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针对重庆轻轨2号线二期工程和3号线,特进行新型跨度为25 m直线PC轨道梁1:1模型静力抗弯试验研究.给出了该试验梁的荷载布置、荷载设计和静载试验结果,如挠度试验结果、应力试验结果和结构校验系数,得出了25 m直线PC轨道梁静载试验结论.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PC轨道梁可以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工程安全性,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三阳路公铁两用过长江隧道需利用轨道梁间空隙作为废水泵房集水池.通过对轨道梁构造措施进行优化设计及结构受力分析检算,解决轨道梁稳定性技术问题,并完成轨道梁结构设计及相关专业接口设计.结果表明:通过延伸轨道梁两侧长度,增设横梁等构造措施及设置隧道管片植筋可保证轨道梁的稳定性及列...  相似文献   

3.
根据编组站直击雷防护需求,分析传统接闪器系统和天幕直击雷保护装置存在的问题,引入基于驱雷器的新型直击雷防护手段。从可实施性和经济性方面,对接闪器系统、天幕直击雷保护装置和驱雷器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直击雷防护措施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4.
重庆轨道交通2、3号线采用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其中70%线路为高架段,而大部分高架段采用汽车吊架设PC轨道梁。通过对架设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架梁过程中的占道施工和PC梁吊装为重大危险源。利用某学者提出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数学模型中的评分标准对其进行评价,重点对PC梁吊装中的重大危险源提出安全技术控制措施,主要包括选择满足安全要求的起重机、起吊危险源控制措施、PC梁定位安全技术措施等方面。这些安全技术措施,已成功应用于重庆轨道交通2、3号线11 000榀PC轨道梁架设,并为韩国大邱地铁3号线PC梁架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上海地铁2号线既有线和2号线东延伸在龙阳路与张江高科区间的高架梁上完成拨接,为国内首次在高架梁上整体道床的拨移工程,具有很大的技术难度。本文结合该项目的成功实施,阐述整体道床拨移工程的设计思路及施工方案,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结论:针对该工程封锁时间短、精度要求高、首次实施等特点,比选多种设计方案。3号梁采用了在既有轨枕间浇注承轨台方案,4~7号梁道床采用在梁场预制纵向短枕承轨台的方案,无缝线路采用现场焊接方案,并成功实施拨移工程。该工程对整体道床改造、维修方法的探索,对城市轨道交通延伸线路与既有线的轨道拨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怀化南编组场位于湖南西部,属于高雷区,分布于驼峰区域的大量弱电设施需要完善的雷电防护系统来保护。本文阐述了编组站驼峰设备雷电防护的必要性,对编组场室外设备直击雷防护技术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在怀化南编组场驼峰区域设置避雷针方式,提出针对怀化南编组场驼峰室外信号设备的直击雷防护方案,希望能为类似的工程提供一定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结合电气化铁路多年的工程设计经验,依据湘桂线地处南方多雷区的工程特点,提出了牵引变电所一次、二次设备的直击雷、感应雷防护措施及牵引变电所防雷接地方案,可供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的防雷设计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雷击发生时,雷击放电诱发雷击电磁脉冲过电压和过电流,经站场电源系统、通信信号传输通道、接地系统及建筑物直击雷防护系统,通过传导、感应的方式损坏站内通信信号设备及网络通信设备,造成严重损失。宜万铁路站场雷电防护主要采用了直接雷防护(避雷针防护)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方案,详细介绍了两种防护方案的设置要求和主要设备情况。  相似文献   

9.
针对重庆轻轨较新线二期工程和3号线,特进行新型跨度为25 m的直线预应力(PC)轨道梁1∶1模型静力抗弯试验研究.介绍试验梁的试验情况,如荷载布置、加载及测试设备、测试内容、测点布置、加载制度;得出静载试验结果,包括挠度试验结果、应力试验结果和结构校验系数;最后给出25 m直线PC轨道梁的静载试验结论.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PC轨道梁可以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  相似文献   

10.
在轨道交通3号线改造工程中,如何在最短的中断运营时间段内安全可靠地实施换梁,是改造工程成败的关键之一。从确保轨道交通运营、降低对城市交通和铁路运营的影响等方面考虑,提出了吊老梁移新梁、提梁机换梁、南侧制梁北侧落梁、北侧制梁南侧落梁等四种换梁施工方案。在对不同的换梁施工方案进行比选后,推荐提梁机换梁方案。介绍了该方案的主要工作内容,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磁浮快线的车体构造、轨道结构和受流方式与其他轨道交通方式明显不同,因此在防雷接地设计方面需要特殊考虑。介绍了长沙磁浮快线车站、高架区间、车辆段防雷及接地网的设置方式、使用材料及相关材料,详细说明了接触轨、F型轨道及弱电系统的防雷接地设计方案,着重介绍了区间及F型轨道防雷接地的具体做法及土建预留预埋的要求。经实际使用验证,长沙磁浮快线的防雷接地设计,取得了较好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12.
景观影响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但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中鲜见有关城市景观影响调查的内容。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在“南京地下铁道南北线一期及西延线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中,运用景观学原理对该项目的景观影响调查进行了初步尝试。文章说明了轨道交通项目景观调查的主要内容、调查方法(定性描述、辅以照片、“D/H”值评价法等)、调查结论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津滨线接触网防雷系统,并对该接触网遭雷击的原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防雷的概念和津滨线接触网防雷系统改进建议,同时对津滨线增加地电位均衡器的试验段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市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段4跨高架桥改造项目为例,研究轨道交通高架桥封锁移梁接驳曲线段高架桥梁体移出施工工艺、既有墩柱改造利用技术、适应特殊条件的横移梁台车、轨道新梁预制、就位精度控制技术。该工程的成功实施,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跨坐式单轨交通的连续轨道梁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重庆较新线的设计经验,详细介绍了跨坐式单轨交通连续轨道梁的设计方案选择、施工方案选择和最终的施工设计.设计采用变截面连续梁,施工采用简支变连续方案.对连续轨道梁设计中的线型控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U型梁整体道床"人工散铺法"施工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结合青岛轨道交通13号线高架桥工程特点,研究了整体道床一次成型的施工技术。该成果在我国佛山地铁2号线、成都地铁等线路取得了成功应用,并在海外市场肯尼亚蒙巴萨港支线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实践证明:该技术显著提高了U型梁轨道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解决了轨排上桥、轨排运输及轨排铺设等相关技术问题,形成了标准化作业流程,提高了整体道床的施工精度,减少了额外人力物力的投入,缩短了施工周期,给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国内外高速铁路防雷对策及措施应用现状,对比评估了避雷线、并联问隙、避雷器3种不同防雷措施的技术经济性。结合国内高速铁路实际特点提出了加强牵引网雷电监测、进行差异化防雷治理改造的防雷对策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津滨线接触网防雷保护实施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津滨线接触网在设计中采取的防雷措施以及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防雷保护问题。针对津滨线的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得出了结论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同时对需要增加的设备地电位均衡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闪电定位(ADTD)系统监测资料,对重庆轻轨采取防雷保护措施前后人员生命损失风险和经济价值损失风险进行了评估计算。结果表明,跨坐式单轨采取雷电防护措施后,人员生命损失风险减少了96.98%,经济价值损失风险减少97.38%。自重庆轻轨2号线实际运行以来,截止2009年,其5km范围内各站点及区间年均闪电达到了12 862.75次,但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防雷措施,未发生一起雷击事故。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公路城轨两用大跨度斜拉桥钢桁梁正交异性板上铺设无砟轨道缺少相关规范及工程实例,理论储备和应用经验也不足。通过分析公路城轨两用大跨度斜拉桥的结构特点,结合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两座大桥无砟轨道的设计情况,为减少运营后的养护维修、降低轨道结构的二期恒载,提出了一种可在公路城轨两用大跨度钢桁梁斜拉桥上铺设的轻型无砟轨道结构型式。通过在大梁缝处设置抬轨装置后,可有效避免线路刚度不均、钢轨支点距离过大的问题,使钢轨在梁缝处的各项位移减小,降低了钢轨在梁端的应力集中,保证轨道交通行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