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钱大 《汽车与配件》2003,(30):37-38
高压共轨(见图12)储存着高压燃油。同时,由于高压泵供油和燃油喷射引起的压力波动受到共轨容积的阻尼。 这种高压共轨是供所有气缸共用的,故得名“共轨”。尽管共轨提供了大量的燃油,但是它内部的压力实际上是恒定的。这一点保证了从喷油器开启的那一刻起,喷油压力都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2.
《运输车辆》2009,(6):136-136
4.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功能 在共轨喷油系统中,喷油压力的建立与喷油量互不相关,喷油压力不取决于柴油机的转速和喷油量。在高压燃油存储器(即“共轨”)中,始终充满着高压燃油,而喷油量、喷油正时和喷油压力由电控单元(ECU)根据其中存储的特性曲线和传感器采集的柴油机运转工况信息算出,然后控制每缸喷油器的高速电磁阀开闭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2008年,德尔福(Delphi)公司实现了柴油机共轨系统直接驱动压电控制技术产品的批量生产。在德尔福公司200MPa直接驱动共轨系统中,喷油器针阀的运动直接由压电陶瓷执行器驱动,而不是通过电液回路控制动作。喷油器针阀的超快开启和关闭不受喷射压力的影响,在改善排放和燃油消耗的同时,将功率密度和发动机扭矩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寿命期间,出众的多次喷射能力和极小量分段喷射的控制能力确保了这种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优异的喷射性能。  相似文献   

4.
提高共轨喷油器工作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磁阀式共轨喷油器工作特点,研究了提高大流量电磁阀式共轨喷油器工作效率的技术途径。以喷孔前的压力为实际喷油压力,其与供油压力的比为共轨喷油器的有效喷油压力效率;以喷油量与喷油量和总回油量之和的比为共轨喷油器的有效喷油量效率。结果表明:喷油器有效喷油压力效率与有效喷油量效率相互影响;采用异型结构喷油嘴偶件可以有效提高喷油器工作效率;喷油器与燃油轨间高压管路长度、喷油嘴偶件及其他结构参数进行综合匹配,能够进一步提高喷油器工作效率。综合匹配的计算结果表明,在160 M Pa 标定压力下,最大有效喷油压力效率达到108.3%,有效喷油量效率达到96.8%。  相似文献   

5.
陈建国 《汽车电器》2008,(12):33-36
以喷油器的检测为核心,提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喷油异常故障的检测诊断程序,建立检测流程框图;介绍就车检测喷油故障的方法与检测结果分析方法,提出故障喷油器的筛选方法;简要介绍故障喷油器试验测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在一种灵活的共轨喷油器驱动电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的充电速率、放电速率和保持电流对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的瞬态响应、一致性、最小油量控制和多次喷射的影响,为实现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的上述各种特性综合最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磊  李京 《汽车运用》2011,(8):39-40
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工作原理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燃油系统的核心部件是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CRDI),由高压油泵、共轨油管、高压油管、喷油器、电控单元、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经高压油泵产生的高压燃油,输送到多个喷油器并联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分析,运用数学建模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下搭建了共轨系统模型,并借助于dSPACE设计了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在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建模过程中,主要根据容积模型和伯努利方程对喷油器、高压油泵和共轨管等分模块进行建模。经试验验证,所搭建的共轨系统模型配合合理,可以很好地模拟共轨系统;对轨压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表明,前馈结合PID反馈的方法比传统PID控制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应对目前和未来的排放法规,柴油机设计中必须采用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支持的现代燃烧过程,对燃油喷射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德国博世(Bosch)公司最新研发出具有压电喷油器和高压泵CP4的200MPa柴油机共轨系统,该系统是开发新型燃烧过程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产品。这种200MPa高压共轨系统的开发,为发动机制造商实现所要求的排放水平、降低燃油消耗进而降低CO2排放提供了稳固的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0.
1.2高压油路 系统最高油压可达135MPa。高压油路中,具有喷油泵、燃油压力调节器、共轨蓄压器、共轨蓄压器燃油压力传感器、限压阀、限流阀、高压油管和喷油器等部件。  相似文献   

11.
高压共轨系统预喷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可实现预喷、主喷和后喷的多次喷射,达到燃烧柔和效果,有效地降低燃烧噪声,减少排放,是世界内燃机行业公认的未来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发展方向。在预喷机理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预喷的控制策略,解决了预喷控制中有关喷射协调、预喷油量、喷射起始时刻、喷油器作用时间和预喷释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钱大 《汽车与配件》2003,(31):28-29
(7)喷油器 A.任务 喷油起点和喷油量由电触发的喷油器调节。这些喷油器取代了传统柴油机的喷油器壳体总成(喷油嘴和喷油器壳体)。 与现有的直喷式柴油机喷油器壳体总成相似,最好采用夹子将喷油器安装在气缸盖上。这意味着共轨燃油喷射系  相似文献   

13.
4 CA4DC2系列电控高压共轨发动机电气原理 在共轨喷油系统中,喷油压力的建立与喷油量互不相关,喷油压力不取决于柴油机的转速和喷油量。在高压燃油存储器(即“共轨”)中,始终充满着高压燃油。而喷油量、喷油正时和喷油压力由电控单元(ECU)根据其中存储的特性曲线(脉谱图)和传感器采集的柴油机运转工况信息算出,然后控制每缸喷油器的高速电磁阀开闭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共轨系统新的发展。为改善共轨喷油器的漏泄特性,提出了内腔式共轨电控喷油器;为增强共轨系统喷油规律的可控性,提出的高低压组合式的新一代共轨系统,为共轨系统的发展研究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高压共轨喷油器精密偶件的泄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尚勇 《汽车工程》2004,26(6):666-670
高压共轨电控喷油系统中,随着燃油喷射压力的大幅度提高,燃油的粘度-压力效应、粘度-温度效应凸显。作者分析了高压共轨喷油器精密偶件中的泄漏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考虑了燃油的粘压效应、粘温效应后实际的泄漏量并不十分严重;如果考虑油液的极化效应、进口起始段的效应以及环形槽的影响,实际泄漏量可能还会减小。  相似文献   

16.
一种高压共轨喷油器控制阀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流量、高转速高压共轨喷油器回油量大、响应慢的问题,设计一种带滑阀结构的共轨喷油器控制阀,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高压共轨喷油器控制阀关键结构参数对喷油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喷油器控制阀滑阀结构设计研究。通过试验验证了共轨喷油器控制阀增加滑阀结构设计后对提高喷油响应速度、降低回油量有明显的作用,优化了喷油器的性能,提高了供油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高压共轨喷油器喷油量均匀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高压共轨系统的喷油要求,进行了电控喷油器喷油量均匀性分析和试验。着重讨论了影响喷油器喷油量均匀性的关键因素,分析了喷孔加工精度、驱动电路、共轨压力等对喷油量均匀性的影响,进行了用不同的脉宽增量修正喷油量试验,修正后喷油量均匀性能达到3 %~5 %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以飞思卡尔32位芯片为微控制器,控制新型芯片mc33pt2000,开发驱动电路和驱动软件驱动喷油器和燃油计量单元电磁阀。相比于传统的控制芯片,mc33pt2000芯片通过编程控制可以灵活调节电磁阀驱动电流、驱动电压以及驱动电流各阶段的时间,控制精度高、调试周期短,提升了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开发的灵活性,便于后期对驱动电压和电流进行调试修改。通过设计的驱动电路测得不同升压电压下的喷油器电磁阀电流响应时间和能耗,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柴油轿车用第三代压电直接控制式喷油器的共轨喷油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5月,博世公司推出了第三代柴油轿车用压电直接控制式喷油器共轨喷油系统,这是柴油共轨喷射技术领域内的一次技术飞跃,其显著特点是集成在喷油器体中的压电执行器能使喷油器迅速开闭。与迄今为止最好的电磁阀或压电阀控制的喷油系统相比,这种第三代轿车用压电直接控制式喷油器共轨喷油系统能降低柴油机排气有害物高达约20%.而且其新颖的调节功能有助于提高喷油量的计量精度。  相似文献   

20.
传统机械发动机的燃油喷射是依靠喷油泵压力的连续波动来实现的,这种喷射方式在经济性、动力性以及排放性上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发动机的需要。共轨喷射发动机避免了传统燃油喷射发动机的缺点。本文从原理和系统结构上对传统机械燃油喷射发动机和共轨燃油喷射发动机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