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切实抓好薄弱环节排查整改确保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度汛的通知》(简称《通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好交通运输行业防汛防台风薄弱环节排查整改,全力保障行业安全度汛.  相似文献   

2.
<正>安全生产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底线和红线。"十二五"以来,交通运输部综合运用制度推进、督导检查、挂牌督办、问责追责等各种手段,组合出拳,系统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对安全生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治理,全力维护行业安全形势稳定。特别是2013年发布的《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首次以纲领文件形式全面统领此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3月7日,温家宝总理签署了国务院第593号令,发布了《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出台。在综合交通运输体制、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收费公路体制、现代运输服务等领域的改革将取得突破。《意见》提出,交通运输部将继续深化大部制改革,提速"大交通"的形成;完善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负面清单,交通运输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施行"黑名单"制度;深化收费公路改革,政府投资的收费公路实行收支两条线,改革收费公路  相似文献   

4.
动向     
<正>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展开日前,自管模式、设计施工总承包、代建+监理一体化,房建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一体化等创新公路建设管理模式的各项试点工作,正在江西、湖南、陕西等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今年4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深化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创新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推行现代工程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简称《改革意见》),作为到2020年指导交通运输行业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改革意见》是如何诞生的?改革有哪些亮点?对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有何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时隔一年.交通运输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各地方交通部门步入了行政体制的大改深水期。  相似文献   

7.
正"政策大门的打开,让原本沉静的道路货运业变得沸腾。尽管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还需要解决许多行业问题,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今年3月初,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无车承运试点运行监测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在全国正式拉开序幕。从去年9月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推进改革试点加快无车承运  相似文献   

8.
政策法规     
<正>交通运输部将在八大领域建立信用评价体系日前,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加强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在政务诚信、工程建设、运输服务、安全生产、信息统计、价格、企业管理、关键岗位从业人员等八大领域重点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实行行业5级信用评价制度和奖惩机制,逐步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信用奖惩联动机制。《意见》明确了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8个重点领域,提出了统一信用制度标准、建设信用信息系  相似文献   

9.
《运输经理世界》2015,(1):22-24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作为到2020年指导交通运输行业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是如何诞生?改革有哪些亮点?对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有何重要影响?"《意见》起草背景交通运输转型发展,改革亟需顶层设计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改革起步较早,正是改革加快了交通发展,释放了交通发展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原交通部根据中央的部署要求,结合交通实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1月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制订《综合交通运输促进法》,该法将成为引领保障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基本法律规范。由于目前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实践及相关理论研究并不成熟,该领域可供借鉴的立法经验不多,该部法律的立法思路、立法内容和关键制度设计都迫切需要开展广泛讨论和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该法立法原则、思路、立法框架和重点内容的探讨,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促进法》的起草拟订工作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信息速递     
正1交通运输行业2017年度成绩单公布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2017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简称《统计公报》)。过去一年,交通运输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开创了交通运输发展新局面。《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铁路营  相似文献   

12.
2015年3月18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的总量达到30万辆。《意见》的正式出台,明确了交通运输行业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领域,对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重点领域、目标规模、技术标准和相关支持配套政策作出详细规定,得到了行业的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3.
正交通运输部财务审计司副司长卢尚艇在"PPP与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高端对话"上做主题发言,他从交通财务工作者的角度,简要回顾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历程,并介绍了下一步改革的方向、重点的任务。他指出,要按照《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规范政府债务管理的要求,引导各地规范举债,用足、用好政府债券,争取中央专项建设基金对交通建设的支持力度。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的行业,公益性特征十分突出和明显,国家财税体制每一次重大的调整和改革都对交通运输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顾我国交通运输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年初,出租车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作为出租车行业改革的主管部委,十多个月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先后深入二十几个不同类型城市开展系统调研,并且还召开了四十余次不同范围的座谈会和专题会议。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的《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  相似文献   

15.
<正>这是行业首次从综合交通运输角度,制定标准化发展规划,归纳了行业发展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对今后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进行布局。作为首个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专项发展规划,研究编制《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标准化规划》)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行业标准化工作战略部署,提高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综合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交通运输部部长、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杨传堂在听取关于《标准化规划》时强调,要切实把研究、制定、宣传、实施、监督、创新和  相似文献   

16.
五洲纵览     
《西部交通科技》2011,(12):102-106
政策法规交通运输部出台意见促进沿海港口健康持续发展日前,针对沿海港口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为防止出现过度超前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促进沿海港口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以促进沿  相似文献   

17.
<正>赋予"裸奔"的网约车合法身份,给痼疾缠身的传统出租汽车对症开出药方,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管理办法》),鼓励创新、改造传统,在深入推动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8.
<正>"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的总量达到30万辆;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设施基本完备,新能源汽车运营效率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这是交通运输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的总体目标。该《意见》的出台,明确了交通运输行业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领域,对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重点领域、目标规模、技术标准和相关支持配套政策做出了详细规定。《意见》明确提出,重点在城市公交、出租汽  相似文献   

19.
<正>"十三五"期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行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此,交通运输部提出开展交通运输重大技术方向和技术策略研究。"十三五"期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行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此,交通运输部提出开展交通运输重大技术方向和技术策略研究。部科技司在广泛征集、国际对标、梳理凝练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大重大技术方向和技术  相似文献   

20.
五洲纵览     
正政策法规《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正式印发为加强和改进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近日,交通运输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了《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是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是统筹协调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内容包括政策制度体系、技术标准体系、标准国际化体系、实施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