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消费一直是一个争论的话题,政府也一直在通过政策工具进行引导。在最近正在制定中的政策的讨论中,明确提出了扩大汽车消费,鼓励私人汽车消费,鼓励经济型汽车消费,鼓励低排量、低油耗、低污染的经济型汽车的开发与生产。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正逐步进入普通家庭。为保增长,国家将扩内需作为根本途径,鼓励汽车消费,但我国汽车税收多是在20世纪80、90年代为抑制消费而设立的,目前看,不尽合理,为此,《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了减征乘用车购置税的鼓励消费政策,并提出研究车辆购置税改革方案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汽车税费制度”。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各地政府部门发放的消费券一波接一波,这些消费券面值不大,但总额不菲,主要面向大众日常餐饮、购物、健身和旅游等领域,对刺激大众的日常消费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汽车作为大宗商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目共睹,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在积极研究汽车促销费政策。尽管目前暂未出现类似2009年4万亿的"大手笔"刺激政策,但是各地在鼓励汽车消费方面也推出了现金补贴式的"汽车消费券":比如佛山市对消费者在当地注册登记的汽车销售企业购买"国六"汽车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有关新闻媒体均刊出了国家计委目前下发的《汽车消费政策》(征求意见稿)。对此总的感觉是国家把对鼓励私人汽车消费摆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了,并将作为实事推进。这是积极的。 但具体而言尚有一些疑点。 第一个疑点是,在鼓励消费政策中第一条,“百公里油耗低于4L,可获得减半征收购置费(税)和免征汽  相似文献   

5.
陈杰 《汽车与配件》2011,(15):34-35
在2011年消费者关注的十大消费热点中,汽车领域赫然在列。随着汽车消费的普及,安全及其他质量问题越来越被消费者重视。说到召回,这是每个车主不愿碰到的,但这并不全是坏事。既然有了召回。就说明汽车企业在法律框架之下能够面对车辆所存在的缺陷,关键是在召回中车企应最大程度维护车主的利益。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6.
苏晖 《汽车维修与保养》2012,(1):24-24,26,28,30
2011年既是汽车行业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同时也是国内汽车市场发生重大调整的一年。在国家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退出以及汽车行业政策的调整下,国内汽车营销、汽车销售、汽车消费、汽车后市场及汽车区域市场都将产生重大变化。可以说,2012年的汽车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政策收缩已成定局,但汽车行业该如何应对,是需要积极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影响我国汽车消费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4,(15):13-17
最近几年,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一时间汽车成为我国继住房之后又一消费热点,汽车产销量大幅增长,私人汽车消费在汽车总销量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但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过高的汽车价格、沉重的税费负担、恶劣的汽车消费环境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我国汽车消费的增长,延缓了我国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现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3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现有汽车消费市场模式将迎来转折点汽车购买管理聚焦于购买环节,主要通过对汽车购买主体的限制及鼓励新车购买的相关补贴政策、促销政策应用,使汽车消费在相关政策引导下,按照市场调整的总体目标发展。而使用管理,则更多聚焦于消费者购车之后的各个环节。比如,通过完善相关管理手段、措施,创造更多的使用场景,提供更多的使用便利,从而使人们购买汽车后享受到更多便利,进而通过汽车消费带动其他消费增长。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管理也包括对使用汽车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汽车消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汽车市场和生产厂家现状调查分析,认为影响消费者选购汽车的因素中,价格仍排在第一位。同时,目前针对轿车的各种脱费仍然不少,约占车价的1/3,严重影响了汽车消费。面对WTO可能带画的冲击,尽管地方保护主义的“篱笆”的所拆除,但封锁性政策造成的不平等竞争仍然很严重。为此,呼吁政府应及早出台鼓励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形成宽松的汽车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0.
慧文 《汽车与配件》2004,(13):20-21
已经颁布的汽车召回制度以及即将出台的汽车三包政策对广大的汽车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福音,随着这两个政策的颁布与执行,一些与汽车消费相关的矛盾及纠纷将得到有效的解决。召回和三包政策的出台,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特别是将大大推动私车消费的增长。那么,召回和三包政策究竟有什么不同,消费者  相似文献   

11.
李林 《汽车与配件》2001,(37):19-19
近段时间的汽车市场,可谓是“利好”消息频传。先是百姓翘首期待已久的“汽车消费政策”终于露出了其庐山真面目,紧接着汽车减税政策又“突然”出台,政策面频吹的暖风让消费者不禁大喜过望。比起原则性、指导性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的“汽车消费政策”来说,虽然汽车减税政策所涉及的面要窄得多,但显然其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要多一些,消费者得到实惠的可能性也要大一些。也难怪,减税政策一经披露,就有不少消费者开始盘算着汽车又该降价多少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12.
正2020上半年对汽车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半年,遇上了疫情这只"黑天鹅",车市下行给整条产业链都带来不小压力。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及各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出台速度按下快进键,以提振市场。放宽汽车限购限额为拉动汽车消费,工信部2月发布的《关于有序推动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中特别提出"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随后,上海、深圳、天津、海南等省市纷纷发布政策响应,如上海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一年中,人们对汽车消费政策期盼多多,但据了解,新的汽车消费政策仍在向各部委征求意见阶段,有关税收问题尚有不同意见。同时新政策将不会是一项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只是取消不合理的费用和限制,解决政府各部门的不协调。政策的着力点是要保持汽车的一定档次,让有钱人掏腰包,不是鼓励人人都能去买车。据说,这是一项健康消费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目前各有关新闻媒体均刊出了国家计委目前下发的<汽车消费政策>(征求意见稿).对此总的感觉是国家把对鼓励私人汽车消费摆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了,并将作为实事推进.这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5.
罗勇 《汽车工业研究》2002,(7):16-17,30
目前我国汽车市场存在短周期的消费者持久待购现象,且在时段上表现得更加突出,究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消费者对汽车降价的等待,消费者对政府新出台的消费政策,税费政策的等待等,这种现象的形成是消费者,厂商,政府和传统的消费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汽车下乡”政策的出台,中国汽车产业最终确立了向次级市场和农村市场延伸的战略目标。但是由于消费环境不同和消费水平的差异,农村市场消费者有着有别于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特点。本研究针对农村汽车消费者,运用问卷和访谈的调查方法,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了解了农村汽车消费者对品牌属性的认知和其对品牌选择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伴随我国“汽车下乡”政策的实施和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从发展前景上看,农村汽车市场的汽车消费潜力日益凸显。如何开拓农村市场,引导汽车经销商在农村市场的健康发展,便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农村汽车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消费渠道展开了调查,并在对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村汽车消费者的视角对如何做好农村汽车销售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吴勇 《汽车情报》2006,(10):4-6
2005年11月7日,在第六届中国亚洲清洁燃料国际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司长刘治表示,国家鼓励低油耗、低排放、小排量的经济型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即经济型轿车界定标准(征求意见稿)将很快出台,以引导中国汽车产业和能源消费和谐发展。即将出台的政策将首次明确界定“经济型车”的概念,同时还将考虑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引导,以鼓励经济型汽车的生产和消费。经济型轿车标准的界定将对我国汽车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全国汽车销量为160.3万辆,较1997年增长2.4%。 1999年汽车市场需求有上升势头,但增速很小,需求结构继续变化。竞争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发展。 汽车市场需求上升的利好因素 以加大投资力度为主的财政政策、以降低利率为主的货币政策、以拓宽中小企业信贷渠道为主的金融政策,将在1999年内陆续产生作用,从而刺激扩大内需。 银行介入汽车消费信贷在1999年内将体现出鼓励私人购车的实际效应,对汽车消费会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与此同时,国家在鼓励私人消费的汽车购买和使用环节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时代汽车》2008,(12):98-101
通读《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并未发现对客车行业的重点关注之处,无论是对大集团的界定,还是对汽车消费的鼓励政策,似乎都与客车行业无关,然而,既然客车包含在汽车范畴之内,理所当然要受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节制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