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舰艇对空自防御系统由美国海军首先提出,系统将各种传感器、防御武器及指挥控制中心联为一体,综合使用软硬杀伤武器摧毁来袭目标,提高了舰艇导弹防御作战的自动化水平、缩短了全系统反应时间、提升了对导弹目标的拦截能力,为舰艇提供分层的自动化智能防御能力.论文综述了对空自防御的概念、组成及装备特点,分析了发展对空自防御系统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对空自防御系统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未来海战中,反舰导弹将是水面舰艇的主要威胁,水面舰艇必须综合利用装备的各种软硬武器来进行抗击。由于电子对抗和舰空导弹都是防御作战的有效手段,两种武器的取舍对于舰艇指挥员是个难题。论文通过阐述软硬武器协同反导的基本流程,分析防空反导作战过程中可能存在电磁不兼容的情况,得出软硬武器使用中频域、时域、空域管控中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3.
在协同反导条件下,舰载软硬武器使用的兼容性问题是限制二者综合运用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阐述了舰空导弹和电子战系统反导作战的基本流程,然后对二者在协同反导时可能产生的不兼容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实战特点,得出了舰载软硬武器协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高技术条件下,两栖作战编队使用导弹和舰炮进行对空抗击是最基本的防御作战样式。为分析在对空防御过程中影响防御效能的主导因素,提出了基于二元方差分析原理的交互性模型,得出导弹和舰炮在对空防御过程中的作战使用方法,为两栖登陆编队防空武器的作战使用和战法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程防御反导导弹武器系统是现代舰艇作战系统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衡量舰艇现代化程度的标准之一。本文扼要介绍了世界各海军强国现代近程反导导弹武器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针对反舰导弹突破近程舰炮武器系统防御阵地的战场需求,研究近程舰炮武器系统的开火时机和命中概率数学模型,分析其对反舰导弹产生有效可靠的毁伤时的射击持续时间,计算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通过仿真,定量分析了超音速反舰导弹在中末段实施蛇行机动和跃升俯冲攻击时对近程舰炮武器系统的突防概率,为导弹突防和舰艇近程防御方面的作战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舰载红外干扰弹防御反舰导弹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红外弹干扰质心死区形成的原因、影响其大小的主要因素以及作战使用中避免来袭导弹的威胁态势处于质心死区和减小质心死区的战术方法,提出了红外干扰弹防御反舰导弹作战使用的战术决策原则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编队软硬武器资源的智能体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新强  隋江波  高波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4):105-108,154
编队各种软硬武器的作战能力和使用特点各异,是编队协同作战软硬武器资源分配与优化的主要依据。针对编队软硬武器资源的分布式、智能化等特点,基于Agent理论建立了编队软硬武器资源的智能体模型,对软硬武器的作战能力进行抽象并形式化描述,为编队软硬武器协同作战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概念武器对舰炮武器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新概念武器的发展状况。通过论述新概念武器的优缺点并与舰炮武器系统进行比较,阐述了研制新概念武器对舰炮武器系统发展的深远影响以及新概念武器在舰载作战平台近程防御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说明了研制新概念武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概念武器的发展状况。通过论述新概念武器的优缺点并与舰炮武器系统进行比较,阐述了研制新概念武器对舰炮武器系统发展的深远影响以及新概念武器在舰载作战平台近程防御体系中的作用的地位,从而说明了研制新概念武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舰艇编队无源干扰防御反舰导弹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无源干扰反导作战实际出发,根据我典型舰艇编队对敌来袭导弹的威胁判断原则和使用电子干扰防御反舰导弹的基本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并在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切合实际的舰艇编队使用无源电子干扰防御反舰导弹的作战原则和一般规律,对提高舰艇自卫反导作战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雨  周刚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8):15-16,60
作为对抗反舰导弹的最终载荷,舰载舷外无源干扰装备因其具有很高的效费比和战术价值,历来为世界各国海军所重视,文章介绍了当前国外现役的主要舰载舷外无源干扰装备,探讨了舷外无源干扰装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发展我军的舷外无源干扰装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捕鲸叉”雷达导引头的主要技术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捕鲸叉”雷达导引头的抗有源干扰和光源干扰的性能,分析表明,传统的噪声干扰以及无源干扰很难起到良好的干扰效果,必须寻求其它有效的干扰样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对抗反舰导弹的威胁,必须大力发展舰载雷达无源干扰技术。学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舰载雷达无源干扰技术已学相当成熟,达到很高的水平。本文首先概述了舰载雷达无源干扰的战术应用原理,然后综述了国外舰载雷达无源干扰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5.
舰艇自防御系统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艇自防御系统(Ship Self-Defense System,SSDS)由美国海军首先提出,体现了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和军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建设的思想。SSDS系统将各种传感器、防御武备及指挥控制中心联为一体,综合使用硬杀伤武器和软杀伤电子战设备摧毁来袭目标,提高了舰艇的预警能力和导弹拦截能力,为舰艇提供分层的自动化智能防御能力。文章综述了SSDS的概念、组成、装备及特点,分析了SSDS系统的重要意义及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SSDS的发展趋势及对C4ISR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舰载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是现代舰艇防空体系中末端防御的关键武器之一.论文分析了国外几种典型的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的发展现状,对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冲淡干扰是水面舰艇对抗反舰导弹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的使用时机是有效冲淡干扰的前提。以单舰箔条冲淡干扰为对象,分析了冲淡干扰的有效干扰距离,提出了在不同作战背景下冲淡干扰使用时机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对采用毫米波末制导技术的反坦克导弹实施质心干扰的行动,构建了箔条诱饵干扰模型,给出了成功实施质心干扰的条件。推导了坦克分队纵队行进和横队冲击时有效实施质心干扰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9.
烟幕协同的面源红外干扰使用及效果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源红外干扰是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新型手段之一,面源红外干扰与烟幕遮蔽干扰配合使用可提高干扰的成功率。文中对烟幕遮蔽协同面源红外干扰的使用方法及干扰效果的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客观评价其有效对抗红外成像反舰导弹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