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交通节能与环保》2015,11(1):23-27
<正>编者温拌沥青混合料是近年提出并被引起各国重视的新型沥青混合料,其拌和温度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和冷拌(常温)沥青混合料之间,路用性能达到或接近热拌沥青混合料,排放大幅减少,热老化得以缓解。近年来,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温拌工艺历经了乳化沥青法、浓缩液法,到目前已进入成品温拌沥青时代。2009年北京市政路桥集团研发了在沥青生产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制成"成品温拌沥青"代替常规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低温下沥青混合料的施工特点,分析了应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思路及作用。通过对不同温拌剂作用原理及效果的分析,探究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在验证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前提下,以控制温拌剂质量、验证沥青性能、保证施工温度等为技术措施,保障温拌剂在路面施工中的良好应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龙孚温拌剂和Sasobit温拌剂制备温拌改性沥青,将其应用于AC-16C沥青混合料,通过室内击实试验评价该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温拌剂掺量与最佳成型温度.结果 表明: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能够节能减排,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意义.通过线性回归方程得出温拌沥青混合料在目标空隙率下的最佳成型温度和最佳温拌剂掺量,对温拌剂在...  相似文献   

4.
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非常接近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在低碳交通的新理念下,温拌沥青混合料体现了它低排放、低污染的优点,本文基于两种温拌添加剂(固、液各一种),采用空隙率等效和压实特性对其降温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温拌材料具有不同程度的降温效果,对混合料性能也有一定影响。相关研究方法可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提供借鉴。采用两种温拌剂进行了现场实施,应用结果表明,固体类温拌剂更适合高寒地区沥青路面工程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最低施工温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中作者选用两种温拌沥青混合料添加剂进行室内试验,与同级配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温拌剂均可降低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同时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基本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当。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掺EC120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温度,文章采用等体积法,对掺3%EC120温拌AC-13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并与常规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掺3%EC120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降低了27.1℃,与厂商建议的30℃接近;以等体积法确定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其使用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相对于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略低的水稳定性、较好的低温抗裂性。  相似文献   

7.
温拌剂在热拌沥青混合料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文章针对目前典型的两类温拌剂(Sasobit和Evotherm)进行了沥青及其沥青混合料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类温拌沥青均满足设计指标,其中,Sasobit温拌组在140℃条件下动力黏度比原样沥青小1.5 Pa·s,薄膜加热试验后Evotherm温拌组抗老化性相比原样组有所改善;车辙试验表明Sasobit温拌组的动稳定度比原样组上升10.8%,具备更好的高温稳定性;Evotherm在弯曲试验中受到影响较小,Sasobit温拌剂对沥青黏度影响较大,不利于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施工应用出发,结合阿赛公路多福屯至赛尔龙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上面层采用表面活性型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实际,对其生产配合比、现场铺筑的施工工艺及温拌混合料路用性的检测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型温拌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沥青用量、矿料级配均满足要求。其大幅度降低混合料生产温度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效率,为温拌沥青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为对比研究温拌与热拌再生剂对再生沥青及混合料的性能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不同添加剂对老化沥青性能的恢复,开展室内试验探究了不同再生沥青对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新沥青的掺入对老化沥青性能恢复有显著的作用,温拌再生与热拌再生剂对老化沥青的针入度和软化点恢复效果相近,温拌再生剂可以更有效地恢复老化沥青的延度,同时使再生沥青的黏度低于新沥青;温拌再生剂更大程度地恢复了老化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但导致了再生沥青黏弹性比例失调;温拌再生剂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改善高于热拌再生剂,但低温及高温性能略低于热拌再生剂。  相似文献   

10.
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我国的建筑设备、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均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在公路建设当中,沥青混合料温拌技术越来越普及,该技术在操作性、减排、降耗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本文简要分析了温拌技术的几大特点,接着分析了沥青混合料温拌技术原理,最后对沥青混合料温拌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ovides a systematic overview of the attitudes of key actors in the Dutch Cost–Benefit Analysis (CBA) practice towards the role of CBA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for spatial-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he main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crutiniz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re is agreement among these Dutch actors in regard to the role of the CBA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 secondary goal is to provide possible explanations for agreements and controversies among key actors in the Dutch CBA practice. In this study two research methods are combined to study the key actors’ attitudes. Firstly, 86 key actors (e.g. consultants, scientists, policy makers) were interviewed in-depth. Secondly, 74 of them completed a written questionnaire. The most important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in the Dutch CBA practice there is agreement that CBA must have a role in the appraisal process of spatial-infrastructure projects. However, there is a lot of controversy among economists and spatial planners in the Dutch CBA practice concerning the value that is and should be assigned to CBA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Economists predominantly believe that not enough value is assigned to the CBA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whereas spatial planners predominantly think that too much value is assigned to the CBA. Both economists and spatial planners believe that this controversy is problematic as it results in debates about the pros and cons of CBA instead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spatial-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solutions for this controversy.  相似文献   

12.
文中应用有限元软件,对波纹管进行成形模拟分析。建模时须采用真实的结构参数,模拟波纹管成形过程。将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同真实的试验数据对比,以验证分析精度,改进和优化成形工艺。试验证明:有限元法能够准确地对波纹管进行成形模拟分析,并且具有优越性,提高了波纹管的成形工艺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文中通过对某管道应用间接检测,对发现的缺陷开挖验证,进而实施合于使用评价,介绍了应用外腐蚀直接评价(ECDA)开展埋地钢制管道合于使用评价的典型过程及实际应用意义,同时介绍了合于使用评价软件的流程,展望了合于使用评价在埋地钢制管道安全运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外先进检测技术和相关标准的评价基础上,把模糊数学应用于管道腐蚀防护状况完整性评价过程当中.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选择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求取权重集,用隶属度函数法来解决单因素评价矩阵难以确定的难题,实现对各级影响因素的模糊化处理,经过模糊运算后对评价结果进行矢量化表示,从而对管道腐蚀防护状况进行完整性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安装中遇到的12Cr1MoV耐热钢管的焊接问题,通过对12Cr1MoV钢进行焊接性能分析,制定了合理的焊接施工工艺。实践证明:采用该工艺进行焊接,可以获得了优良的焊缝,能够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该工艺能为类似的管道焊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青岛海湾大桥红岛非通航孔桥旋挖钻孔的施工过程的技术控制,简要介绍海上施工平台和旋挖钻机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文中叙述了带过渡层和不带过渡层两种形式的双相不锈钢带极电渣堆焊工艺评定的条件和过程,分析比较了试验结果,两者侧弯试验、化学成分、无损检测、硬度试验等指标差别不大,均合格,其焊接工艺均可行。得出了不带过渡层堆焊工艺是一种优点明显的新方法的结论。工程应用表明,其工艺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新加坡滨海湾金沙综合娱乐城P8402标项目的深基坑开挖支护为例,通过ValetParking(北基坑)信息化施工监测数据的反馈,运用位移反分析法,实现北基坑减少一道钢支撑的施工设计优化。详细阐述了位移反分析法成功运用的过程,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分析了P8402工程中的设计优化过程,为位移反分析法的研究和应用提供...  相似文献   

19.
文中的目的是优选出排水管道非开挖内衬修复的适用工艺。首先根据排水管道的特点和需要,简要论述了排水管道内衬修复工艺应具备的一般特征;并以此为依据,通过不同修复技术的对比,提出CIPP非开挖内衬修复技术是比较适宜的;进一步通过100%免开挖、材料性能对比、不同的固化方式和内膜脱除要求,摒弃了CIPP翻转法内衬修复技术工艺,最后以泰丰路排水管道的成功修复,得出CIPP拉入法内衬技术是排水管道修复最适用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20.
采用通用的三维造型软件,分析了矫直辊在油管矫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矫直辊与油管倾斜角调整范围内,油管在矫直辊工作段的接触区段均达不到工作需求。通过切除法设计出新的矫直辊辊型,并对其工作过程进行了理论验证,得到了油管在该矫直辊上的接触情况,进一步将辊型进行二维输出,利用Matlab拟合出该矫直辊辊型的曲线方程,便于制造加工。实践证明,该矫直辊完全满足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