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混凝土箱梁桥竖向预应力失效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混凝土箱梁桥竖向预应力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一方面是采用有粘结的高强精轧螺纹钢筋作为竖向预应力筋,施工工艺要求高,难以符合设计要求;另一方面是设计规范中关于竖向预应力抗剪强度计算之规定也不完善。建议采用无粘结的预应力钢绞线作为竖向预应力筋,提出新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等,并探讨这些对策在施工与设计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加,预应力钢绞线长度随之增加,长束预应力钢绞线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加大.本文结合津秦铁路客运专线跨唐津高速公路下坞蓟运河特大桥预应力现浇126 m长连续梁施工,介绍了顸应力钢绞线波纹管定位控制、钢绞线穿束、设备选型、改进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过程,施工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保证长束预应力钢绞线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大跨连续箱梁桥普遍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其中竖向预应力的使用增强了腹板的抗剪能力,防止裂缝的产生。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竖向预应力常常出现压浆不密实的情况,不能使预应力筋与梁体混凝土牢固粘结为整体,还会引起预应力筋锈蚀,从而影响预应力梁的寿命。本文根据长湾澧水大桥竖向预应力筋施工方案,总结了如何提高竖向预应力孔道压浆畅通度,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伟  周辉 《铁道建设》2005,(4):23-25
老庄河特大桥1^#、5^#墩墩身为竖向预应力混凝土双柱式矩形空心薄壁柔性墩,每个墩为双肢单箱单室矩形截面,每肢墩身中设置32束9Фj;15.24mm钢绞线竖向预应力束,采用连接器接长分段施工,钢绞线最长达到了31m。在墩身施工中成功运用分段拼装脚手架、分段提升钢绞线的施工技术,取消了一次连接,保障了工程顺利完工。  相似文献   

5.
李真  阎贵平 《铁道建筑》2003,(10):41-43
高架桥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是在预应力筋的部位预先留出孔道以便安置钢绞线,养护后再将经过试验检验过的预应力筋穿入孔道,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再进行张拉及孔道灌浆。文章针对北京地铁13号线清河高架桥现浇箱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概述性的描述,并总结预应力施工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锚固区钢绞线锈断对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黏结性能的影响,对6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静力拉拔试验.通过设计电化学快速锈断钢绞线、缓慢切割钢绞线和直接放张3种应力释放方式,研究应力释放方式、混凝土强度和箍筋直径对断后预应力钢绞线黏结性能的影响,揭示预应力钢绞线与混凝土黏结力沿纵向的分布规律,得到预应力钢绞线的黏结-滑移曲线以及试件达最大拉拔力时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裂缝分布形态.试验结果表明:钢绞线与混凝土的黏结破坏由拉拔端逐渐向自由端发展,应力释放速度越缓,试件初始损伤越小,拉拔过程中黏结性能越稳定;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增大箍筋直径均可提高预应力钢绞线与混凝土间的黏结强度;试件破坏形式主要为黏结失效或预应力钢绞线断裂破坏.本研究为完善锈蚀钢绞线与混凝土间黏结性模型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通过理论分析、试验、实践,研究混凝土箱梁腹板内竖向预应力筋预应力损失大、作用效果差的成因,提出对策与措施,以保证竖向预应力作用效果,避免腹板出现主拉应力裂纹。研究结论:设计中,对竖向筋控制应力与屈服强度的比值进行控制;计算由锚具变形和缝隙压缩等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时,取1.65 mm的回缩值;增加由锚垫板安装误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并取3.3 mm的回缩值;考虑混凝土和水泥浆水化热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施工中重视施工工艺的改进和完善;控制锚垫板安装倾角误差,做到"两平一直",控制锚垫板与螺帽的夹角在1°以内;使用扭矩扳手拧紧螺帽,对32和25竖向筋的锚固扭矩分别取1 200 N.m和600 N.m;采取二次张拉和超张拉工艺;前段梁与后段梁连接处的4组竖向筋与后段梁的竖向筋同步张拉。  相似文献   

8.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梁伟江 《铁道勘察》2005,31(6):76-78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关键工序中的支架基础处理、箱梁底模安装、支架系统预压和卸载、波纹管定位安装、钢绞线张拉及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东海大桥70 m箱梁预应力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海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大桥,对预制70m箱梁施工各环节要求非常高。阐述70m箱梁预制过程中的预应力张拉和真空辅助压浆技术。预应力筋张拉包括安装预应力管道、制作及穿放钢绞线、张拉钢绞线等工艺。重点介绍真空辅助压浆技术在东海大桥箱梁预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合九铁路9号桥体外预应力加固Ansys仿真分析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整治既有线小跨度低高度钢筋混凝土梁普遍存在的竖向刚度不足的病害,应用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适用性,并对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和体外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方案进行方案比选;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与理论分析的对比验证,结论为:体外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加固技术可有效恢复小跨度低高度钢筋混凝土梁竖向刚度,具有经济高效、施工便捷、对铁路运输基本无干扰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