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倾式箱型拱肋的定位,采用控制点的绝对误差为准则,往往会隐藏定位节段的偏转误差,影响安装节段与整体的控制精度。以总跨径231 m的外倾式非对称吊杆拱桥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非对称外倾式桥梁钢拱肋、钢箱梁的安装控制过程,提出采用轴线和偏角双控的定位方法,可靠地控制外倾式拱肋、非对称受力的箱梁节段的安装与施工精度。通过该方法在建工程外倾式拱肋节段的空间定位过程中的应用,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可靠地减小拱肋、箱梁在安装过程中的施工误差,为外倾式拱桥等类似工程的拼装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商合杭高铁淮河特大桥主桥采用(112+228+112)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和柔性拱组合结构。主跨跨中大节段钢管拱肋采用整体同步提升拼装法进行安装。钢管拱分成36个小节段,钢管拱肋在工厂制造后,经水路运输至桥位,在桥下拼装场内组拼成8个大节段钢管拱,采用500 t浮吊依次吊装上桥,桥面上的同步提升吊架和数控同步系统整体提升钢管拱到位,最后通过桥面汽车吊具吊装钢管拱嵌补段合龙完成。  相似文献   

3.
阜阳市向阳路颍河大桥主桥为(47+148+47)m三跨下承式梁拱组合体系钢结构拱桥,为保证主拱圈的横向稳定,在两片主拱圈顶部设置一道"X"型三维曲面构造钢箱结构风撑,采用搭设支架辅以高架龙门吊在离桥面31.5 m高空进行风撑拼装。运用计算机建模,三维测量放样等技术在车间建立胎架整体制造,然后切割成方便汽运的运输节段,将运输节段在施工现场组拼成大块吊装节段,采用起重量75 t高架龙门吊全覆盖拼装施工;利用三维空间坐标系采集每个吊装节段控制点的三维坐标,通过调节砂箱三维坐标控制风撑定位。为保证风撑拼装顺利合龙,先对称拼装四角处节段,后拼装中间合龙节段,合龙节段预留50 mm的收缩量,根据合龙当天气温现场切割合龙段。实践证明,该桥施工采用一系列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施工难题,保证了大桥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4.
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宜昌至恩施高速公路支井河特大桥位于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主桥为1-430 m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双肋拱肋纵向分30个节段,安装利用缆索吊装系统,采用"两岸无风缆双肋整体对称悬拼、齐头并进至跨中合龙的斜拉扣挂法"施工技术。介绍拱肋节段拼装缆索起重机系统、斜拉扣挂系统、无风缆双肋整体分段悬拼施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5.
以新建京沈客专沈阳蒲河特大桥为例,介绍了原位拼装提篮式钢拱桥的施工技术。该施工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拱肋节段的对位精度上,钢拱桥在厂内制造过程中必须在专用胎具上进行组对,对每个节段相对位置关系进行测量、精确对位;在桥址安装时,首先依靠精确的三维模型,计算出各拱肋节段接口处的空间坐标,并根据计算坐标定位各拱肋节段的精确位置及姿态。该定位工艺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蒙华铁路湖南段京广铁路特大桥跨通海路128 m简支钢桁梁拼装为研究对象,阐述利用BIM技术模拟钢桁梁支架原位拼装施工方法。建立钢桁梁桥整体BIM模型,进行各部件间碰撞检查,提高加工制作效率,降低返工风险;建立钢桁梁桥原位拼装支架体系和起重龙门吊BIM模型,利用BIM技术进行场地优化布置,并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确保施工安全;模拟钢桁梁拼装BIM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钢桁梁杆件精确加工和精准安装目标,保证了拼装质量和工期、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受海洋大风环境的影响,建设条件异常复杂。平潭侧引桥采用双线64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节段预制造桥机整孔拼装施工。为适应桥址恶劣的大风环境,研发了SPZ2700×2/64型箱梁节段拼装双孔连做造桥机,采用先进的风速预警系统及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集成技术,提高了节段梁定位精度与拼装效率,降低了台风期间工程安全风险;针对海洋腐蚀环境对桥梁结构耐久性进行研究,对梁体节段预拱度和线性控制进行了分析,确保梁部节段拼装施工质量可靠、线形精准。介绍复杂恶劣海洋大风建设环境下,双线64 m大跨度简支箱梁结构设计、节段预制施工、线形控制及耐久性等创新技术,对推动我国铁路混凝土桥梁预制拼装技术的提升,复杂海洋环境下桥梁结构耐久性技术的应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宜昌长江大桥主桥两跨2×275 m刚构梁钢管柔性拱先梁后拱的施工技术。在已施工的刚构梁桥面上,在边跨梁面上设置一台固定式吊机做提升站,两主跨梁面上设钢管拱拼装支架;拱肋经汽运、水运至提升站下,由提升站将拱肋节段提升到梁上,经梁面运输车运至拼装位置,而后由梁面走行式龙门吊机负责将拱肋吊装及组拼成两个半跨,千斤顶张拉扣索竖转钢管拱合龙成拱。对钢管拱竖转施工结构进行了介绍,对钢管拱竖转施工方案、安装方法步骤以及同步提升竖转施工控制要点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9.
在大风频发天气下,在作业最大高度近52 m的高空以12.5 d/孔的施工进度指标将11个节段箱梁拼装成1 700 t重量的48 m双线简支高速铁路箱梁,安全风险极高,国内双线高速铁路施工中为数不多。以红柳河特大桥48 m节段箱梁拼装施工为依托,通过对造桥机比选、设计及改装,以及各工序的探索和实践研究,总结得出风区及高空条件下48 m高速铁路双线简支箱节段拼装的一套独特完善的施工技术,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安全、质量等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达到预期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为今后类似桥梁施工提供技术支持及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钢-混凝土结合桁架拱桥成桥后达到合理的内力和线形状态,以成都—贵阳铁路鸭池河特大桥为例介绍了大桥施工全过程控制技术.拱肋钢桁架拼装阶段,重点控制预拼场内胎架上拱肋节段组拼线形和桥位处拱肋节段悬臂拼装线形;拱肋混凝土浇筑阶段,根据模拟分析结果优化拱肋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并对关键受力部位进行重点监测;主梁大节段浇筑阶段...  相似文献   

11.
节段拼装箱梁施工技术体系中节段块的拼装和箱梁线形控制是施工关键环节。本文以56 m节段拼装箱梁湿接缝施工技术为背景,对节段块吊装和箱梁线形控制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节段块预制期间施工几何尺寸的精准控制是保证桥梁线形控制的基础,节段块拼装线形控制是在已预制节段块成品合格的基础上,在箱梁"化零为整"的过程中对箱梁的线形进行分部控制。本文就节段运输、节段吊装、位置调整、湿接缝施工及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压浆等工序施工工艺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速铁路连续梁-拱组合桥拱肋施工,依托工程案例总结原位拼装法、节段提升法、顶推纵移法、竖向转体法4种不同的施工方案,对各施工方案的临时结构设计、工艺工法及工装设备进行详细描述,分析各施工方案的优缺点及不同条件下的适用范围,并对各施工方案应用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及建议。比选分析表明:4种拱肋施工方案在不同的桥址现状、桥梁跨度、施工环境等条件下均表现出一定的适用性,随着桥梁跨度的不断增大及施工工装设备不断进步,拱肋施工技术也朝着整体架设方向发展,从而导致节段提升法、顶推纵移法及竖向转体法的技术优势更加显现,应用时需根据施工现状、技术条件等择优选择。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既有铁路黄河桥改造方案,结合项目实际和现场条件,提出3项优化措施:墩帽改造采用永临结合"钢壳"方案,减少常规模板安装、拆除等工作量;利用旧梁整体提升架、梁顶有轨小车和新梁拼装大型桥式门吊等措施提高施工物资运输效率;适度扩大并均衡配置钢梁场地规模,增加钢梁单次安拆节段数,减少施工循环次数。以上措施有效加快了工程建设,缩短工期约120 d。  相似文献   

14.
预制节段拼装连续梁桥设计要点和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预制节段拼装连续梁桥构造设计要求、设计计算方法及预制拼装施工关键施工技术。针对苏通大桥75 m跨径连续梁桥工程实例,对桥梁线形控制、匹配面处理、体内体外预应力施工等要求进行探讨,为类似工程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5.
节段预制拼装连续刚构施工具有节段梁预制质量轻、运输方便、拼装成桥速度快、环境干扰小等优点,为城市高架桥梁设计和施工所青睐。介绍了结合节段预制拼装连续刚构桥梁施工实践研发的节段预制装配化模具、测量塔、线形监控软件、临时支墩、托架、装配式支架、湿接缝施工移动模架、临时预应力张拉装置、移动式防护装置等装配化模具。新技术和新工艺将进一步推动节段预制拼装工艺向更加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内建筑行业"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大型预制构件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程实体中。在此大环境下,上海轨道交通尝试将双U异型节段连续梁桥形式运用到轨交建设中,17号线10标项目节段拼装连续梁桥,截面为U型与箱型结合的复合变截面形式,每座桥三跨一联,该节段梁采用短线法预制、悬臂平衡法进行拼装。本文主要介绍了双U箱型复合变截面节段梁桥节段拼装施工技术,从节段梁运输、拼装方式的选择,架桥机形式的选择及功能设计,悬臂平衡拼装线形控制技术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工程顺利实施并获得了参建各方一致好评,该综合技术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ZX32m/900t预制节段拼装造桥机的总体组成、结构设计。结合郑西客运专线列斜沟、磨沟河两座大桥箱梁预制节段拼装实际,并详细阐述了ZX32m/900t预制节段拼装造桥机的特点、施工工艺及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新光大桥是一座三跨连续中承式刚构钢桁拱桥,其钢箱桁架与预应力混凝土V型刚构连接的钢混联接技术为国内首次采用的创新技术,施工难度大.新光公司在实施以设计施工联合体为总承包主体的施工图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四层次、十方位"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有效促进了新光大桥在深水承台钢板桩单层围堰施工、大体积三角钢构施工、钢拱肋大节段整体提升与安装合龙等施工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柳州市广雅大桥为海鸥式中承钢箱拱桥,桥型优美,施工工艺复杂,为国内外拱桥的杰出代表作.本文以广雅大桥为例介绍了钢结构不规则大节段吊装的施工技术.采用两台吊机,通过对吊装设备的重量和起吊高度、吊装节段的重量和安装精度的计算,保证了吊装施工的可实现性;通过将拱肋分成多个节段,预制组拼整体吊装,解决了场地狭小和吊装能力小的问题.最终精确、安全地完成了拱肋吊装.  相似文献   

20.
双跨118 m的湖南酉水二桥为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主拱肋施工采用缆索吊装(无支架)施工技术,最大吊装质量近50 t。该文介绍了拱肋吊装施工工艺、缆索吊系统及扣挂系统设计和安装,指出了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