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喆 《交通标准化》2007,(5):175-178
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计算系统中线路数据及前期处理进行分析,并对线路、运动曲线图形化编辑及绘制功能的实现进行研究.其结果可为该系统的使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结合类可分性和遗传算法的核ICA特征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独立分量分析(KICA)可以实现特征提取,但当数据量较大时,特征的数量也随之增加.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结合类可分性和遗传算法来选择特征并降低其维数的方法.对数据进行KlCA处理后得到特征向量及权值矩阵.对于权值矩阵.使用类问类内距离比来进行特征初选.保留权重矩阵中类间类内距离比大的列,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对这些特征向量使用遗传算法来选择最优特征组.两个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红细胞的自动病理分析,介绍图像处理技术在计算机辅助病理分析系统中的应用以及系统的软件组成.使用该系统可以方便地从血细胞图像中识别出畸变细胞,并与后台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匹配,从而实现计算机辅助病理分析.分析了如何获取医学图像,如何对数字图像进行坐标归一化等处理,如何计算红细胞的病理特征量从而实现对畸形细胞的标记等一系列算法,同时,提出了对现有的图像边缘检测算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汽车交通事故分析处理专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功能 .该系统是以专家系统理论和交通事故学为基础 ,用数据库语言开发的一个大型智能化软件 ,目的是为了用计算机辅助人进行汽车交通事故分析处理以提高事故分析处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它所实现的主要功能有 :事故证据登记、事故处理、事故查询和统计分析 ,并可外接扫描仪处理图片 ,外接电子显示屏辅助案情分析 .其主要特点有 :全菜单界面 ,操作方便 ;三级结构数据组织 ,易于修改和扩充 ;提供解释功能 ,高透明度处理 ;知识储存以框架理论表示 ,节约储存空间 ;事故处理时知识以关联三元组表示 ,提高知识的使用效率和质量 .  相似文献   

5.
基于DSP和LabVIEW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使用飞思卡尔的DSP56F807代替了数据采集卡,使用CodeWarrior软件的PE软件包开发DSP,通过串口通讯将其与NI公司的LabVIEW软件相结合,使用LabVIEW软件处理数据,从而实现了被测系统多通道数据的采集.实验证明,此系统工作迅速可靠.  相似文献   

6.
根据接触网的特点和行波故障测距原理,采用了D型行波故障测距法.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Draw搭建了AT供电方式下的仿真模型,然后对故障暂态电流运用小波分析工具进行处理,以检测暂态电流初始行波波头从而实现测距目的.对A型测距法和D型测距法进行比较知D型测距法测距更精确而且受到牵引网结构的影响更小.特别是存在分支站场的牵引网中,D型测距法完全不受分支点反射行波的干扰,可以单独使用实现行波保护.  相似文献   

7.
机动车辆长期载重运行、与地面摩擦力大及天气温度过高等原因会使车轮胎爆炸而造成交通事故.除使用高性能轮胎外,对轮胎保护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PLC的轮胎监控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原理及组成,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通过对轮胎温度、压力、转向信号的检测,驱动数码管进行温度显示,利用洒水装置进行过温处理,实现过压...  相似文献   

8.
一种CCD图像相关处理系统的FPGA+DSP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卫星观测系统中,CCD相机对高精度图像实时跟踪时,为得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图像,必须对图像进行实时相关处理.而现有软件实现速度不高,不能实现其实时性.本文在分析图像相关处理快速算法的基础上,使用Altera的Quartus Ⅱ软件,完成了其中的核心模块——FFT算法的硬件实现,提高了处理速度;并运用DSP处理器,设计了一个基于FPGA的实时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文中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算法模块.仿真和调试结果表明:用FPGA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结合,可以满足系统对图像进行实时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路基纵向裂缝的病害时有发生.在分析其成因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路基进行有效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方法合理,措施得当,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正常使用功能,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的图像模式识别算法提出一种GPU加速新方法,结合对CUDA架构的分析,通过充分利用GPU优秀的并行计算能力和高存储器带宽提高图像处理速度.分别对不同大小及不同批数量(单次处理图像数)的图像进行识别处理,并对其进行了多种优化,实验证明相同算法在GPU上的实现与CPU相比处理速度最高提升了 600倍左右,达到了平均...  相似文献   

11.
自适应相位谱时间延迟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相位谱时间延迟估计方法。该法利用时域或频域LMS自适应滤波器,自适应地实现Roth处理器即维纳滤波器,由最佳的系统函数得到相位函数估计,从而实现时间延迟估计。  相似文献   

12.
滤波器在电子设备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而自适应滤波器可以不必事先给定信号及噪声的自相关函数,它可以利用前一时刻已获得的滤波器参数自动地调节现时刻的滤波器参数,从而实现最优滤波。介绍了自适应滤波器原理,并对LMS自适应算法进行了分析,最后用Matlab对自适应低通滤波器进行了仿真和实现,并分析了该自适应滤波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更接近实际的随机值脉冲噪声对混合噪声图像中的脉冲噪声部分进行描述,基于自适应Volterra滤波方法,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去除图像混合噪声的LMSV滤波算法.在此基础上,针对LMS算法收敛速度慢,步长因子不易确定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Volterra图像滤波算法(NLMSV算法).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图像去噪方法,本文方法在去除图像混合噪声和保留图像边缘细节方面的性能要明显优于其他算法,并且图像受污染率越高,该方法表现出的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4.
噪声背景下语音识别中的端点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个实验系统主要研究的是语音识别中在噪声背景下的端点检测.在实际环境中,加性背景噪声对语音识别的影响非常大,在信噪比小的情况下,无法进行端点检测.在此研究过程中,首先进行加性噪声模型的建立,而后通过滤波对带噪语音信号进行预处理,这里采用维纳滤波和自适应LMS滤波进行滤波.在进行语音信号的预处理后,使用VAD算法进行端点检测.建立整个实验系统后,通过试验比较维纳滤波器和自适应LMS滤波器的优劣,找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用于稀疏系统辨识的改进惩罚LMS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加权零吸引因子最小均方算法(RZA-LMS),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系统辨识的新型自适应滤波算法(ARZA-LMS)。RZA-LMS通过在标准LMS算法迭代过程中添加零吸引因子,促进了滤波器小权系数的收敛,从而在辨识稀疏系统时,加快了算法的整体收敛速度。但是RZA-LMS算法中的零吸引因子,选择了固定的e,过于武断,降低了算法的鲁棒性。通过在参数e与误差信号e之间建立非线性关系,使零吸引因子在最小化MSE更具有灵活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ZA-LMS,提高了对系统辨识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最后,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新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原算法和若干现有稀疏系统辨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几种数字梳状滤波器在进行视频信号的亮、色分离时的优、缺点。针对现有的1D、2D数字梳状滤波器的局限性,通过引入图像前后场内容的相关性,实现了基于图像内容的3D运动自适应数字梳状滤波器的算法。通过与实际图像比对,证明了采用这种处理方法的滤波器能够达到非常好的亮、色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作提出的一种滑动加窗LMS自适应时间延迟估计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计算量较小,且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和较好的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诱发电位的主要检测参数潜伏期变化的估计测定方法:广义相关时间延迟方法、处适应时间延迟估计方法和自适应相位谱时间延迟估计方法,并分析了动态跟踪潜伏期时变规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自适应时延估计方法的性能,提出了收敛因子的自动调节改进算法,改进了收敛速度和误差调整系数之间的矛盾,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a gyroscope on a angular motion base with a simple adaptive filter scheme. Two main topics are highlighted in this work. The first topic is to show building a dual-process model employed for the conventional Kalman filter. The second topic is to show developing a modified noise adaptive algorithm when measurement noise and process noise are unknow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show that the simple adaptive filtering scheme outperforms the other conventional scheme in this paper in terms of noise re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