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突变理论的基本原理为出发点,从居民出行满意度、交通方式经济性、城市交通可持续性三方面,构建了适用于突变评价法的城市客运结构评价指标体系,重点探讨了定性指标的量化方法. 根据作为控制变量的子指标的个数,考虑“互补”与“非互补”原则,利用尖顶型、燕尾型和蝴蝶型三种常见的突变模型的归一公式,自下而上求出各种交通方式的隶属度函数值. 针对突变理论用于评价时具有分值偏高的缺陷,提出采用线性方程进行得分变换的方法来解决. 依据不同交通方式及其所占的比例对城市客运结构评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加权计算,得到综合评价模型. 结合淮南市客运结构现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再生骨料比选中主观、随意性等因素带来的误差,并确保对其质量作出科学合理选择,基于组合权重-可拓学理论,建立了混凝土再生粗骨料质量评价模型,根据《混凝土用再生骨料标准》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类等级界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理论确定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依据可拓学理论求解不同等级下各个指标的样本关联度,然后结合组合权重法计算样本在不同等级下的关联函数值;按照数值越大越优原则进行质量等级评价,最后结合实例检验了评价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权重-可拓学理论综合评价法既能遵循规范单一因素法的评估步骤,还可以详细排序比较各项指标不同等级下的结果;通过实例计算出5组样本的质量等级分别为Ⅱ级、Ⅰ级、Ⅰ级、Ⅱ级、Ⅰ级,这与前人模糊理论评估结果一致;3种权重方法不仅计算出7项再生粗骨料性能指标的具体权重值,而且也能体现出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通过对再生骨料的质量优选研究,可以为再生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交通项目设计负责人能力的需求,综合考虑基本能力、价值取向、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构建了设计负责人胜任力评价模型,并基于熵权的指数方法对潜在设计负责人的胜任力特征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该评判模型和方法可有效对设计负责人的胜任力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能为工程领域甄选合适的设计负责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教师胜任力模型可以为选拔和评价教师提供重要的依据。在总结国内外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职业类院校的自身特点编制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调查问卷,并运用此问卷调查苏州7所职业类院校的397名教师。最后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验证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的模型。结果表明,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结构包括能力技能、个性特征和工作态度等二阶三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熵值法的砂卵石地层深基坑开挖安全可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伟  刘丹娜  彭第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1,56(4):785-791, 838
为客观评价富水砂卵石地层中深基坑开挖的安全稳定性,根据结构变形、受力、地下水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选取地面沉降、建筑物沉降、地下水位等8个评价指标进行开挖安全性评价,以成都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例,根据基坑开挖4个月内的实测数据,采用熵值法对所选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基于物元理论与可拓集合的关联函数,建立深基坑开挖安全可拓评价模型,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熵值赋权计算中,混凝土支撑轴力、桩顶沉降和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是本案例中最重要的三项指标,对安全评价影响最大;对地面沉降与管线沉降的可拓评价结果比模糊综合评判结果高一个等级,与实际监测数据的评判结果相符,有利于施工过程中对潜在风险的防控;基于熵值赋权的可拓评价模型能够对基坑开挖安全性进行单因素分析与综合分析,所构建的可拓评价模型可以在成都地区富水砂卵石地层基坑工程安全评价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以某250 km/h动车组头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司机室和客室内流场的计算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仿真方法,采用κ-ε标准湍流计算模型和SIMPLE算法,对头车司机室和客室的空调风道和内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获得了流场内流动参数的详细信息,并结合国际铁路联盟规程UIC 553-01-2005(客车的通风、采暖和空调型式试验)对头车司机室和客室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头车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合理,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过程中定性指标难以量化以及分级量值范围界定模糊等问 题,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欧氏贴近度反映待评安全结果 与标准安全结果互相接近的程度,建立了一种评价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指数的熵权模糊物元模型。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划分成“优”、 “良”、“一般”、“差”4 个评判等级,并给出了各等级的适用范围。以重庆市轨道交通3 号线为 例,对比可拓物元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熵权模糊物元法评价指标值为0.588 9,可拓物元法评价 风险等级为3 级,评价安全程度均在良好以上,这表明熵权模糊物元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非定量 化的评价问题,对比可拓物元模型,评价精度有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合理完善的不同层次的轨道交通线路衔接模式,对于发挥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的整体效率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建立了适用于轨道交通衔接模式的选择评价的模糊区间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以珠三角地区典型轨道交通线路为研究案例,应用模糊区间DEA模型对衔接模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工程设计方案相一致,表明所建立的区间DEA模型在轨道交通衔接模式的选择评价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子模型和结构优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司机室的地铁车体结构进行强度研究.基于复合材料力学特点,建立地铁车车体有限元模型;在EN12663-2010标准中静态载荷作用下,对其车体结构进行静强度有限元分析,运用Tsai-Wu失效准则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司机室进行评价,找出其薄弱部位出现在司机室骨架上,并提出改进方案;最后,以铺层厚度和角度为设计变量,以Tsai-Wu失效因子小于0.9为约束,以CFRP质量最小为目标,对司机室骨架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Tsai-Wu失效因子为0.897,骨架减重33%.  相似文献   

10.
针对桥上有砟轨道,利用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车辆-有砟轨道-桥梁系统动力分析模型,编制了仿真计算程序.通过与既有理论分析结果和软件计算结果的对比,对本文所建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该模型可用于研究车辆、轨道和桥梁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可用于对车辆运行的舒适性以及桥上有砟轨道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为了科学把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关键设备运行状态,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运行安全,研究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备识别与运行状态评价体系。首先,通过人员访谈和现场踏勘检查的方式对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建立了多层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评价体系;其次,以设备发生事故的频次程度(Frequency, F)、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Severity, S)和运营单位对风险设备的管控程度(Control, C)作为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AHP-模糊FSC综合评价模型,识别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备;再次,借鉴欧洲RAMS(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Maintainability, Safety)标准,以可用性指标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并将其划分为健康、良好、危险以及严重4个等级。最后,以深圳地铁1号线通信信号系统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研究成果可以识别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备和判断设备运行状态,为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备运行状态评价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需要对轨道交通进行安全性评价.针对影响轨道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运营管理、设施设备、从业人员及外部条件等4个方面,建立了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轨道交通安全性评价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对南京市地铁系统为实例进行分析,说明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各条线路和车站相互连接,联系紧密,其中的节点故障会在网络迅速传播,造成较大范围的拥堵,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营.本文首先结合轨道交通特性,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级联失效现象进行分析.采用改进的边权函数来分析节点状态变化,进而产生流量的重分配.接着,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级联失效模型,并以网络失效规模和破坏程度两个指标对其进行评估,仿真了级联失效过程并分析了不同失效策略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级联失效抗毁性.最后,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对轨道交通网络的合理规划、结构优化及运营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脆弱性因素辨识模型,本研究整合DEMATEL、ISM、 ANP 三种系统分析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脆弱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 通系统的典型事故,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取通用典型脆弱性因素;使用DEMATELISM- ANP 方法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脆弱性辨识模型,整合脆弱性因素的特征与脆弱 性因素间的相互影响方向与强度大小,因素的层级结构与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确定城市 轨道交通系统脆弱性的递阶层次网络结构模型;根据递阶层次网络结构模型的分析结 果,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脆弱性因素分成驱动、链接、依赖、独立四类脆弱性因素.研究 结果表明,该模型切实可行,能够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脆弱性进行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运营安全已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安全理论不断发展、评估技术不断成熟,通过强化运营安全评估工作,发现、分析、解决安全问题,已逐步成为主管部门和运营企业保障安全的手段之一。通过介绍英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制度建设、机构设置及执行情况等,分析安全评估工作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实际,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可为国内安全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当前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现状基础之上,提出了利用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的新方法;运用改进的动态规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最优化工期。该改进的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成本,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的发挥公共交通作用,作者研究了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协调换乘问题。针对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效率低下的现状,分析了选择公共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的影响因素,依据出行者需求从方便快捷、安全、舒适、费用四个方面构建了换乘效率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在B+R换乘过程中,方便快捷的重要性最大。此外,对评价体系的若干指标进行了权重验算,通过计算模型的一致性检验,表明构建的层次结构模型与所建立的指标间的判断矩阵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论坛以“轨道交通技术政策”为主题,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城际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结合国家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提出了不同类型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 研究了不同类型轨道交通系统单位周转量能耗的统计指标,以及计算模型和方法. 结合实际统计数据与列车运行的仿真计算,定量测算了不同技术参数和运输组织方案下轨道交通能耗的变化趋势,从节能角度对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技术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中选取最佳方案,根据绿色交通原则,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合成权重的优化算法,进而用信息熵技术和已知方案的信息修正合成权重,用基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评选出最优方案.以某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为例说明了综合评价决策方法的应用过程,所得结果与专家评审意见一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特别是地铁建设正处在飞速发展阶段。在地铁的建设期间,人员的需求很大,为吸引并留住人才,各城市地铁企业必须制定适应于该城市地铁发展的薪酬体系。分析地铁薪酬测算中的影响因素,并在国内现有城市地铁薪酬方案的基础上,引入多元线性回归的思想构建地铁部门薪酬测算模型,并采用MATLAB软件对该模型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