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一直较难确定.利用Mindlin解与Boussinesq解联合求解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附加应力,并利用Vesic小孔扩张理论计算桩体刺入柔性基础的量,后对分层总和法求得的沉降进行修正,可以得到与实测接近的沉降计算值.  相似文献   

2.
柔性基础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一直较难确定.利用Mindlin解与Boussinesq解联合求解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附加应力,并利用Vesic小孔扩张理论计算桩体刺入柔性基础的量,后对分层总和法求得的沉降进行修正,可以得到与实测接近的沉降计算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结合实际,介绍了桩-锚支护在临水深基坑工程中的设计应用.通过结合现场实测数据、三维有限元计算与现行规范中的m值法,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锚索轴力、地表沉降与桩身位移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本工程中,m值法无法真实反映锚索张拉导致拉锚系统内力重分布的过程.m值法计算得到的桩身最大位移值与实测数据较为接近,而有限元法计算得到的地表沉降发展规律和桩身变形曲线形状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因此,实际基坑工程设计中,在采用现行规范中m值法进行设计的同时,宜辅以有限元计算分析,以便对基坑围护变形有较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沉降修正系数ms确定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堤沉降通常采用Boussinesq应力根据分层总和法计算,再通过ms系数加以修正.而在连徐铁路沉降观测工作中,发现该法计算的沉降与实测沉降相差2~6倍,通过分析,认为是硬壳层与软土的交互地基的表层液化土层作用,引起了应力扩散所致.经引入双层体系理论,进行应力分析得到应力分布与土层各种参数之间的关系,构建ms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式,再通过现场的沉降观测数据对该关系式进行拟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灰色模型在软土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软土地基沉降计算的曲线拟合法及单步灰色预测法进行探讨,以徐宿高速公路实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其方法的特点,为准确预测软土地基的沉降量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以地基非线性沉降计算的双曲线切线模量法为基础,结合荷载传递法的单桩沉降计算模型,将单桩沉降计算分解为桩底土体变形和桩身弹性压缩两部分。采用双曲线切线模量法对桩底土变形进行计算,相应参数由原位试验得到,能较好地反映原状土特性又能合理考虑其单桩的非线性沉降。利用此计算模型对饱和尾矿砂地基单桩的非线性沉降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接近,可为相同类型饱和尾矿砂地基单桩的沉降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鲁汉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272-274,282,4
该文从工程实践出发,对用于计算双圆盾构法隧道地表沉降的地层损失,提出了一种考虑了DOT工法施工特点的半理论半经验计算模型。用该模型采用peck法进行了地表沉降的计算,并同工程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实测结果同模型预测相对误差可以控制在工程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高填路堤沉降有限元解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段文涛  程芬 《路基工程》2009,(5):105-106
通过用有限单元法对一高填路堤典型断面的计算,并将所得沉降值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用D—P模型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地基沉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工程中,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采用规范推荐的分层总和法对堆载排水预压下的地基沉降进行计算,但是在地基的分层和修正系数Ms的取值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造成计算与实测结果之间产生较大偏差.文中运用PLAXIS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堆载排水预压法处理软基的沉降修正系数进行分析,得到多个修正系数代替Ms用于成层地基的沉降计算结果修正.同时对堆载预压的影响区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利用杭瑞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实测沉降数据直接建模,进行了软土地基最终沉降量的预测,将预测结果与曲线拟合法中的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三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神经网络法能避免传统方法计算过程中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计算精度高,泛化性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1.
经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处理的围垦海岸滩地产生的沉降变形给工程生产带来诸多问题,通过对比分析,采用有限元法和实测资料预测法计算最终沉降,证明有限元计算地基沉降是可靠的;进而采用有限元预测工后沉降稳定时间,根据预测结果解决实际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沉降量和沉降速率控制是路堤工程设计的关键性问题.由于固结理论的局限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理论预测的精度较低,而基于现场实测资料的观测法显示出较高的精度,但是现有的大多数计算方法只能适用于一级荷载下沉降预测.在灰色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预测地基分级加载沉降预测的方法,结合某拓宽改造工程实例进行了沉降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3.
预抛高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针对目前规范对预抛高在软土路堤处置设计标准不明确的情况,利用固结理论研究了路基填土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特性。依据容许纵坡值定义,针对不同软土厚度、路堤填筑高度和工后沉降稳定时间,通过施工过程加载沉降量推算预抛高值,导出了路堤预抛高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例,将计算后的工后沉降、预抛高量进行了比较分析。该方法可以用于一般路段的预抛高预测。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实测沉降资料来推算任意时间的沉降量,是软土地基公路路堤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开展的如何对验证地基处理设计、复核工程数量、控制工程质量和进度以及确定铺筑路面的时间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数条高速公路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公路软土地基实测沉降资料常用的的双曲线法、星野线法、指数曲线法、沉降速率法等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用京津塘高速公路军粮城试验场的实测资料给出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沉降量和沉降速率控制是路堤工程设计的关键性问题.由于固结理论的局限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理论预测的精度较低,而基于现场实测资料的观测法显示出较高的精度,但是现有的大多数计算方法只能适用于一级荷载下沉降预测.在灰色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预测地基分级加载沉降预测的方法,结合某拓宽改造工程实例进行了沉降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唐寻 《路基工程》2008,1(2):55-56
通过南方某机场9个代表性断面的有关参数,从切线模量概念出发,利用CPTU技术测定的指标导出总沉降量的计算公式,并将实测沉降量与计算沉降量进行比较,二者仅相差8%,较好地解决了软土地基的沉降固结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海燕  童申家 《中外公路》2007,27(5):151-153
该文运用MIDAS/Civil来模拟路基的形状和位移模式,通过有限元分析求得路基沉降量,并与传统计算沉降量的方法进行对比,从而体现利用MIDAS/Civil计算路基沉降量的优越性。运用MIDAS/Civil计算路基沉降在实际工程中已得到初步运用,但还有待实测数据与实测资料对其进行更准确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高填石路堤施工阶段地基沉降分析方法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黎莉  赵明华  刘晓明 《公路》2002,(1):64-66
高填石路堤因荷载重大,采用一般的分层总和法计算其地基沉降不能正确反映土体在大变形条件下的非线性性质,将导致较大的计算误差。本文采用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模型,提出高填石路堤沉降分析的分层总和法,并利用30m高的填石路堤现场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反分析,取得模糊计算参数,理论计算与实测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杭甬高速公路某试验段沉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指数曲线配合法对杭甬高速公路某试验段之实测沉降进行了分析,推算了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胶地基固结参数,并由此反算出地基平均固结系数和渗透系数。在工线配合法时,采用最小二乘法代替传统的三点法,使结果理为精确。把用本文方法推算的渗透系数应用于有限元方法计算路基沉降,发现比选用实验室测得的渗透系数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沉降。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路基的沉降特性,总结了各种沉降分析方法,得出双曲线法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简单易操作,可用于路基沉降预测.结合邵怀高速公路某段路基的沉降特性,采用双曲线法对其进行沉降分析和预测,对比实测沉降资料,两者误差很少,最大不超过3%,充分说明了双曲线法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适用性和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