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气缸盖在使用中,会因生产质量、碰撞、变形等因素,致使缸盖出现裂纹。气缸盖一旦产生裂纹,会出现漏水、漏气、漏油和窜气等故障,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如果气缸盖上产生较大的破裂,还会导致缸盖报废。因此,必须重视缸盖的裂纹,一旦发现,应立即进行检修。 缸盖裂纹的检查方法有好几种,常用的有观察法、油浸法、水压试验法等。观察法主要是通过摸和看进行检查,但对于细小的裂纹是不易被检查出来,有时候还得借助油浸法找出气缸盖上凭肉眼看不到的裂纹。油浸法比较简便易行,操作时只要用煤油将有疑问的部位洗净,接着在上面均匀地撒上白粉,由于油的渗透作用,白粉层会  相似文献   

2.
1发动机的结构特点及维修事项长安SC1010型微型货车发动机为水冷、直列4缸、4冲程汽油机,采用单顶置式凸轮轴配气机构,单顶置式凸轮轴装在气缸盖的上面,通过正时皮带由曲轴驱动,与普通的顶置气门发动机不同无推杆,直接驱动气门,使气门准确地随曲轴动作。该发动机缸体内设有窜缸混合气通道,以使窜缸混合气从缸体曲轴箱回流到气缸盖,通过气缸盖罩内的机油分离器,从窜缸混合气中分离出机油微粒,然后混合气被吸入空气滤清器。发动机维修中应注意以下事项:a.拆检时应检查气缸体和气缸盖有无漏水或损坏的痕迹,洗涤后应仔细…  相似文献   

3.
气缸体或气缸盖的破裂,多发生在气门座附近和水道等薄臂处。当其出现严重破裂时,会导致漏油、漏水和漏气,直接影响到发动机正常工作,这种现象较容易被发现。细小的缸体或缸盖的裂纹,则在一般情况下不易被视察出来,但却为发动机留下故障隐患。这种细小的裂纹,多数情况下用水压试验法便可查出来。其方法十骤平,将针拉蒂和衬垫(气缸床)安装在气缸体上,拧紧气缸盖螺栓、螺母,再用水管将气缸体水泵与水压机接通,把其余水道孔一律封闭。检测作业时用水压机将水压火气缸体和气缸盖的水道内,当压力表的指针指示在200~400kPa的压力下…  相似文献   

4.
故障现象一辆福田轻卡车(配置扬柴YZ4105QF发动机),由于发动机气缸体产生裂纹而更换了发动机气缸体和四配套。该车出厂3天后,车主反映该车在长途行驶途中发动机产生异响,要求现场救援。故障诊断技术人员到现场后,检查机油、冷却液,均正常。起动发动机后,机油压力明显偏低;突然加速,发动机发出"铛铛"的响声,经诊断为连杆轴承响。将车拖回修理厂后,解体发动机后发现第1缸连杆轴承烧熔(图1),凸轮轴第1缸连杆轴颈油孔被轴承熔化后堵  相似文献   

5.
故障现象:一辆金杯旅行车,发动机大修完毕后,启动后不到1分钟就自行熄火,再次启动时,发动机曲轴无法转动。故障检查:首先外部检查,未发现异常。拆卸油底壳,发现三缸的缸壁处不断滴漏防冻液,机油壳底部有少量的防冻液。拆下气缸盖,发现气缸垫第三缸周围冷却液通道孔与气缸相通。拆下机油泵,机油泵出油口处无油迹,说明机油泵没有工作。  相似文献   

6.
日本马自达轿车发动机气缸体和气缸盖的裂纹大多发生在气门座附近或水道等薄壁处。通常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如长时间高负荷运转,热应力过大,向高温状态下的发动机内突然加入冷水等。气缸体和气缸盖出现严重破裂时会导致漏油、漏水和漏气,直接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但一般较  相似文献   

7.
一辆别克赛欧轿车,搭载C16NE多点燃油电喷发动机和AF13—4自动变速器,累计行程不到8万km,由于冷却液温度过高而来我公司维修。接车后发现机油中有水,且起动发动机后散热器中不断有气泡翻出,初步判断为气缸垫冲坏或气缸盖腐蚀,所以,经过车主同意后,拆下气缸盖检查,发现有多处不同程度的腐蚀。  相似文献   

8.
一、发动机缸套故障 故障现象 汽车动力下降,检查机油,发现机油变成乳白色,同时发现副水箱的水变成黑色,听发动机声音,有一缸响声异常。 故障分析 由于机油变成乳白色,冷却水变成黑色,因此怀疑发动机气缸垫损坏,打开发动机气缸盖,仔细检查气缸垫,并没有发现气缸垫有损坏的地方,疑点集中于发生异响的气缸。  相似文献   

9.
吕纪平 《实用汽车技术》2005,(9):i0028-i0029
进入寒冷冬季,对于未装防冻液的载重汽车.倘若放水方法不当,只放水箱内冷却水.而未放净气缸体内的冷却水时,常会在气缸体水套的较薄部位.发生因冷却水膨胀而使气缸体冻裂的情况。一旦气缸体上出现裂纹,汽车便不能正常行驶.既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又影响气车使用的效率。尽管对气缸体的修复方法较多,但最简单、最方便的修复方法便是对裂纹进行粘接。缸体裂纹粘接,可以达到不用换缸体、省时、省力,不停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故障现象 1辆福田轻卡,配置扬柴YZ4105QF发动机.由于缸体裂纹导致冷却液与机油混合来修理厂修理,更换发动机缸体和四配套后出厂.3天后,车主打电话投诉称发动机长途行驶中出现异响,要求现场救援. 故障诊断 技术人员到现场后,询问驾驶员了解情况,驾驶员称发动机水温、油压正常,发现异响后停车打电话救援.检查机油、冷却液量正常,起动发动机后,机油压力明显偏低,突然加速,发动机发出"当当"的响声,经诊断为连杆轴承响.  相似文献   

11.
冬季停放车辆,散热器和冷却水套中的水没有放尽,会冻裂气缸体或气缸盖,发动机使用过久,气缸体与气缸盖内部锈蚀也会导致裂损漏水.  相似文献   

12.
张珊 《汽车与配件》2002,(51):11-11
理解这句话首先要从气缸盖的结构形式说起。水冷式发动机的机体主要由缸盖和缸体组成。缸盖用来封闭气缸体上部并与气缸体、活塞共同构成燃烧室,  相似文献   

13.
王亦农 《汽车维修》2008,(11):37-37
发动机烧机油,一般来说主要是由三大部位的故障引起的,即:气缸体、气缸盖和进气系统。气缸体烧机油可分为几种情况:第一种是气缸筒和活塞磨损过 大或磨损不均,活塞环磨损过大,活塞环已不能与气缸筒正确接合,尤其是最下面的油环不能起到刮油的作用;第二种情况是油环自身质量差,弹性不足而失效;第三种情况是由于使用不当,没有正确更换机油,或机油品质差造成活塞环槽处沉积物过多,将活塞环卡死而失效。  相似文献   

14.
故障现象:一辆东风牌吊车,在使用过程中多次出现发动机防冻液无故变少故障。 故障检查:首先检查散热器、发动机各水管、水泵等,无任何异常。查看气缸垫,发现有轻微的漏气,于是更换发动机气缸垫后试车,故障现象仍然出现。检查机油,油底壳中机油增多,拆卸油底壳后,发现有防冻液漏出,最后确定为防冻液是由发动机气缸盖(气门摇臂轴下方)的“水堵”处漏出的。  相似文献   

15.
专家门诊     
我有两个问题:一是一辆进口轿车,发动机冷却液面飘浮着一层机油,更换过汽缸垫,对冷却系统反复冲洗无效;再一个是请教一下开关量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就车检测方法。(天津马云)发动机冷却液面飘浮着一层机油,说明发动机出现油水混合故障,这主要是发动机缸体或缸盖机油润滑油道与水道之间有裂纹或砂眼所致。发动机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一辆仪征汽车发动机,气缸垫被冲毁,因急于出车;故未等发动机冷却即进行抢修。但自此之后,气缸垫竟在一月之内更换四次。后拆下气缸盖仔细检测,发现气缸盖翘曲变形。经磨削气缸盖和气缸体平面后,气缸垫被冲故障得以根除。仪征发动机气缸盖材料是铝合金制品,在热机拆装过程中,因气缸盖螺栓紧固扭矩不一,导致气缸盖变形。如此拆装次数越多,气缸盖变形越严重。放对于铝合金制品的气缸盖,在拆装时一定要等发动机处于冷机状态。缸盖热变形导致故障一例@尹善忠  相似文献   

17.
一辆东风标致307轿车,行驶里程4万km。该车在进行了保养作业之后,发动机无法起动。经检查,油路、电路均工作正常。检查气缸压力,所有气缸压力均为零。向火花塞座孔内灌入少量机油再检查,气缸压力还是为零。检查配气正时,发现配气正时明显错乱。拆下气缸盖,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全部进、排气门都已变形。  相似文献   

18.
汽车发动机的气缸体在铸造、使用中,常出现砂眼或裂纹等。经过对缸体渗漏现象进行多次堵漏试验,结果表明,用堵漏剂、胶粘剂、裂纹冷焊及加热减应力等4种方法解决气缸体渗漏问题,效果好、时间快,而且成本低,工艺简单。堵漏剂法堵漏剂配方的选择和堵漏工艺的质量是提高堵漏效果的  相似文献   

19.
一辆解放CA3160PK2型汽车,装配锡柴CA6113-1B型发动机。该车已使用三年,发现膨胀水箱里有机油。刚发现时机油量不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水里的油珠越来越多。凭经验,笔者认为是气缸盖螺丝松了,使机油从气缸盖平面的油道口窜到水道口,进入水里。检查缸盖螺丝,发现一颗都没有松,全都达到规定扭矩。于是怀疑气缸垫在某个缸水道与油道靠近的地方有损伤,遂拆检气缸垫。经拆检,气缸垫完好无损,气缸盖和气缸体结合面上也无油渗漏的痕迹。想到该发动机的结构,还有一处可能渗漏——期油冷却器。  相似文献   

20.
故障现象:一辆东风EQ1141G型汽车,在出车前检查发动机时,发现油底壳内的机油液面升高,且油色发白。故障检查:根据故障现象初步判断为机油进水。首先对机油可能进水的部位进行分析排查,在排除机油散热器、缸垫、缸体等可疑部件均无渗漏等问题后,怀疑是缸体水道边盖内侧的水堵锈蚀引起的漏水,遂拆检缸体水道边盖,发现水堵无松动、无渗漏。无奈将水箱加满水,启动发动机后检查,水箱内的水量明显减少,但各部件仍没发现有漏水现象。考虑到空气压缩机气缸盖的冷却介质采用的也是发动机冷却水,于是拆捡空气压缩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