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EDC循环中,基于试验验证测量轻型车I型排放试验结果时,底盘测功机不同阻力设定的方法对排放、油耗结果有影响。在查表法和滑行法两种不同的阻力设定下,对测功机的阻力设定方法进行理论分析,进行油耗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Ⅰ型试验时,利用标准推荐阻力对底盘测功机进行设定时测得的综合油耗比利用实际滑行阻力设定时测得的高。  相似文献   

2.
底盘测功机阻力设定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马杰  周华  陆红雨  高俊华 《汽车工程》2006,28(9):873-876
从底盘测功机模拟汽车滑行阻力的原理入手,对汽车在道路和转鼓上所受的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影响底盘测功机阻力设定的因素,如轮胎压力、车辆的载重负荷以及在转鼓上所设定的惯量等级等,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底盘测功机的阻力设定对汽车的尾气排放和油耗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增大底盘测功机的阻力设定将使车辆的油耗和尾气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3.
底盘测功机阻力设定对汽车排放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分析了底盘测功机在标准推荐阻力和实际滑行阻力两种设定方法下对整车油耗、排放等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Ⅰ型试验时,利用标准推荐阻力对底盘测功机进行设定时测得的CO2值比利用实际滑行阻力设定时测得的大;Ⅲ型试验时两种设定方法对测试结果没有影响;Ⅵ型试验时,利用实际滑行阻力设定时测得的HC、CO和CO2值比推荐阻力设定下测得的小。  相似文献   

4.
国六标准中滑行法底盘测功机阻力设定在国五标准迭代法基础上增加了固定运转法,不同滑行法可能导致整车排放和油耗试验中转鼓加载力不同,进而影响整车排放和油耗结果。针对两种驱动形式车辆,分别采用两种滑行方法(固定运转法、迭代法)进行WLTC (Worldwide Light-Duty Test Cycle,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工况常温冷启动气体污染物排放和油耗试验,对比结果差异,为后续整车转鼓试验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计算域对气动阻力的影响,根据实车风洞的结构参数搭建了数值风洞模型,并以开源模型DrivAer为研究对象,开展了12种车辆形态的数值风洞仿真与开阔路面仿真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光滑车底时,两种仿真得到的阻力值相差较小,为6~12个点(counts);详细车底时,两种仿真得到的阻力值相差较大,为17~22个点(counts)。两种仿真得到的两种车辆形态之间气动阻力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改变车底和气坝时,两种仿真得到的气动阻力变化量相差9~15个点(counts)。  相似文献   

6.
仇健  谷正气  王师  张清林  胡彭俊  张海峰 《汽车工程》2011,33(2):118-121,147
为了研究队列行驶时不同的车间距对领航车辆气动阻力的影响,采用风洞试验方法,分别测量了队列行驶工况下领航车辆和领航车辆单独行驶时的阻力系数.又运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以上工况中领航车辆尾部纵对称面内的流场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车间距的缩短,领航车辆阻力值降低,降幅最大达41.66%,并且尾部流场的涡的拖曳距离、扩...  相似文献   

7.
不同海拔对汽油车排放与油耗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辆汽油车在海拔环境模拟舱内进行0、1 520和3 030m海拔下的排放和油耗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密度降低,车辆行驶阻力减小,汽油车节气门开度和点火提前角增加,排气温度降低,车辆冷起动时的排放恶化,但油耗降低;海拔3 030m处,车辆CO、THC和NOx排放增加了17.8%,8.4%和29.7%,油耗降低9.5%。  相似文献   

8.
针对即将实施的新油耗测试循环,采用不同的浸车温度,在底盘测功机上对一台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车辆进行WLTC(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duty Test Cycle,全球统一轻型车测试循环)油耗测试。重点分析了WLTC中第一阶段中决定待测车辆油耗的3种排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未燃碳氢的排放。结果表明,随着测试循环的进行,车辆运行状况趋于稳定,不同浸车温度条件下排气污染物的生成量也趋于相近,不同浸车温度对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未燃碳氢3种排气污染物以及油耗的影响差异主要体现在低速段,除此之外,相比于二氧化碳在整个低速段持续大量生成,一氧化碳和未燃碳氢则主要在冷启动后、测试循环开始20s左右达到峰值。研究发现,相同试验条件下,采用较高浸车温度(26℃)比采用较低浸车温度(23℃)更有利于轻型车在WLTC中的油耗测试。  相似文献   

9.
对车辆在转鼓上的运行过程进行受力分析,提出通过计算修正后的循环能量需求来对油耗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10辆车分别使用国六标准中规定的两种阻力加载方式——"滑行法"和"计算法"进行WLTC油耗测试,结果显示,修正后的循环能量需求差异比值同车辆综合油耗的差异比值基本一致。比较了不同参数车辆各自采用这两种不同加载方法下的WLTC循环能量需求的差异,结果表明,当车辆空气阻力系数小于0.4时,采用滑行法的油耗结果要小于计算法;而对于空气阻力系数较大的载货汽车或多用途乘用车,两种加载方式下油耗差异较小。两种阻力加载方式下的油耗差异随着车辆空气阻力系数的增大呈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对WLTC循环的油耗测试中车辆阻力加载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通过AVL_Cruise软件搭建的车辆油耗仿真模型的结果准确性问题,文章重点研究了如何搭建优化AVL_Cruise软件油耗仿真模型及仿真模型中各个车辆参数对油耗结果的影响,并将其仿真结果与实车油耗数据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主减速比、仿真阻力参数、发动机万有及外特性曲线等众多参数,可使搭建的仿真模型的油耗仿真计算结果与实车油耗数据几乎一致。多次仿真试验数据与实车油耗对比的有效性直接表明了,后续可通过AVL_Cruise软件仿真模型对实车油耗摸底,并搭建油耗数据库为后续降低车辆油耗做好数据支撑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