中国铁路》2011,(12):35-36,74
低频电缆作为传输媒质,解决铁路长大区段的区间通信不能满足运输要求。运用EPON技术,区间设备采用远程供电方案能有效满足区间通信要求,降低工程投资,便于维护管理。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铁路区间通信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集群通信系统特点和功能的介绍,阐述了集群通信用于区间通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全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全线隧道226座177.218 km,隧道及桥隧相连的地段占的比重较高。然而,在这些地段安装通信设备,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安装标准或安装工艺,为了满足客运专线通信系统必须具备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可维护性及可扩展性等要求,以及安装标准统一、质量可靠、美观适用,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研究形成了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内通信设备的安装工艺。在隧道等弱场区域采用光纤直放站以实现GSM-R系统的交织冗余覆盖,光纤直放站的光纤应用的物理需求是复杂的,在此方面的创新设计,为光纤的应用简单化、施工安装明了化、故障查找快速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铁路的快速发展对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容量、抗干扰、高速率的光通信系统必将成为铁路通信系统的骨干。主要叙述除铁路光缆干线长途通信之外的光通信应用,包括列车定位追踪系统的光纤传感技术、融入铁路无线移动网络的光纤无线技术和铁路系统应用无线光纤技术的前景,并提出以标准化工作为先导,推进光纤技术在我国铁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光纤直放站利用光纤作为中继媒介,具有中继传输距离远,信号质量高,稳定性能好的优点,可以解决铁路长大区间的无线覆盖问题,包括铁路提速后,取消中间站的信号补盲、铁路隧道的盲区覆盖、区间的弱场覆盖等.本文通过对比光纤直放站与现有区间弱场中继器在安全性、稳定性及运营维护方面存在的优势,说明利用光纤直放站对无线通信区间弱场进行补强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铁路区间通信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路区间通信的需求和既有解决方案的不足,提出了适合于铁路区间通信的3种新型接入方案,可以分别应用于不同的铁路区段。  相似文献   

10.
介绍铁路班组信息化网络的现状,对近、远期班组信息化业务需求进行分析,阐述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在铁路班组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优势。结合铁路班组信息化工程实践经验,论述光纤到班组解决方案的设计思路,并对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技术在铁路专网综合视频监控、应急通信接入等领域的应用进行展望。在保护既有投资的情况下,GPON技术可快速部署现代化、可视化和移动化的下一代铁路通信光纤接入网,助力全路班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