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成本的透镜看我国物流发展的症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将经济物流界定为物流的经济化,以企业为分析单位,成本为透镜,通过研究成本对企业物流发展的影响,分析物流经济化的生成逻辑,揭示物流经济化这一现代物流的经济演化特征;并通过解析经济物流,初步诊断目前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症结,提出治理建议。本文的分析隐含了这样的假设前提:成本是企业经济决策的核心,企业物流系统影响企业成本函数,企业成本函数影响产业组织能力,产业组织能力决定整个经济系统的物流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运输经理世界》2008,(2):112-114
一边是物流企业面临着油价上涨等运营成本高居不下的现实,一边是制造企业希望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呼声,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夹缝中艰苦跋涉.业内专家指出,观念上的转变和运营模式的创新.是物流企业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贸易的增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对物流效率和成本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运输经济环境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成本优化策略,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4.
随着物流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竞争加剧,我国物流要素出现了全面紧缺的态势,物流成本全面上升,物流行业开始面临高成本运行环境,物流企业对此叫苦不迭。同时,物流行业协会等也正在采取积极的行动争取努力改善物流税收环境。  相似文献   

5.
流通成本存在于商品流通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所有相关费用,它涵盖了物流成本,物流成本又涵盖了运输成本,因此流通成本不等于物流成本,更不等于运输成本。"这里边重点需要发挥企业的力量,需要冷链物流企业组织社会资源,整合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6.
物流是以最小的总费用,按用户要求将物质资料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随着现代物流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总结,人们已经认识到,物流在整个企业战略中,对经济活动成本发生着重要影响。物流是企业成本重要产生点,因而通过物流合理化、现代化等一系列活动,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支持和保障企业经营活动。同时物流的最大作用,还在于提高了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完善的物流系统,发挥现代物流优势,合理控制物流成本,提升图书物流效率,提高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整个供应链的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出版业和物流业共同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物流企业“多小散弱”多年来屡受诟病,物流行业的“两头”极端不畅,抬高了物流成本,降低了服务质量,制约了企业发展。这“两头”即是城市配送和农村物流,成为多年来难啃的硬骨头,在交通运输部大力扶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下,首先选择了河南这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开展农村物流试点,可谓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相似文献   

9.
物流成本系统化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目前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指出其不足并提出了用系统化方法来控制物流成本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制造业。物流业增加值在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增加,对安徽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安徽应加强物流管理,而物流成本管理是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所在,除原材料外,物流成本是最大的成本项目,如果能做好安徽省制造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工作,可以为制造企业节约15%至30%的物流费用,进而可以提高安徽省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仍存在第一,安徽省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普遍偏高。运输成本较高。据安徽省59家(其中工业、批发贸易企业18家,物流企业36家)重点企业申报的2010年度物流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11.
始于10月中下旬集中爆发的“柴油荒”很快波及全国,面对“柴油荒”带来的成本上涨,中小物流企业不敢随意提价,加上激烈的行业竞争,其生存更加处于夹缝状态。不仅如此,伴随着外来大型物流企业的强势扩张,中小物流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于是乎,有业内人士称,成本上涨或将导致部分中小物流企业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制造业。物流业增加值在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增加,对安徽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安徽应加强物流管理,而物流成本管理是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所在,除原材料外,物流成本足最大的成本项目,如果能做好安徽省制造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工作,可以为制造企业节约15%至30%的物流费用,进而可以提高安徽省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物流合理化是指物流过程中的设备配置和一切活动趋于合理化。目的是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服务水平。物流合理化是一种兼顾成本与服务的“有效率的系统”,所谓系统的效率是指“一个系统的产出与投入之比”。物流系统的产出是物流服务,产出的多少可以用服务水平高低来衡量和评价;物流系统的投入是为提高物流服务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体现为物流成本。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可以接受的物流服务水平,或以可以接受的物流成本达到最高的服务水平,这样的系统都是“有效率的系统”。如何达到“有效率的系统”,即如何处理好…  相似文献   

14.
各大电商的竞争在近几年愈演愈烈。为了更好地控制物流成本,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以京东快星供应链有限公司的物流成本管理为研究对象,介绍电子商务模式和物流成本控制的相关概念,以及京东快星供应链有限公司自营物流模式的特点,并从采购成本现状、仓储成本现状、配送成本现状和人工成本现状四个方面对京东快星供应链有限公司自营物流体系进行分析,指出该公司在物流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占中国GDP的18%,与发达国家相比要高出很多,对制造企业来说,物流成本甚至高达生产成本的30%-40%。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且物流供应链流通不畅,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低碳经济理念的深入人心,商品混凝土企业(以下简称商混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挑战。物流是商混企业从生产到销售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有效解决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是需要广大的商混企业和物流企业共同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有三类主要参与者:工商企业、物流企业和政府。从市场关系上看,工商企业是形成物流需求的核心和根本动力,是建设企业物流系统的主要投资者和运营管理者;物流企业是社会物流服务供应商,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投资者和运营管理者;政府则是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的制定者,物流市场供求关系的宏观调控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物流企业发展的资助与扶持者。现代物流发展是其参与者共同努力的结果。由于参与物流业发展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从物流发展中获得利益的途径和方式不同,各个主体发展现代物流战略目的也…  相似文献   

18.
李祥义 《综合运输》2004,(12):46-48
结合物流发展,物流成本概念也不断更新。时至今日,较为普遍的看法是:物流成本是指产品在空间位移(含静止)过程中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包括:①从事物流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及各种形式的补贴等;②物流过程中的物质消耗;③物资在运输、保管等过程中的合理损耗;  相似文献   

19.
邓瑜 《综合运输》2004,(8):31-32
传统的以物流职能为核心的物流组织结构,其各部门过于强调单一的、独立的物流基本职能,忽视各个职能间的关系。而不同的物流职能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目标冲突,具体有运输成本与库存量之间的交替损益、前置时间与运输成本之间的交替损益、安全库存量与库存成本之间的交替损益、客户服务水平与服务成本之间的交替损益等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过高"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对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降低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不是指在当前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水平上降低物流成本总额,而是指以合理的物流成本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体量和更优结构的产业体系。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更高层次的物流需求,应把提升物流服务水平、而非单纯降低物流成本作为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