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信息产业部《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总体技术要求》,对GoTa通信系统结构、基本技术要求、提供的业务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GoTa通信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基于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系统接纳控制(call admission control,CAC)机制没有完全考虑各种多媒体业务的现状,研究了CDMA系统中剩余容量的计算方法,采用更加符合目前无线多媒体网络中业务实际情况的业务模型,给出了一种针对多媒体业务的基于QoS(quality of service)保证的动态CAC算法.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各种业务QoS要求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改善CDMA系统的呼叫等待延时和中断率等性能,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ALOHA和多码CDMA技术的多码CDMA ALOHA系统,用以支持多速率数据通信.分析了该系统在高斯噪声信道的吞吐量性能并进行了仿真.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综合了ALOHA和多码CDMA技术的优点,多码CDMA ALOHA系统能支持多速率数据业务且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联合多址系统中扩频码的分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码分多址(CDMA)和空分多址(SDMA)技术的联合多址系统中,扩频码的分配应根据移动用户空间向量的正交性来进行。文中给现一扩频码的分配算法。应用该算法,相同的扩频码可分配给同一小区内不同SDMA信道的用户,进而提高CDMA系统的通信容量。  相似文献   

5.
着眼于移动通信网络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分析比较了基于GSM和CDMA两种技术体制的CAMEL和WIN移动智能网,提出了移动智能网业务解决的叠加网方案、目标网方案及过渡性方案。  相似文献   

6.
以宽带CDMA网络为研究对象,结合3种主要业务类型(话音、视频、数据)的精确建模,提出了用户连接接纳控制与用户分组接纳控制协作的CAC机制,以及基于优先级的改进CAC方案.该方案根据无线分组网络中以分组为最小资源管理单位的特点,结合系统剩余容量以及不同类型业务的特点,为不同业务设置不同的接入准则.优先接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连接和分组,同时尽可能地保证实时性要求较低业务的服务质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策略有效降低了业务接人的阻塞率和平均接纳延时,同时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通信延时条件下协同式自适应巡航控制(CACC)系统的弦稳定性,利用模型预测控制(MPC)和长短期记忆(LSTM)预测方法,研究CACC系统中车辆协同控制下的通信延时补偿方法;基于车辆队列四元素架构理论,构建了包括车辆动力学模型、间距策略、网络拓扑和MPC纵向控制器的系统模型,并综合考虑2范数和无穷范数弦稳定性条件,提出了CACC车辆队列混合范数弦稳定性量化指标,最终形成协同式车辆队列建模与评价体系;设计了一种利用前车加速度轨迹(PVAT)作为开环优化参考轨迹的MPC方法,即MPC-PVAT,通过综合考虑队列的跟驰、安全、通行效率和燃油消耗等性能指标,使目标函数趋于最小代价,从而得到当前时刻的最优控制量,并利用庞特里亚金最大值原理对所设计的优化问题进行快速求解;在MPC-PVAT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通信延时补偿方法,即MPC-LSTM,将跟驰车辆的传感器信息输入LSTM网络来预测其前车的运动状态,从而缓解短暂通信延时对车辆队列稳定性的影响。仿真测试结果表明:MPC-LSTM可容忍的通信延时上界大于1.5 s,比MPC-PVAT提升了0.8 s,比线性控制器提升了1.1 s;在基于实车数据测试中,当通信延时增加到1.2 s时,MPC-LSTM的弦稳定性指标相比MPC-PVAT提升了20.33%,与线性控制器相比稳定性提升了39.35%。可见,在通信延时较大的情况下,MPC-LSTM对通信延时具有很好的容忍性,从而有效地保证了CACC车辆队列的弦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引言 近些年来,高速公路业务变得越来越宽带化、多样化以及个性化,未来高速公路通信系统会向宽带数字化、网络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果只是简单的对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进行改造,反而会使得系统变得更加复杂,降低系统稳定可靠性的同时,增加了系统建设和运营的成本。软交换技术作为下一代网络技术的核心,是高速公路网络化发展必须要经历的一步,不仅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而且具有较低的成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高速公路通信专网的应用需求,因此软交换技术走入高速公路通信专网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对有关软交换技术在高速公路通信专网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9.
车辆运行信号优先(TSP)是构建快速公交系统(BRT)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协调车辆检测系统、交通控制信号控制系统以及通信技术之间的关系有着显著的作用。在切实可行的车辆运行信号优先正式使用前需要通过仿真系统对其做全面的实验室评估。本文阐述了车辆运行信号优先仿真模型的发展和应用,尤其是车辆运行信号优先系统的设计和功能评估。提出的仿真工具模型其所有组成元素完全符合智能交通系统协议国家运输通信(NTCIP)标准为车辆运行信号优先系统制定的规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型科学技术也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进一步推动着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发展,使通信方式不断更新。PTN技术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可运用的数据传输技术,具有高效安全、传输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PTN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在高速公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本文先对PTN技术的现状与应用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PTN技术的优点与不足,最后对PTN技术简单应用方案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