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容错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车诊断系统中应增强容错功能,即当有些部件失效时,它们在系统中的功能可由系统中的其它部件完全或部分代替,使系统保持规定的性能或不丧失最基本的功能,葆维持在某故障状态下,使汽车返回维修点后再维修。详细介绍了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容钷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智能汽车对制动系统的冗余安全要求,基于集成式电控制动系统(Integrated Electronic Braking Control System, IBC)和冗余制动单元(Redundant Brake Unit, RBU)构成的冗余电控制动系统,设计针对电流传感器故障的软件冗余和硬件冗余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分析冗余电控制动系统工作原理,针对IBC中电流传感器故障设计冗余电控制动系统容错控制机制,并对电流传感器进行故障诊断以获得冗余电控制动系统的故障状态;然后,根据电流传感器故障诊断结果设计不同的容错控制方法,以满足容错控制机制的需求,设计基于坐标变换的软件冗余容错控制方法实现单相电流传感器故障容错控制,在对RBU的进液阀及出液阀进行增压/减压特性分析与测试后,设计RBU压力控制算法,实现多相电流传感器故障的RBU硬件冗余容错控制;最后,搭建硬件在环试验台进行硬件在环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RBU压力控制算法能够实现轮缸压力控制,容错控制机制能够根据电流传感器故障诊断结果选择正确的容错控制方法,软件冗余和硬件冗余容错控制方法能在基础制动功能和主动制动功能下完成冗余电控制...  相似文献   

3.
汽车电控系统的结构和控制算法日趋复杂,控制范围日益扩大,控制精度日益提高,正向综合控制和智能控制的方向发展。随着电控系统复杂性的提高,对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控系统故障的自动检测、诊断及容错技术为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国相继开发的各种汽车电控系统中,几乎都不同程度地配有故障自检测和自诊断功能,  相似文献   

4.
现代汽车电控系统日趋复杂,给汽车维修工作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子控制系统的安全容错处理能力,使汽车不致因为电子控制系统自身的突发故障导致汽车失控和不能运行。针对这种情况,汽车电控技术设计人员在进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设计时,增加了故障自诊断功能模块。它能够在汽车运行过程中不断监测电子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汽车发动机的电子控制(ECU)系统中,都设有故障自诊断系统。该系统是利用ECU对电子控制系统中的电路、各部件的工作进行监测、诊断、及时发现并找出系统的故障,其具体功能有。  相似文献   

6.
邱浩  王志胜 《汽车工程》2008,30(5):420-423
电喷汽车发动机的容错控制对于改善汽车发动机的排放、经济性有重要作用.针对传统的失效保护功能的缺陷,提出使用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的主从神经网络建立某型电喷发动机的容错控制模型.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周洁  子荫 《汽车电器》2001,(1):33-36
巡航控制系统可控制汽车自动以恒定的速度行,有利于减轻驾驶员的操作负担、节省燃油和提高驾驶舒适性。介绍了巡航控制系统及基于其上的自适性巡航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各主要部件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1、自诊断系统的功能特点 (1)自诊断系统的功能 现代汽车的电控系统都配备有自诊断系统,ECU的自诊断系统主要用于检测电子控制系统各部件的工作情况。自诊断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行车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液力缓速器作为一种使用更可靠持久的辅助制动装置,将逐步替代电涡流缓速器,应用到旅游客运汽车、工程用车、重型运输汽车等车辆上。液力缓速器的分级制动及坡道定速功能,采用微处理控制器ECU的方式来实现。但是,ECU的线路、部件等因素的故障都会导致缓速器自身或协调功能异常及性能下降,给用户山路行车安全造成威胁。由于ECU系统的复杂性,汽车维修工作将变得困难,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要求变得更高;另外,为避免电子控制系统自身的突发故障导致车辆安全问题,控制系统应具有安全容错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汽车发动机的控制电脑ECU,设置了故障自诊断系统,它主要用来监测电子控制系统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并且根据电子控制系统的配置情况,确定诊断故障的数量多少:当电喷汽车自诊断系统监测到一个故障时,一方面它启用故障的保护功能,对控制系统进行必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黄安华 《驾驶园》2009,(12):70-71
汽车转向系统的功能就是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它不仅是汽车上一个最基本的部件,也是一个核心的安全部件,其设计制造的好坏、质量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汽车的操控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双机容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出将余度容错技术应用于EPS控制器的设计中。以两台8086CPU作为主机和备份机,组成非表决式的双机冗余系统。介绍了EPS双CPU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试验结果表明,容错控制方法克服了控制性能随使用时间的影响,并且在关键部件出现故障时可采用相应的替代措施,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汽车故障自诊断系统又称OBD(On Board Diagnostics),该系统主要用来监测电子控制系统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并根据电子控制系统的配置情况,自行诊断电控系统的故障,确定诊断故障的数量多少,并通过故障保护功能或“跛行”模式使故障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降到最小,同时储存故障代码,为故障的排除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4.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汽车发动机的控制电脑ECU,设置了故障自诊断系统,它主要用来监测电子控制系统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并且根据电子控制系统的配置隋况确定诊断故障。当电喷汽车自诊断系统监测到一个故障时,一方面它启用故障的保护功能,对控制系统进行必要的保护;另一方面,将该故障以故障代码的形式储存在随机储存器(RAM)中,并且同时点亮故障  相似文献   

15.
1奥迪A4轿车巡航控制系统原理及组成 奥迪A4轿车的巡航控制系统功能是在不踩下加速踏板时,保持汽车在40km/h以上的设定车速下恒速行驶。奥迪A4轿车的巡航控制系统属于电控真空膜片式控制系统。当汽车在巡航控制模式时,节气门开度由真空膜片式执行器控制,真空膜片式执行器位于发动机舱防火壁处,它是由真宅泵部件提供真空至通风阀。阀和泵部件接收来自巡航控制模块的指令,而巡航控制模块接收以下部件的输入信号:巡航控制主开关:ECM控制模块提供的发动机转速信号;车速信号;制动灯丌关信号;离合器开关信号(M/T)。  相似文献   

16.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汽车发动机的控制电脑ECU,设置了故障自诊断系统,该系统主要用来监测电子控制系统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并且根据电子控制系统的配置情况,确定诊断故障的数量多少。当电喷汽车自诊断系统监测到一个故障时,一方面它启用故障的保护功能,对控制系统进行必要的保护;另一方面,它将该故障以故障代码的形式存储在随机存储器(RAM)中,并且同时点亮故障指示灯(CHECK ENGING)。汽车维修人员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读取该故障的故障码,再通过查对有关的技术资料,将代码所示故障了解仔细,便可对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进行有目的的维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仪表也由双金属片式和电磁式指示仪表向电子显示方面发展。目前,汽车大多采用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荧光(VED)显示器和液晶(LCD)显示器等三种形式的仪表。由于电子仪表的出现.就需要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因此,微机控制的电子仪表系统应运而生。它不仅控制各仪表,同时也监控着电子仪表各传感器。在整个微机控制系统中.一般还设有仪表功能检查和故障自诊断。由于其部件及系统制造精密,所以,汽车维修人员只需做好常规的故障检测便可以了。现将有关事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杜炯 《交通科技》2007,(2):109-112
介绍江阴船闸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功能。对控制管理模式、运行模式、系统结构进行分析,系统采用容错保护和故障自动检测报警,提高了船闸设备的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汽车的操纵性能决定了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等关键性能,而转向系统直接决定了汽车的操纵性能。为了改进汽车转向系统的性能,线控转向技术的控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于线控转向控制的核心进行介绍,将线控转向系统核心的控制分为三部分,路感模拟控制、主动转向控制、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详细说明了每一部分目前的研究现状,并对于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于线控转向系统的瓶颈和发展的前景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线控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各国线控汽车发展现状,以及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线控制动系统、线控驱动系统和线控悬架系统的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总结了影响线控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并对信息传输、驾驶人意图与工况辨识、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底盘集成控制等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针对全线控汽车,给出了分层式集成控制系统框架,并对框架内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线控汽车研究与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