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改建议,并探讨了提高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锁闭机构的受力情况并进行计算,为机械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4.
从现代机械设计学和工程实践两方面论述了机械技术系统结构设计中涉及的诸要素,并对有关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赵炎 《西铁科技》1997,(1):7-8,35
结合笔者在课题研究中的具体实例,介绍了机械设计中的强度条件和安全系数,许用应力的选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Eco2000机车家族的机械设计原则以及组件化设计思想,并简述了该机车家族的机车类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电接点式传感器进行焊缝自动跟踪的装置,着重分析了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该装置的组成,电路设计及机械设计。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空调发电车柴油机试验站的方案设计、试验平车、进排气系统,油水系统等的机械设计方案。此方案在哈尔滨铁路局三顶树车辆段实施成功,满足了德国产MTU12V183型柴油机试验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优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机械制造业中,但并不是所有技术的应用都与环保理念相符合,有些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绿色制造理念开始被提出并应用于机械设计及制造中。从多角度探析基于绿色制造理念的机械设计及制造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栈桥载荷研究是栈桥升降机械设计的重要内容。研究各种工况下的F-T曲线表明栈桥载荷具有波动性。不同类型升降机械所受载荷波动性影响的程度各异。高压作用下油液的压缩性导致活塞位移问题是栈桥升降机械设计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运用弹性力学和机械设计理论对制动连杆衬套装配后衬套的收缩量进行了系统计算、分析和验证,提出了制动连杆衬套装配后内孔与螺栓杆配合间隙的设计方法,用于指导不同工况下的制动连杆衬套与螺栓杆的配合间隙设计.  相似文献   

12.
由于计算机有限元分析技术的采用,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本文针对设备在使用中出现起重设备镐头侧板下安装孔变形的问题,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smosworks对实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机械设计中,有时需要校核所设计铰接四杆机构是曲柄机构或是其它类型的机构。为此,推导出两个曲柄是否存在的不等式判别式。并能个体判别出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或是双曲柄机构,或是双摇杆机构等。这为我们设计机械时,提供了一种比格拉肖夫判别式更全面,更简便的判别机构类型的方法理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D技术及其应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现代化和产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三维建模技术则是CAD/CAM系统中的核心技术,是实现CAD/CAM技术集成的基础,已广泛应用于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装配和数据分析等领域。时代要求机械制图课程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把计算机绘图、三维机械设计软件中同属于图学范畴的知识点加入到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赋予这门老学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铁道运营技术》2009,15(2):F0002-F0002,F0003,F0004
南宁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一家立足铁路、面向社会的应用型科研机构。该所内设1个综合试验室和5个研究室,其中第五研究室对外称南宁铁路局工程质量检测站。全所在册职5151人,其中机车车辆、铁道工程、检测技术、精密仪表、自动控制、机械设计、通信信号、计算机等多学科专业技术干部42人:高级职称13人,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德国Krauss-Maffei公司开发的K-MICRO防空转和防滑系统的特性、功能设计、机械设计、电气设计、质量保证、工作过程、故障诊断及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7.
加载机构作为移动式线路动态加载试验车(以下简称加载车)的核心部分,由反力架、移动加载架、测力轮对、定点加载架、夹持装置等组成,是加载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参考仿真计算的结果,结合机械设计、液压控制等原理,对加载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最终提出了加载机构的详细设计方案,保证了加载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钢轨平直度检测仪的研究背景,总体设计和实验结果.具体阐述平直度检测仪的机械设计,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和基于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软件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结构有限元法,分别按欧洲铁路和日本铁路提出的车轮机械设计载荷和载荷工况,对快捷货车车轮辐板的疲劳强度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车轮辐板疲劳性能满足无限寿命设计准则要求,其疲劳薄弱区域位于辐板内侧面与轮毂圆弧过渡部位。  相似文献   

20.
楼房筏板基础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赞 《铁道建筑》1997,(8):36-38
筏板基础是在高层建筑中被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文章通过对筏板基础计算理论的分析,详细介绍了筏板基础刚性法的计算过程,并对若干细部问题作了考虑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