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经要闻     
《船艇》2006,(4):74-75
十一五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06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左右。这一速度与2005年预期指标持平。但相比连续3年平均10%的速度,低了两个百分点。他强调,“十一五”开局之年需要采取正确的应对之策,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有专家认为,8%的预期目标意在传递这样的宏观调控信号:中国经济需要“稳健型”的增长,要着力提高效益,不能盲目追求速度。  相似文献   

2.
<正>自2005年以来,今年政府首次调低GDP增长8%的预期,调低为7.5%。这可称今年全国"两会"最大的新闻亮点。社会普遍的解读是,"减速"是为夯实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石。这将更加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换言之,"减速"是给转型升级预留一个空间。这个预增调低在我们一贯坚守的8%以下,并能与社会大  相似文献   

3.
宏观 事件:世行预测今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达6.1% 评述:世行<2005年全球经济展望>预测,2004年可望成为1974年以来发展中国家增长率最高的一年,增长率可达6.1%,原因是2001-2002年增速放缓以来已出现强劲周期性回升以及各地区普遍呈现增长强势.但世行预测,明后两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将会放缓,2005年为5.4%,2006年为5.1%.  相似文献   

4.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同比增长7.9%,上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1%。分析人士认为该数据将为中国实现全年8%的经济增长目标增加信心。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把其对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率上调了一个百分点至7.5%。世界银行也把其预测数据从6.5%调整到7.2%,新加坡丹尼尔公司的一位经济学家预期,中国GDP增长8%的希望就在眼前。许多分析人十预测:中国将是最早摆脱危机的主要国家之一,尽管这次经济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表示,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5.
2005中国铁矿石进口形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运》2005,(2):64
2004年全球经济在美国和中国经注的较高速度增长下,达到了顶峰,预计2004提全球GDP增长率约为5%。随着油价的提高和全球各主要工业国利率的提高,从2005提开始,全球经济增长幅度将进入“下滑周期”,但从长期来看还应该操持在3%以上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6.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同比增长7.9%,上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1%。分析人士认为该数据将为中国实现全年8%的经济增长目标增加信心。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把其对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率上调了一个百分点至7.5%。世界银行也把其预测数据从6.5%调整到7.2%,新加坡丹尼尔公司的一位经济学家预期,中国GDP增长8%的希望就在眼前。许多分析人十预测:中国将是最早摆脱危机的主要国家之一,尽管这次经济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表示,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7.
高增长与通缩阴影20O5:高速增长及其背后因素的分析2005年,中国经济依然是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体,经过调整之后,GDP增长率是9.9%。这个增长背后的一些因素需要分析。投资的增长速度尤其高于预期。原来预计,投资增长可能会降到22%、23%左右,但实际是25.7%。过去两年宏观调控主要调控的就是投资增长速度,这是经济过热的主要原因,为何投资仍增长这么多?一个重要的因素是,2004年10月土地的供给开始放松(当年4~10月,土地供给完全被停止),大批原来已经设计好、审批完,就等着土地的项目开始上马,加上原已在建的项目,因此2005年的投资仍然增长很快…  相似文献   

8.
数字     
增7%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称,2015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30%在自贸区建设方面,中国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51C6的自贸区网络,到目前已与2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自贸协定,涵盖了中国近30%的进出口贸易额。  相似文献   

9.
一、预期目标与主要任务 2000年,我国经济仍将稳定增长,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率为7%左右.为了实现交通运输在拉动经济增长和自身发展中的双重作用,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0.
贾大山 《集装箱化》2010,21(6):12-14
<正>12010年第1季度国内外经贸形势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各国经济刺激政策效果的显现,世界经济出现回暖迹象,相关国际机构逐步调高2010年经济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1月底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3.9%,世界贸易将增长5.8%,其中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1.
视界     
世贸组织下调2013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世界贸易组织9月19日发布最新经济数据,预计2013年全球贸易额将增长约2.5%,低于今年4月预测的3.3%。世贸组织现预计,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出口将分别增长1.5%和3.6%,发达经济体进口将下降0.1%,发展中经济体进口将增长5.8%。世贸组织称,发展中经济体的进口需求在回升,但回升速度低于预期,阻碍了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2013年上半年的出口增长,这是贸易增长预期下调的原因。2014年全球贸易额预计增长4.5%,低于今年  相似文献   

12.
上半年我国经济内在活力较强,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些行业经济结构得到合理有效调整,保障了国内生产总值取得9.5%的较高增长。国际贸易走势依然较强,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450亿美元,同比增长23.2%。煤炭、矿石运输需求继续上升。国民经济各重点行业仍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增幅比2004年有所下降。中国经济正在按照中央今年确定的宏观经济工作目标稳健发展。一、2005年上半年水运经济运行情况在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平稳增长拉动下,2005年上半年水运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我国港口吞吐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幅有所下降。主要…  相似文献   

13.
世界经济     
经合组织(OECD)3月表示,从2015年年初的表现来看,全球经济前景已经改善,这主要得益于国际油价的下跌和一些央行采取的额外经济刺激措施。经合组织在其2015年的首次经济预期更新中表示,预期全球经济2015年增长速度为4%,2016年为4.3%;将欧元区2015年和2016年经济增长速度从原来的1.1%和1.7%上调至1.4%和2.0%;上调其对日本经济2015年的增长预期至1%,上调2016年经济增长预期至1.4%;将2015年中国的增长预估下调0.1%至7.0%,2016年为6.9%;上调印度2015年和2016年经济增  相似文献   

14.
一、世界经济增长乏力 回顾1996年,无论是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还是亚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均有所放缓。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预计,1996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不会超过1995年的2.4%。其主要特点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亚洲地区经济增长开始降温,非洲经济出现起色,拉丁美洲国家则尚未摆脱墨西哥金融危机的阴影。 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下,1996的中国经济仍是备受瞩目的焦点。在这一年内,中国经济已安全实现“软着陆”,并步入良  相似文献   

15.
资讯大连环     
形势4月6日,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年度经济出版物《2006年亚洲发展展望》认为,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9.5%,预计明年将进一步放缓到8.8%。4月7日,首次中印财金对话会议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这标志着2003年6月提出的“建立中印财金对话机制”正式启动。4月8日,为期两天的第七届亚欧财政部长会议在维也纳开幕,与会代表就全球经济形势、全球发展问题和进一步深化亚欧财金合作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4月9日,欧亚财政部长会议主席奥地利财政部长格拉瑟发表声明,该会议预测今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5%。4月13日,WTO发布了2005年世界贸易报告,2005年中国…  相似文献   

16.
视界     
我国出口大省集体下调外贸增长目标 由于对外贸形势预期难以乐观,广东、江苏、福建、山东等几个出口大省在今年集体大幅调降了外贸增长目标,相比去年年初制定8%至10%左右的目标,今年广东、江苏、福建目标定在5%。  相似文献   

17.
行业信息     
《船艇》2005,(12):6-8,10-12,14
财经要闻投资占比过高将制约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最近,社科院发表了《200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秋季报告》。报告预测:2005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将超过55%,2006年将可能进一步接近60%。而在国际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消费占GDP的比重都超过70%,GDP的增长主要靠的是消费的增长。在中国,早在若干年前,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 D P的比例还在35%、38%左右时,就已经被学界高度重视,呼吁“已经进入警戒临界点”。但这个数据在近几年一直持续增长,以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趋下降。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道路上,我们送走了2013年,迎来了新的2014年,在过去一年里我国经济面临“稳增长”与“调结构”的艰难选择,宏观经济的调控难度越来越大。尽管如此,2013年我国的经济仍取得了稳定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7%,增速较2012年仅下降1个百分点,在经济增长普遍放缓的新兴国家中已是不错的表现,而发达国家经济仍未摆脱低速发展的局面。受益于宏观经济稳定发展,2013年我国港口运输生产形势超预期,各项主要运输生产指标好于2012年。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经济     
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最新经济展望报告称,发达经济体将从2013年中期开始逐步复苏,并延续至2014年全年。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美国今年GDP增速可能会放缓至1.9%,但2014年增速则可能会达2.8%,并创2005年以来最佳水平;OECD将日本今年GDP增速预期上调至1.6%,去年11月时为预期增长0.7%。OECD认为欧元区经济将连续第二年陷入衰退,并预计该地区GDP今年将萎缩0.6%,但2014年可能会增长1.1%。  相似文献   

20.
1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发展目标上海是中国最具现代化的国际大城市。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抓住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机遇,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步:(1)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1~9月全市生产总值达8 590.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4%;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5年内累计下降17%。国民经济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