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在老路改扩建过程中,老路平面线形参数的恢复起着关键作用。介绍一个简单易操作但能准确获取平曲线参数的方法:运用数学工具对老路的平面测量数据进行插值拟合,然后求解拟合曲线上每个测量点的曲率半径,通过曲率半径——桩号图来判断并获取平面参数。最后给出了案例。  相似文献   

2.
该文分析了既有高速公路纵断面线形的特点,对纵断面线形拟合的数学模型及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拟合标准;利用ObjectARX平台与VC语言编制了应用程序,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
朱永  孙家骏 《交通科技》2011,(Z2):55-57
随着江苏省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老路改造项目越来越多。从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设计、老路加铺改造及环保、景观设计等方面提出一些设计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适用于道路改造纵断面设计线形拟合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进行道路改造纵断面线形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适用于道路改造纵断面设计线形拟合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进行道路改造纵断面线形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施工复测的老路路面弯沉值与设计时的检测值相差较大,为充分利用老路、减少工程数量,同时考虑现场施工作业难度,在局部纵断面线形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并总结了适合城乡接合部位老路改建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机场跑道纵断面线形特征,分析直线段与圆弧段间的约束关系,建立旧跑道纵断面计算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原理,编写计算程序,通过多次迭代求解旧跑道纵断面最优拟合线形。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计算速度快、计算结果准确,适用于多变坡点旧道面纵断面拟合情况,能够满足工程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8.
从纵断面线形的角度,研究了纵坡、坡长及竖曲线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纵断面线形安全的改善措施:即在纵断面线形设计中采用新型的缓和竖曲线来提高平顺性、驾驶员舒适度、美观及竖曲线线形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互通立交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节点,对主线线形指标设计具有控制作用。在高速公路改扩建中,因互通立交范围内主线纵断面线形指标不满足出口识别视距要求而调整主线纵断面线形的现象时有发生。文中针对互通立交出口位于凸形竖曲线衔接直坡段的特殊情况,提出满足互通立交出口识别视距要求的凸形竖曲线半径控制值,为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设计中调整主线纵断面线形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道路特征信息变化率的公路线形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公路线形质量对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何合理有效地对其进行评价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从驾驶员行车时接受道路信息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道路特征信息变化率的概念,并作为评价公路线形质量的定量指标运用到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和平纵组合的评价研究中。研究表明:平曲线半径越小,驾驶员接受的道路特性信息变化率越大,驾驶员负担也越重;此外,平曲线长度、竖曲线半径及平纵组合都对道路特性信息变化率有较大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改善公路线形,提高行车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合设计实践对山区隧道的平面、纵断面线形设计提出一些新的设计思路,对隧道纵断面设计中的最大纵坡、人字坡设置、双洞的坡度问题以及在隧道内设置平曲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利用NURBS(非均匀节点有理B样条)曲线导出了公路纵断面线形的统一数学表达式,并介绍了公路纵断面优化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山区公路隧道线形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设计实践对山区隧道的平面、纵断面线形设计提出一些新的设计思路,对隧道纵断面设计中的最大纵坡、人字坡设置、双洞的坡度问题以及在隧道内设置平曲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平面线形中圆曲线前后设置回旋曲线已广泛使用,因为这样可以增强交通安全、增加道路美观、改善视距和提高驾驶舒适性。然而竖曲线的设计仍然采用抛物线直接与直线段相切的方法(不设过渡段)。该文介绍一种用三次多项式拟合的竖向缓和曲线,布置在抛物竖曲线前后。文中给出了求任意点的高程、斜率、曲率以及与原切线的偏移值的详细的数学公式和求导方程。缓和竖曲线的最小长度是根据行驶舒适性标准推导出来的。最后,用两个实例对缓和竖曲线的设计做了描述和说明。缓和竖曲线的这个新概念,和回旋水平曲线十分相似,在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中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5.
大跨度混凝土桥梁桥面线形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大跨度混凝土桥梁中,因计算假定、施工误差、施工荷载及位置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使混凝土桥梁主梁线形与设计值有差异,这就需要对成桥后的纵断面线形进行修正。该文以广东省惠州市东江四桥为例,提出了一种成桥后的纵断面线形修正方法,经实践证明是实用的。这种方法也可以作为其他类型桥梁成桥后的纵断面线形调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平面线形中圆曲线前后设置回旋曲线已广泛使用,因为这样可以增强交通安全、增加道路美观、改善视距和提高驾驶舒适性。然而竖曲线的设计仍然采用抛物线直接与直线段相切的方法(不设过渡段),该文介绍一种用三次多项式拟合的竖向缓和曲线,布置在抛物竖曲线前后,文中给出了求任意点的高程、余率、曲率以及与原切线的偏移值的详细的数学公式和求导方程。缓和竖曲线的最小长度是根据行驶舒适性标准推导出来的,最后,副县长两个实例对缓和竖曲线的设计做了描述和说明,缓和竖曲线的这个新概念,和回旋水平曲线十分相似,在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中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7.
文中阐述了新型竖曲线即缓和竖曲线的行车视距特性,通过对竖曲线缓和段及抛物线段长度的各种组合情况下的最小视距的研究,得出了凸形或凹形缓和竖曲线的最小视距和需要的曲线长度。依据AASHTO规定的有关停车视距的上限值,利用分析模型,建立了求解缓和竖曲线长度的示例设计图表。和常用的水平缓和曲线一样,缓和竖曲线可替代简单竖曲线用于纵断面线形,尤其对于坡度变化剧烈的纵断面线形。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17,(1)
公路实施改扩建工程,其平纵面设计应尽量拟合老路中线并在原线路的基础上对各项指标加以优化。讨论了拟合道路平面曲线的基本方法,阐述了三次样条函数用于公路平面线形拟合应具有的特点及分段模型的建立,分析了道路线形组成单元与分段函数的对应特征,提出了基于三次样条函数曲率变化值获取道路线形单元及参数的识别方法。结合某城市快速路改扩建工程设计,通过测绘既有道路中线点坐标,拟合得到分段三次样条函数模型,并根据各段模型特点及各段曲率值,计算得到线形参数。结果表明:拟合得到的样条函数较好地揭示了道路线形的曲率与其组成单元的对应关系,各段线形参数识别正确,可为改扩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公路纵断面优化研究难以同时实现变坡点里程优化和设计标高优化,且优化线形与实际线形不符等问题,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进行纵断面优化的思路。给出了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纵断面优化时的编码设计、适应度函数建立、种群初始化、策略选择交叉算子设计和纵断面约束处理,设计了算法实现的流程图。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从基于平面线形和纵断面线形两方面评价公路行车舒适性入手,通过具体参数、数据说明平面线形和纵断面线形设计对行车舒适性的影响程度,从而检验公路线型设计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