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170-171
以模型车为例,将人眼疲劳检测与车道偏离系统协同起来,设计了基于STM32F4作为系统的处理芯片的预警系统,进行了系统主控模块、数据采集、处理、通信模块、人眼疲劳模块及车道偏离预警的软硬件系统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比较快速、准确地判断车辆与道路关系,及时做出预警响应,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GPRS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利用GPRS网络接入Internet的方法,进行配电网远程监控系统的软硬件方案的设计,实现了电力数据传输和监控.由单片机C8051 F005作为终端电力数据采集单元的主体部件,通过串口将数据传给GPRS模块G20进行无线传输,克服了传统有线、无线的监控系统的缺陷:如费用高、实时性差等.实验结果表明:此设计高速、稳定的实现了数据传输和远程监控,并且能与其他行业实现资源共享,减少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3.
提出基于传感网络的货场监控系统的设计架构,利用各种传感器和单片机实现货场的安全监控。本系统在火灾、水害、有害气体浓度过高,非法人员闯入盗窃时,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利用TC35i自动拨打急救电话。通过GSM网络发送短信给相关人员,在仓库内采用声光报警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在最短时间完成预警,并启动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Modem模块和GSMAT指令,实现在内河船舶监控预警通信系统中的短信群发程序设计。程序设计使用C++Builder系统,外部接口采用Victor串口控件。通过实验分析,程序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汽车试验场的外物入侵进行识别并预警,结合现有监控系统,利用Tensorflow搭建Faster-RCNN框架,分别使用Inception V2和Res Net101作为核心卷积神经网络,用自建的标注数据集进行最终训练,利用得到的模型进行迁移测试,试验结果表明:Inception V2系统的平均精度值为81.7%,Res Net101系统的平均精度值为84.1%。将两种系统结合Opencv的图像抓取功能及现有摄像监控设备进行联合测试,结果表明两种系统均能在阴天和低像素摄像头搭配下实时对高速或慢速移动的物体进行识别、分类、标注、预警。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四川龙泉山隧道监控系统的构成,及Schneider UnityPremium PLC在该监控系统中的系统架构和控制思想,网络系统以Modbus TCP/IP 100Mbps工业光纤以太环网和GPRS无线网络通讯模块为网络核心。监控系统投入使用以来,运行情况良好,稳定可靠,实现了现场无人值守控制。  相似文献   

7.
将移动通信技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Zylogic公司的可定制单片机ZE505和BenQ公司的GPRS模块M23为核心,结合Internet技术,开发了一种通过GPRS网络传输配电网参数的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具有投资少,不受区域限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专家控制系统的育苗大棚,以STC15F2K60S2系列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采用包括总线拓扑结构、GSM短信报警、触屏监控、专家控制系统和网络远程监控等技术手段进行设计.详细阐述了系统整体设计,各子系统设计和育苗大棚专家系统设计.提供用户操作和控制的平台,同时完成与专家系统动态数据的交互.下位机完成环境参数的数据采集和接收监控平台控制指令操作执行机构.专家系统作为一种控制算法,通过用户输入幼苗生长状态及大棚实时环境参数作为依据,将理想环境参数作为控制目标,对育苗大棚进行智能控制.该系统解决了目前智能温室大棚控制成本高、操作复杂、故障处理困难和无法远程监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能见度天气的全面检测与预警处置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控视频的高速公路能见度检测方法.该方法从监控摄像头提取固定距离参照物的图像,根据图像的灰度失真状况计算能见度值,并通过数据融合的手段对多监控摄像头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并设计和开发了一款能见度监测与预警处置信息化系统,利用获取的实时能见度数据,从局部现场和宏观路网两个方面支撑能见度预警、应急处置、交通流调控、信息发布等智能交通业务.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能见度计算方法的平均检测误差为13.4%,能够满足我国高速公路能见度检测的精度和计算性能要求;本文方法及系统可以充分复用高速公路沿线广泛架设的视频监控机电系统,可应用于我国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及效率提升等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温度、湿度和烟雾度作为最基本的环境参数,它们的测量方法和装置对现实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利用无线通信模块nRF905和微处理器STC12C5A08AD设计了无线环境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和数据接收监控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由数字传感器DS18B20构成的温度测试单元,数字传感器DHT11构成的湿度测试单元及模拟传感器MQ-2构成的烟雾度测试单元组成,通过单片机STC12C5A08AD分别对温度、湿度和烟雾度采集处理;然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nRF905构成的通信主体单元传输到数据接收监控子系统,实现对环境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