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蜀道难,难于其险。北极险,险于其寒。当我们正在为Arctia Shipping公司首席执行官Tero Vauraste所说的2012年约43艘船舶通行北极东北航道,完成近140万吨运载量欢呼之时,是否也曾察觉到了隐藏在角落里的安全隐患?据2009年《北极海运评估报告》所述,仅1995~2004年间北极海域发生的船舶事故就高达293起。伴随着"北极热"在航运界的不断升级,北极航区在呈现给航运界无数个"0"价值的同时,也抛给了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16,(5):8-14
继2013年8月首航北极东北航道后,中远航运旗下"永盛"轮于2015年夏天再次出征北极东北航道,并首次实现往返航行。北极东北航道的探索性商业航行,不仅为极区航行船舶操纵和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还为极区船舶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了参考,为最终实现中国商船北极航行常态化创造条件。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张晓教授作为航海领域专家参加了本次往返航行的西行航次,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张晓老师撰文介绍"永盛"轮此次北极航行的准备和实施情况,并对北极东北航道航海资料的可信度、极区气象冰情预报的准确性、极区通导设备的误差及可用性、极区船舶遇险搜救能力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供航运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17,(10):41-46
随着全球变暖和北极海冰快速减少,国际航运界正在积极开发北极航线。但同时,极地航行的环境、航道条件非常恶劣,船舶轮机管理者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通过分析极地航行的特点以及因此导致的极地船舶动力装置的特殊设计,归纳总结极地航行船舶动力装置的管理要点,以期为极地航行船舶的轮机管理提供参考,并最终实现船舶在极地水域的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4.
劳合社市场协会战争险评委员会针对索马里海盗现状和目前在护航法律、航运安全和航运金融保险所处的困境,宣布从2011年1月1日开收船舶险特别战争险,从而引发了航运界对通过保险途径规避索马里海盗风险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北极航道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全球不仅是航运界的关注,同时也受到全球贸易领域以及相关各界的广泛关注。它是连接太平洋、大西洋的最近航道,经济价值巨大。但由于其气候寒冷,可航水域可航时间有限,航道水域冰情复杂。本文着重阐述船舶如何安全通过北极冰区、高寒水域。  相似文献   

6.
"天津东疆"成为目前我国首个实施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船籍港,这标志着我国航运界讨论数十年之久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改革终于踏上了破冰之旅。2013年5月18日,《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正式获得交通运输部批复同意,"天津东疆"成为目前我国首个实施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船籍港,这标志着我国航运界讨论数十年之久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改革终于踏上了破冰之旅。我国船舶登记制度待改革  相似文献   

7.
张俊杰 《中国船检》2013,(7):15-17,130,131
中国必须重视对"极地规则"的研究、参与和应对,否则该规则一旦生效,难免会陷入被动。该规近年来,在国际航运界对北极航运日益关注的同时,国际海事组织(IMO)也加快了制定"国际极地水域营运船舶安全规则"(简称"极地规则")的步伐。"该规则于2009年10月IMO船舶设计与设备分委会第53次会议(DE53)正式启动,计划2012年完成,因各利益方立场分歧大,2012年2月召开的DE56不得不重新制定工作计划。虽然规则制定工作进程受阻,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最终达成一统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8.
冰区航行船舶规范标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运秀 《中国船检》2010,(9):38-40,114
随着全球变暖步伐的加快,北极冰层逐渐减少,北极通航成为国际海事界的热点之一,冰区航行船舶引起了人们的更多关注。为此,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2年12月颁布了通函《在北极冰覆盖水域内船舶航行指南》,2009年12月通过了决议《在极地水域内船舶航行指南》,与此同时,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于2006年颁布了统一要求《极地船级要求》。这样,上述规定就成为极地航行船舶的强制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既要管开船也要问经济效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航运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航运界的竞争战线已不仅仅在承租方和运输方的合同谈判中,而是前移到了运输的最前方--船舶.这就给船舶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怎样才算开好船?仅仅保证船舶的正常营运就行了吗?"琥珀海"轮的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0.
张俊杰 《中国船检》2013,(7):18-21,132
极地船舶建造市场正成为世界造船业的竞争新"高地"。北极航线破冰而出,极地船舶建造也随之升温。然而,在北极地区航行的船舶面临着许多极地地区特有的风险。由于低温,从甲板机械、应急设备到海水吸入口的许多船舶组件的效能降低。一旦结冰,船体、推进系统和附属设施都将被迫承载额外的负荷。因此,穿越北极航线的船舶与普通远洋船舶有着不小差异。那么,目前极地船舶的设计、建造领域呈现出怎样的格局?未来哪些船型将更适合在北极航  相似文献   

11.
钟合 《珠江水运》2014,(18):20-21
近年来,北极航线破冰而出,不少公司看准机遇,纷纷试水北极航道,尝试能源运输。与此同时,极地船舶建造也随之升温。一时间,北极航线成为炙手可热的“黄金水道”,也给世界造船业带来无限畅想。那么,目前极地船舶的设计、建造领域呈现出怎样的格局?未来哪些船型将更适合在北极航行?中国如何抓住此次契机?  相似文献   

12.
5月17日,整修一新的中远航运所属永盛轮成功“换装”,成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成立后,首艘印上“COSCO SHIPPING”标志的自有船舶。关心航运界的朋友,相信都已从日前播出的中央电视台八集大型纪录片《北极,北极!》上,领略了中国首艘穿越北极的商船--永盛轮破冰前行的风采。2013年,这艘排水量达2.6万吨的远洋巨轮,首航北极东北航道,顺利抵达欧洲,为我国开辟了一条新的国际贸易通道。两年后,永盛轮再次驶向遥远的极北之地,并从欧洲经由东北航道返回,成功实现北极东北航道双向通行。如今,有着新标志的永盛轮,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开启北极航行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0引言北极东北航道是连接东亚和北欧的最短航道,北极通航对航运业意义重大且具有商业价值。随着北极东北航道常态化运营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船舶将航行于北极东北航道。其特殊的环境,如低温、高纬、能见度不良、冰情严重时的破冰引航等,给船舶通航带来很大困难。2015年7月22日至8月19日,笔者随"永盛"轮自江阴港始发经北极东北航道至欧洲第一卸货港(瑞典瓦尔贝里港),在此期间真切感受到极区航行的各种困难与不便。本文针对北极东北航道与常规水域航行的不  相似文献   

14.
<正>0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线巨大的商业价值日渐显现。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北极航线的恶劣气候和特殊海况也为船舶航行安全带来隐患,在这种情况下保证船舶通信畅通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参与"海豹项目"通信方面的策划及实施情况,将搜集的资料以及首航船舶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简单介绍北极航线的通信情况。1北极通信的特点1.1地理位置的北极地区与GMDSS的A4海区  相似文献   

15.
经过几十年努力,我国已成为航运大国,不论从船舶状况、人员素质及船舶安全等方面都有很大改善.这是IMO及航运界有目共睹的,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适应PSC检查过程中还存有一定的问题.近两年船舶滞留率明显下降,2000年我国国际航行船舶已全面脱离了世界主要港口监督管理地区的"黑名单",但滞留比例仍然较高.这是航运界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面笔者想就这一问题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背景】2011年7月11~15日,国际海事组织(IMO)在英国伦敦总部召开了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62届会议,通过了包括EEDI在内的国际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约(MARPOL)附则VI有关船舶能效规则的修正案,确立了"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和"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两项船舶能效标准。船舶能效规划适用于2013年1月1日及以后安放龙骨的400总吨及以上的国际航行船舶。由此,EEDI成为船舶及航运界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7.
刘萧 《中国船检》2013,(5):74-76
2013年3月18日"光阳新港"轮在发出最后一声悲鸣后于渤海湾沉没。在感慨灾祸无常之时,记者更想起了以前一位航运界前辈曾经说过的话:跑马行船三分险。但"自家门口"的渤海湾,大陆唯一的内陆海湾,到底哪些原因促使了种种惨剧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18.
近日,国际保赔协会集团(1G)成员——标准保赔协会(Standard Club)在全球率先推出了针对海盗袭击的K&R险(绑架赎金险)。众所周知,最近几年,海盗威胁一直是船舶安全通航的一大威胁,令海事界头痛不已。那么,标准保赔协会K&R险的推出,如何助力航运公司抵御海盗袭击?航运界对这一险种持什么态度甲标准保赔协会又将如何评估新险种带来的风险甲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标准保赔协会执行总裁Alistair Groom先生。  相似文献   

19.
在海上货物保险、运输中,约束船舶(船东)P&I险的保险人的合同为保险单,约束托运人、承运人、收货人等的合同为提单,二者具有相互独立的法律关系。在货物索赔案件中,由于承运船舶的原因导致货物的大量短、损,收货人在不得不运用法律手段时,而船舶本身价值和船东资产不足所需担保数额时,索赔人是否有向承运船舶的保赔协会的诉权?多年来,各国司法界和航运界人士赞同与不赞同的各持己见。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9月6日,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船成功穿越北极西北航道,开辟了大西洋沿岸北美经济圈至东北亚经济圈的海上新通道。"雪龙"号科考船历时8天时间穿越北极群岛,这标志着我国船舶首次试航北极西北航道取得成功。北极西北航道是连接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的一条海上通道,由于该航道经过的北极群岛区域一年大部分时间都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