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公路风吹雪的产生及其危害,结合新疆公路风吹雪的特点,介绍了防雪栅栏、挡雪墙、导风板和防雪林等4种目前用于新疆公路风吹雪的防治措施,并研究了这4种防治措施的作用机理与相关设置参数。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总结风吹雪一般防治方法及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绥满国道主干线博克图至牙克石段高速公路工程,从路基、交通工程设施、监控系统、防雪设施、管理体制等方面,系统地提出高速公路风吹雪综合安全防护方案,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缅油气管道澜沧江跨越段峡谷年平均风速12.4 m/s,最大风速可达30.7 m/s。澜沧江跨越桥在风载作用下非线性振动特性较突出,跨越段管道易产生横纵向位移,从而产生变形及应力增大问题,对管道安全造成影响。文中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大跨度管道悬索跨越在风载作用下的变形及应力变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有限元模型,模拟了风载作用下悬索桥及管道的应力及变形状况。分析了不同检验风速的影响,得到了管道的应力及变形结果。结果表明:管道的最大应力随风速增加呈线性增大,管道达到许用应力的最大风速为240 m/s,约为其所在位置所受极限风速(60.1 m/s)的4倍,故该段悬索跨越管道在极限风速下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4.
济青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和铅污染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绿化带可对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带来的铅(Pb)污染产生一定防护作用,这对于减轻路域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原位调查和取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山东省济青高速公路路侧绿化带对交通噪声和铅污染的衰减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有一定的减轻作用,但在不同的绿化模式下,衰减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济青高速公路两侧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Pb污染,在不同绿化模式下,路侧绿化林带对公路Pb污染的防护作用也有较大差别,宽度过大的林带并不是防护Pb污染的理想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广西现有高速公路沿线绿化带种类、结构进行调查、对不同结构类型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降噪效果监测、统计等,分析高速公路现有绿化带不同类型结构与其交通噪声降噪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广西高速公路沿线绿化林带结构、类型等直接决定其最大附加衰减值大小。绿化林带在垂向和横向上结构越复杂、枝叶遮密度越密,层次空间越丰富,最大附加衰减值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文中考虑热载荷作用,采用k-ε湍流流动模型和涡耗散燃烧模型,建立了架空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模型,研究了环境风速对泄漏天然气扩散燃烧及相邻火灾作用下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泄漏天然气扩散并且燃烧时,环境风速小于1 m/s虽对天然气扩散方向影响明显、但对其扩散范围和速度影响较小,环境风速超过7 m/s时,天然气扩散范围和速度明显增大;在相邻火灾作用时,低风速时天然气扩散受热源作用更大,但随风速增大其对天然气扩散速度和范围影响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Fluent为计算平台,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大涡模拟湍流模型,求解不可压缩流体N-S方程,对在不同风速下苏通大桥的流线型箱梁断面的振动响应进行了CFD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来流风速处于145m/s附近时,发生了"软颤振"现象;当风速超过147m/s时,发生了明显的"颤振"现象,说明该流固耦合计算方法所得出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文献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公路隧道发生火灾时,高温和烟气同时危及逃生人员和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已有的火灾烟气和高温下人员逃生条件的基础上,文章定义人员伤害值、生命值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同时考虑高温和烟雾的隧道火灾人员逃生安全风险辨识条件。以某隧道大巴车火灾为例,建立数值计算模型模拟不同火灾工况下隧道的温度场以及烟雾场,依据建立的人员逃生安全风险判定条件得到了火灾时下游人员逃生动态过程的受伤害程度以及不同位置处消防人员受伤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通风风速有利于下游人员逃生;逃生过程中CO对人的伤害占主导作用;通风风速大于2.5 m/s时,上游消防人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灭火作业;通风失效时,消防人员灭火时长不宜超过360 s。  相似文献   

9.
射流巷道式通风是一种常见的施工通风方式。为探明巷道式通风的流场及污染物分布特征,文章以南大梁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了射流巷道式通风的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隧道内的通风流场,以及隧道穿越煤矿采空区时硫化氢涌出情况下有毒有害气体在隧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现有通风风量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隧道内存在低风速区,有害气体浓度较高;其问题可通过增加对掌子面供风量和设置局扇的方式来解决;当风管风速达到26 m/s时,低风速区完全消失;在横通道前设置局扇,也可以使隧道内风速达到2 m/s,同样可以消除低风速区。  相似文献   

10.
新七道梁公路隧道运营通风效果测试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新七道梁公路隧道内外气温、风速等气象条件的现场测试,研究了在隧道区域范围内风速和气温等因素影响下,隧道内风速及洞内气温变化规律,可为新七道梁公路隧道营运过程中的通风控制,以及西北中高海拔地区公路隧道通风、消防、救援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