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制桥墩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当今世界热门研究的新型高性能材料,在未来建筑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应用RPC预制桥墩,可以充分发挥RPC材料的高强度、高密实性、高韧性与高耐久性,使现代桥墩结构轻型、高强和快速施工。文章探讨了活性粉末混凝土应用于高架桥桥墩的可行性,对高架桥RPC预制桥墩的结构设计及受力进行研究,通过算例与传统结构进行了比较并给予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活性粉末混凝土抗拉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钢纤维含量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拉伸性能试验,测定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及轴心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研究钢纤维体积率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呈线性增大规律;给出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关系;提出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模型参数.研究成果可为活性粉末混凝土在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5.
6.
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传统钢管混凝土粘结强度的设计理论与试验方法,设计2组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Powder Concrete,RPC)柱试件,进行钢管与RPC之间界面粘结强度试验研究.考虑施工条件以及工程造价等因素,对RPC配合比和试件养护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试件的反复推出试验,得到钢管RPC柱的荷载-滑移曲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管RPC试件的第1次轴心推出试验曲线与普通钢管混凝土试件的轴心推出试验曲线有相似的规律,而其反复轴心推出试验曲线与普通钢管混凝土试件的反复轴心推出试验曲线的规律有差异,而且钢管RPC试件的奇数次轴心推出试验曲线与偶数次轴心推回试验曲线没有对称性;采用蔡绍怀提出的粘结强度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钢管RPC粘结强度与试验得到的结果相近;自然养护条件下RPC的立方体强度约为蒸汽养护条件下的88%,自然养护条件下钢管RPC的粘结强度低于蒸汽养护条件下钢管RPC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7.
根据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具有超高强度的特点,确定RPC梁非线性破坏模式,即受压区RPC不屈服,其应力呈线性分布;受拉区计入RPC的拉应力,并考虑其非线性阶段的贡献.在此基础上,运用自行编制的遗传算法程序调用ANSYS建立的结构分析模型,对高跨比为1/10,1/12,1/14和1/16,跨度为16,20,24和32m的铁路RPC T形梁进行优化计算.优化计算结果表明,RPC T形梁的经济高跨比为1/14;对优化结果产生主要影响的约束条件是刚度和RPC的拉应变,构造要求也会对优化计算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通过拉拔试验,对活性粉末混凝土与碳纤维筋的粘结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水胶比、钢纤维掺量及硅灰掺量等材料参数对粘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粘结滑移曲线的形状主要与碳纤维筋的表面形状有关,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配比无关;碳纤维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随着水胶比的降低而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并不明显;钢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地提高粘结强度,是影响粘结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掺入硅灰有利于改善粘结性能,但其掺量有一个最佳范围,在本次试验中,硅灰的最佳掺量为0.25~0.35。 相似文献
10.
对32 m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槽形梁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出不同工况下的剪力滞系数,并对剪力滞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梁的剪力滞效应较普通混凝土梁更加明显;对其横向和纵向弯矩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对横向弯矩影响线的研究表明,受空间作用的影响,梁上任意一点受力均会在某一截面产生不可忽略的横向弯矩;对纵向弯矩影响线的研究表明空间作用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槽形梁换算荷载的影响在越靠近端部影响越明显,且该影响不可忽略,所以在设计该种梁时需要在靠近端部位置充分考虑空间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13.
构件预应力局部影响区与混凝土弹性模量,梁截面尺寸等因素有关。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箱形梁进行数值计算,结合圣维南原理得出预应力局部影响区约为0.5倍梁高的结论,并按相似理论设计模型梁进行实验证明了这一结论,对RPC箱梁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变形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不同直径和不同埋长的普通热轧变形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钢筋拔出试验,研究变形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及粘结—滑移的本构关系。研究表明:活性粉末混凝土与钢筋的极限粘结应力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加而下降,钢筋直径相同时随着锚固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提出普通热轧变形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极限粘结强度与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运用该计算公式得出,直径为14和16 mm钢筋的锚固长度适宜取3倍钢筋直径,直径为18 mm钢筋的锚固长度适宜取4倍钢筋直径。根据试验数据回归出基于相对保护层厚度和相对有效粘结长度的极限粘结应力计算公式和粘结应力与滑移的本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16.
活性粉末混凝土T形梁抗剪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变模型试验梁的剪跨比、配箍率和纵筋配筋率,对12根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RPC)T形试验梁进行试验,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T形梁抗剪承载力和破坏形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活性粉末混凝土T形试验梁具有较高的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剪跨比在1~4范围内时,试验梁的破坏形态表现为斜压和剪压破坏,且与普通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有着明显差异;剪跨比、配箍率和纵筋配筋率对试验梁的抗剪承载力影响显著,抗剪承载力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减小,随配箍率的提高而提高,随纵筋配筋率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黏结性能的梁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梁式黏结试验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性能。研究表明:活性粉末混凝土梁式试验中的黏结破坏呈现钢筋拔出破坏、钢筋拔出与混凝土劈裂破坏共同发生等两种破坏形式。活性粉末混凝土与钢筋的极限黏结强度及所对应的滑移值分别约为普通混凝土的2倍左右。通过试验给出黏结应力-滑移曲线,曲线分为微滑移段、滑移段、滑移加速段和下降段等4个阶段。分析表明:保护层厚度及埋长对钢筋黏结锚固特征值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试验与分析提出用相对保护层厚度及相对埋长表示各阶段黏结锚固特征值的拟合计算公式,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